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塞克斯號航空母艦

艾塞克斯號航空母艦

艾塞克斯號航空母艦(Essex class aircraft carrier)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為艾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首艦。於1941年開始建造。參加過二戰,戰後埃塞克斯號退役停放並改建。1951年進行了兩次韓戰巡航;除大型戰爭外,艾塞克斯號也介入了多場冷戰危機,包括豬灣事件及古巴飛彈危機;亦有份參與美國的太空計畫,回收了阿波羅7號的指揮艙。艾塞克斯號在1969年退役;於1973年除藉;最終在1975年出售拆解。埃塞克斯號在二戰中獲頒美國總統集體嘉獎勛表及13顆戰鬥之星,並在韓戰獲頒海軍集體嘉獎勛表及四顆戰鬥之星。

基本信息

簡介

塞克斯號航空母艦(舷號CV-9)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為艾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首艦。她是美軍第四艘以艾塞克斯為名的軍艦,紀念麻薩諸塞州的艾塞克斯縣。由於在二戰表現出色,艦上水兵稱之為海軍最善戰之軍艦(TheFightingestShipintheNavy)。

艾塞克斯號於1941年開始建造;數月後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正式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並加快建造艾塞克斯號等航空母艦。1943年艾塞克斯號開始參與太平洋戰爭。戰後艾塞克斯號退役停放,並在稍後進行代號SCB-27A現代化改建。1951年艾塞克斯號完成改建後再次服役,並進行了兩次韓戰巡航;期間艾塞克斯號被重編為攻擊航母,舷號改為CVA-9。韓戰後艾塞克斯號進行代號SCB-125改建,增設斜角飛行甲板,並在稍後調往大西洋艦隊。1960年艾塞克斯號重編為反潛航母,舷號改為CVS-9。除大型戰爭外,艾塞克斯號也介入了多場冷戰危機,包括豬灣事件及古巴飛彈危機;亦有份參與美國的太空計畫,回收了太陽神7號的指揮艙。艾塞克斯號在1969年退役;於1973年除藉;最終在1975年出售拆解。

建造與早年服役

艾塞克斯號的龍骨在1941年4月28日於紐波特紐斯造船廠置放;同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艾塞克斯號加快興建,到1942年7月31日下水,於12月31日正式服役。1943年1月起,艾塞克斯號在切薩皮克灣試航,並搭載第九航空團(AirGroup9),於2月17日首次起降飛機。3月15日,艾塞克斯號到千里達西班牙港一帶海域繼續試航,於4月9日返抵漢普頓錨地的諾福克船廠。

5月10日,艾塞克斯號離開美國東岸,於17日經巴拿馬運河,在31日抵達珍珠港,隨即日以繼夜訓練艦上官兵,以準備參與太平洋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

馬紹爾群島戰事

1943年8月23日埃塞克斯號、約克城號及輕型航母獨立號等組成第15特遣艦隊(TaskForce15),於9月1日空襲南鳥島。三艦於當日共作六波攻擊,飛機出擊數達275架次;但此時美軍未有計畫派軍登入。空襲過後,埃塞克斯號與約克城號於10日返回舊金山補給。
埃塞克斯號於9月20日再次前往西太平洋,並在稍後擔任第14特遣艦隊(TaskForce14)旗艦,前往攻擊威克島;同行的尚有約克城號、列剋星敦號、獨立號、貝勞森林號及科本斯號。艦隊分別於10月5日及6日發動六波攻擊,出擊數達738架次;而空襲後日軍殺害島上98名美國俘虜;艦隊則於11日返回珍珠港休整。

