苦寒

苦寒

苦寒,指極端寒冷,嚴寒。語出杜甫《搗衣》詩:“已近苦寒月,況經長別心。”苦海是一般是指一年中最嚴寒的時節。

基本信息

詞語解釋

1.嚴寒。

唐 杜甫 《搗衣》詩:“已近苦寒月,況經長別心。”

宋魏泰《東軒筆錄》卷八:“界外苦寒,吾為若納一襖,可衣之以行,回日當復以歸我。”

明唐順之《條陳薊鎮補兵足食事宜》:“兼以 石塘 、 古北 ,本號苦寒,地既虜沖,土尤磽确。”

楊朔《三千里江山》第四段:“在苦寒的大草原上,在風雪漫天的 長城 線上,他們共同爬大山,吃冰飯糰,槍凍得拉不開栓,還在進行著慘烈的戰鬥。”

2. 指物性寒涼。

《老殘遊記》第三回:“原起只是一點火氣,被醫家用苦寒藥一逼,火不得發,兼之平常肝氣易動,抑鬱而成。”

3. 為嚴寒所苦。

晉 陸機《苦寒行》:“劇哉行役人,慊慊恆苦寒。”

唐 吳兢《貞觀政要·論貢賦》:“林邑國貢白鸚鵡,性辯慧,尤善應答,屢有苦寒之言,太宗愍之。”

清 李漁《閒情偶寄·種植·梅》:“花時苦寒,既有妻梅之心,當籌寢處之法。”

4. 土地貧瘠;家境貧窮。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到永樂爺從北平起兵靖難,遷於燕都,是為北京。只因這一遷,把個苦寒地面,變作花錦世界。”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三》:“門人有作令雲南者,家本苦寒,僅攜一子一僮,拮据往。”

郭沫若《今昔集·論古代文學》:“陝西是比較苦寒的地帶。”

5. 古樂府 歌辭 名。即《 苦寒行 》。

《文選·江淹<望荊山>詩》:“一聞《苦寒》奏,更使《艷歌》傷。” 李善 註:“ 沉約 《宋書》曰:《北上苦寒行》,魏帝辭。”

唐 李白《獻從叔當塗宰陽冰》詩:“彈劍歌《苦寒》,嚴風起前楹。” 王琦 註:“《苦寒行》,古清商曲也,因行役遇寒而作。”

唐 孟郊《出門行》之一:“一聞陌上《苦寒》奏,使我佇立驚且悲。”

詩歌

五言古詩《苦寒》韓愈

四時各平分,一氣不可兼。隆寒奪春序,顓頊固不廉。
太昊弛維綱,畏避但守謙。遂令黃泉下,萌牙夭句尖。
草木不復抽,百味失苦甜。凶飆攪宇宙,鋩刃甚割砭。
日月雖雲尊,不能活烏蟾。羲和送日出,恇怯頻窺覘。
炎帝持祝融,呵噓不相炎。而我當此時,恩光何由沾。
肌膚生鱗甲,衣被如刀鐮。氣寒鼻莫嗅,血凍指不拈。
濁醪沸入喉,口角如銜箝。將持匕箸食,觸指如排簽。
侵爐不覺暖,熾炭屢已添。探湯無所益,何況纊與縑。
虎豹僵穴中,蛟螭死幽潛。熒惑喪纏次,七龍冰脫髯。
芒碭大包內,生類恐盡殲。啾啾窗間雀,不知已微纖。
舉頭仰天鳴,所願晷刻淹。不如彈射死,卻得親炰燖。
鸞皇苟不存,爾固不在占。其餘蠢動儔,俱死誰恩嫌。
伊我稱最靈,不能女覆苫。悲哀激憤嘆,五藏難安恬。
中宵倚牆立,淫淚何漸漸。天王哀無辜,惠我下顧瞻。
褰旒去耳纊,調和進梅鹽。賢能日登御,黜彼傲與憸。
生風吹死氣,豁達如褰簾。懸乳零落墮,晨光入前檐。
雪霜頓銷釋,土脈膏且黏。豈徒蘭蕙榮,施及艾與蒹。
日萼行鑠鑠,風條坐襜襜。天乎苟其能,吾死意亦厭。

七言絕句《苦寒》雍陶

今年無異去年寒,何事朝來獨忍難。

應是漸為貧客久,錦衣著盡布衣單。

作者簡介

雍陶,字國鈞,成都人(約公元八四四年前後在世)。工於詞賦。少貧,遭蜀中亂後,播越羈旅,有詩云:“貧當多病日,閒過少年時。”大和八年陳寬榜進士及第,一時名輩,鹹偉其作。然恃才傲睨,薄於親黨。其舅雲安劉欽之下第,歸三峽,卻寄陶詩云:“山近衡陽雖少雁,水連巴蜀豈無魚“得詩頗愧赧,遂通向不絕。大中六年,授國子毛詩博士。與賈島、殷堯藩、無可、徐凝、章孝標友善,以琴樽詩翰相娛,留長安中。大中末,出刺簡州,時名益重,自比謝宣城、柳吳興,國初諸人書奴耳。賓至,必佯佯挫辱。投贄者少得通。秀才馮道明,時稱機捷,因罷舉請謁,給閽者曰:“與太守有故。”陶倒屣,及見,呵責曰:“與足下素昧平生,何故之有“馮曰:“誦公詩文,室邇人遠,何隔平生“吟陶詩數聯,如“立當青草人先見,行近白蓮魚未知。”又“閉門客到常如病,滿院花開未是貧。”又“江聲秋入峽,雨色夜侵樓“等句。陶多其慕己,厚贈遣之。自負如此。後為雅州刺史,郭外有情盡橋,乃分衿祖別之所。因送客,陶怪之,遂於上立候館,改名折柳橋,取古樂府《折楊柳》之義。題詩曰“従來只有情難盡,何事呼為情盡橋自此改名為折柳,任它離恨一條條。”甚膾炙當時。竟辭榮,閒居廬岳,養疴傲世,與塵事日冥矣。有《唐志集》五卷,今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