馬里亞納群島與小笠原群島

4月16日,埃塞克斯號離開舊金山,並於20日抵達珍珠港。24日至28日,美軍新成立的第十五航空團(AirGroup15)在埃塞克斯號上訓練;該航空團由日後的海軍第一王牌飛行員麥坎貝爾(DavidMcCampbell)領軍。訓練結束後,航空團被派駐埃塞克斯號。5月3日,埃塞克斯號、胡蜂號、聖哈辛托號及一應護航艦隻前往馬朱羅,於8日抵達。第五艦隊的其他航空母艦尚未全數返回,亦需時休整。為善用時間,胡蜂號、埃塞克斯號及聖哈辛托號臨時組成第六分隊(TaskGroup58.6),由第二分隊的蒙哥馬里少將指揮,前往空襲南鳥島及威克島。19及20日,埃塞克斯號等空襲了南鳥島;又於26日空襲威克島。31日,艦隊進行夜間戰鬥演習,在6月1日返回馬朱羅。
此時美軍正籌划進攻菲律賓;陸軍航空隊分別於6月3日及9日空襲帛琉、沃萊艾島(Woleai)及雅浦島。6日第58特遣艦隊前往空襲馬里亞納群島,以削弱日軍空中力量;埃塞克斯號編入赫利爾(WilliamK.Harrill's)少將指揮的第四分隊(TaskGroup58.4),並擔任旗艦;分隊尚有蘭利號及科本斯號兩艘輕型航母。11日四支分隊空襲了關島、天寧島及塞班島;12日克拉克的第一分隊調往空襲關島,而埃塞克斯號等三支分隊則繼續轟炸天寧島與塞班島;當日埃塞克斯號的偵察機發現日軍補給船隊撤離塞班島,返航日本,分隊隨即發動攻擊,並擊沉一艘魚雷艇、三艘驅潛艇(Subchaser)、十艘運輸艦及多艘漁船。13日各分隊繼續轟炸諸島,為即將登入美軍清場。14日晚埃塞克斯號所屬的第四分隊與第一分隊調往北方,空襲小笠原群島;而美軍陸戰隊則在15日開始登入塞班島。
6月15日兩分隊抵達小笠原群島外海。斯普魯恩斯上將命克拉克於16日發動一波空襲,然後撤返,以預備與日本艦隊交戰;但艦隊既已離目標不遠,克拉克下令在15日下午先攻擊硫磺島、父島及母島,再於16日發動另一波空襲。下午2時30分,埃塞克斯號、約克城號與大黃蜂號等派戰機攻擊硫磺島機場;在半小時後又空襲了父島及母島,共擊落20架零戰,摧毀地面七架飛機。晚上海面天氣轉差,颳起狂風大浪,16日早上克拉克取消空襲父島,自領第一分隊空襲較南的硫磺島,然後在海上加油,再撤返馬里亞納海;埃塞克斯號的第四分隊則先往南航行,在17日空襲了帕甘島(PaganIsland)的小機場。18日埃塞克斯號原定在海上補油,但此時斯普魯恩斯發現日本艦隊離開菲律賓,前來支援馬里亞納,故命北上的兩支分隊即時返回會合,以迎擊日本艦隊。四支分隊在當日正午於塞班島以西海域會合,並開始搜尋日軍的第一機動艦隊。由於第四分隊只有埃塞克斯號為大型航空母艦,故米切爾將之留在第一分隊後方,主力為艦隊防空。

菲律賓海海戰

6月18日下午,日軍偵察機發現美軍第58特遣艦隊。小澤治三郎欲善用日機較遠的續航距離,命艦隊避開美軍攻擊範圍,留待19日與關島的日機一舉進攻;而此時斯普魯恩斯仍未得悉日軍艦隊確實位置。米切爾於半夜提議艦隊向西前進,使航空母艦可趕及在19日早上進入作戰半徑,派飛機攻擊日軍艦隊,但斯普魯恩斯以掩護塞班島登入部隊為先,命艦隊於晚上繼續向東撤,待日出後才再向西推進,以免遭遇日軍埋伏。日出前,日軍偵察機多次發現美軍艦隊,但美軍仍未掌握日軍動向。次日菲律賓海海戰爆發。

艾塞克斯號航空母艦艾塞克斯號航空母艦

19日早上5時30分,蒙特利號一架F6F發現兩架日機,並擊落一架,海戰正式展開。6時30分,貝勞森林號在關島發現日機,稍後美軍派飛機空襲當地。7時30分,日軍偵察機發現部分第四分隊艦隻,但後續偵察機被埃塞克斯號及蘭利號等擊落。小澤稍後在8時30分、56分、10時及11時派出四波攻擊,每波攻擊的出擊架次分別為69架、128架、47架及82架(大鳳號及翔鶴號均於早上出擊後被潛艇攻擊,下午沉沒)。
第一波攻擊由西面直指美軍艦隊,於10時被威利斯·李中將的戰列艦雷達發現;23分艦隊開始派戰機攔截。此時日機離艦隊只有72英里(116千米),但卻因浪費過多時間重整陣形,令美軍戰機得以及時爬升攔截。埃塞克斯號的第15戰鬥機隊(VF-15)迅即擊落17架;企業號、列剋星敦號、邦克山號、科本斯號及普林斯頓號等戰機亦出動攔截,驅逐大半來犯日機;最終日軍只有一架轟炸機成功突圍,在49分投彈命中南達科他號;這也是整場海戰中日軍僅有的一次直接命中;而日機第一波攻擊只有27架成功返航。
日軍第二波攻擊在11時7分為美軍雷達所發現;半小時後麥坎貝爾率領的12架F6F率先攻擊日機,其他航母的F6F則在稍後加入;最後美軍擊落最少70架飛機,其中麥坎貝爾自己亦擊落了五架;日機則只有31架飛機成功返航,攻擊無一命中。
第三波攻擊由北面進攻,在下午近1時為美軍發現。此次美軍戰機未能有效攔截,只擊落七架飛機;幾架日軍轟炸機更突破防守,向埃塞克斯號投彈,但無一命中。此時列剋星敦號的一架SBD轟炸機在關島脫隊飛行,發現機場已泊有近30架日機,但轟炸機的穿甲彈無法有效攻擊機場。第二分隊指揮蒙哥馬里隨即命邦克山號的飛機前往協助;埃塞克斯號的部分機隊亦在稍後加入攻擊。
第四波攻擊於下午2時由南面進攻,33架往北攻擊美艦,另外49架則留在關島西南海面索敵;此時美軍戰機正降落補油,攔截再次失效,部分日軍轟炸機得以切入美軍艦隊;稍後日機先後投彈轟炸胡蜂號及邦克山號,但無一命中。23分麥坎貝爾與另外六架F6F再由埃塞克斯號起飛,與科本斯號及大黃蜂號的飛機攻擊關島;此時埃塞克斯號的雷達發現餘下的日機,正前往關島降落,美機隨即追擊,並擊落30架飛機;麥坎貝爾個人則再擊落兩架;成功降落的19架日機亦受重傷,最終只有九架飛機可繼續使用。
整日戰鬥,日軍損失接近315架飛機,其一面倒之戰況,使美軍戲稱當日戰鬥為馬里亞納射火雞大賽;當日埃塞克斯號的戰機共擊落了63架飛機,而所屬的第四分隊共擊落82架。
6月20日埃塞克斯號被派往攻擊關島一帶的日軍據點,而另外三支分隊則往西追擊日軍艦隊,擊沉了飛鷹號,並擊傷多艘艦隻。海戰結束後,日軍第一機動艦隊只剩下35架飛機可用。埃塞克斯號與第二及第三分隊於23日往埃尼威托克休整,於24日抵達。稍後埃塞克斯號的第四分隊再往空襲馬里亞納群島至7月4日,於6日再返抵埃尼威托克休整。9日美軍占領塞班島。
7月14日埃塞克斯號離開埃尼威托克,與普林斯頓號及蘭利號前往馬里亞納,轟炸關島與天寧島的日軍據點,協助美軍登入兩地。21日及24日美軍分別登入關島北部及天寧島,並於8月10日及2日占據兩島。美軍重奪關島後,埃塞克斯號停止攻擊,返回埃尼威托克休整,於13日抵達。

菲律賓

8月24日,埃塞克斯號離港,前往空襲帛琉,預備支援美軍登入。26日,哈爾西接替斯普魯恩斯,指揮美軍艦隊。由於哈爾西為第三艦隊司令,故快速航空母艦編隊亦更名為第38特遣艦隊(TF38)。此時埃塞克斯號被編入薛曼(FrederickC.Sherman)少將的第三分隊(TaskGroup38.3),同行航空母艦有列剋星敦號(照舊為第38特遣艦隊旗艦)、蘭利號及普林斯頓號。
埃塞克斯號於9月6日至8日轟炸了帛琉;再於9日至14日往返攻擊宿霧外海、中菲律賓與棉蘭老島等地。15日美國海軍陸戰隊登入帛琉,埃塞克斯號於當日在外海補油,並巡戈至18日。21日至24日,埃塞克斯號改為空襲呂宋,摧毀多架戰機,並攻擊了日軍補給艦;而美軍則於23日占領無人防守的烏利西環礁(UlithiAtoll)。25日埃塞克斯號前往帛琉港補給,於27日抵達;其時美軍尚未占領帛琉,艦隊僅在日間補給,於晚間出海,以免被日軍夜襲。

台灣空戰

10月1日,埃塞克斯號前往烏利西休整;但在兩日後,當地受颱風吹襲,埃塞克斯號只好出海避風,在4日再入港下錨。7日埃塞克斯號離港,於外海與另外三支分隊會合,前往空襲沖繩島。10日艦隊大舉攻擊沖繩,出擊架次高達1,396架,重創沖繩港口。此時豊田副武估計美軍將空襲台灣,命在台的福留繁預備迎戰;此時日軍駐台戰機約有230架。
一如日軍所料,12日美軍艦隊往南空襲台灣。哈爾西派第一分隊空襲台灣南部;第二分隊空襲台灣北部;埃塞克斯號的第三分隊空襲台灣中部;第四分隊則集中攻擊高雄。清晨各艦派戰機作第一波攻擊;福留繁則派戰機攔截,同時派轟炸機攻擊美軍航母,台灣空戰爆發。美軍在空戰明顯占優,第一波攻擊後,日軍只剩下60架戰機可用;第二波攻擊後更全被摧毀,沒有戰機可迎戰第三波攻擊;福留繁的指揮部亦在空襲後夷為平地。傍晚日軍魚雷機發現美軍艦隊,陸續展開攻擊,但無一成功,更損失42架。美軍當日出擊數達1,378架次,只損失48架飛機。
13日艦隊再次空襲台灣,出擊數下降至974架。傍晚美艦隊被日軍攻擊;富蘭克林號輕微受損,無人傷亡;而坎培拉號則被魚雷重創,要由拖船協助離開戰場。14日艦隊派146架戰機及100架轟炸機再次攻擊台灣,順道掩護坎培拉號撤退;陸軍航空隊則在中國大陸派109架B-29轟炸高雄。當晚日軍魚雷機再次夜襲,休斯敦號被魚雷重創,一度下令棄船;由於兩艘受創巡洋艦離台灣及先島群島僅90英里(145千米),哈爾西於15日命三艘巡洋艦及八艘驅逐艦組成拯救小隊,協助兩艦拖行;又派科本斯號及卡伯特號作空中支援。艦隊則緩緩向西南撤走。
15日第四分隊往空襲呂宋;日軍則於當日及16日再次空襲拯救小隊;休斯敦號於16日再被一枚魚雷擊中,入水超過6,300噸,艦長一度決定棄船,但同行驅逐艦決定繼續拖行。此時東京電台稱美軍第三艦隊已受重創。哈爾西得悉後,認為日軍誤判拯救小隊為第三艦隊,索性順水推舟,以拯救小隊作餌,引誘日軍攻擊;而埃塞克斯號的第三分隊則掩護小隊以北,伏擊由日本以來的飛機。16日早上,日軍命那智號及足柄號等由瀨戶內海出發,往南追擊,卻在沖繩外海被邦克山號兩架飛機攻擊。此時福留繁得悉美軍航空母艦未有受損,命巡洋艦隊即時撤退。美軍埋伏雖然失敗,兩艘重創軍艦仍得而撤走,在27日終於抵達烏利西。
17日埃塞克斯號往南行駛,以支援美軍重奪菲律賓;而小澤治三郎則命艦隊阻止美軍登入,並以自身航空母艦為餌,引開美軍艦隊,由栗田健男的第二艦隊到萊特攻擊美軍登入部隊;稍後因此引發雷伊泰灣海戰。美軍在20日開始登入獨魯萬市,而麥克阿瑟則在當日下午登上灘頭,宣告自己重返菲律賓

雷伊泰灣海戰

10月21日,埃塞克斯號派戰機空襲民都洛的日軍機場。23日,美軍潛艇發現日軍艦隊,並擊沉愛宕號及摩耶號,重創高雄號。此時海戰近在眉睫,但美軍未有投入全部航空母艦;第一分隊在22日前往烏利西補給,要到24日才調返菲律賓。埃塞克斯號的第三分隊在波利略島(PolilloIslands)以東巡航;第二分隊在聖貝納迪諾海峽(SanBenardinoStrait)以東;第四分隊則在雷伊泰灣東面海域。
24日早上,美軍三支航空母艦分隊繼續索敵。8時12分,無畏號一架偵察機發現栗田健男的中央艦隊,包括大和號及武藏號等艦,正進入錫布延海;僅15分鐘後,哈爾西越過米切爾的航母指揮權,命各分隊即時派飛機攻擊日艦(第二分隊最接近日本艦隊,第三及第四分隊分別在其北面及南面),同時將第一分隊調返菲律賓。

艾塞克斯號航空母艦艾塞克斯號航空母艦

此時大西瀧治郎派出近60架飛機,由菲律賓飛往空襲第三分隊,為埃塞克斯號雷達發現;日機先遭遇麥坎貝爾等七架F6F由埃塞克斯號緊急起飛攔截,而普林斯頓號的F6F緊隨其後,日軍機團最終潰散。麥坎貝爾在這場空戰擊落九架日機,為美國海軍機師在太平洋戰爭之最;僚機羅西(EnsignRoyRushing)少尉擊落六架;其餘五架F6F各擊落至少兩架;然而,一架日軍彗星式轟炸機成功避過攻擊,並在厚雲下埋伏待機;9時38分,該機從雲團飛出,突襲第三分隊,並投彈攻擊普林斯頓號,使之爆炸焚燒;大火迅即波及艦上汽油,並引爆艙內六架TBF的魚雷。襲擊半小時後(10時10分),普林斯頓號的艦長下令棄船,僅留下滅火隊在艦上。此時小澤治三郎從航空母艦派飛機作第二波攻擊,於正午12時12分抵達;埃塞克斯號、列剋星敦號及蘭利號先後派F6F攔截;雖然有六至八架彗星成功突破投彈,不過無一命中。普林斯頓號最終因受損嚴重,由美軍以魚雷自沉,於傍晚5時50分沉沒。
日軍派出第二波攻擊之際,埃塞克斯號及列剋星敦號於10時50分派少量轟炸機到錫布延海,攻擊日軍艦隊。無畏號及卡伯特號的第二分隊,分別於10時26分、12時45分及下午3時50分發動三波攻擊;埃塞克斯號及列剋星敦號的機隊於下午1時30分轟炸日艦;第四分隊則於2時15分作最後攻擊。當日美軍共出動259架次飛機攻擊中央艦隊,並擊沉武藏號,擊傷大和號、長門號及妙高號
栗田的中央艦隊在下午撤退,先避開美軍攻擊,稍後再嘗試進入雷伊泰灣。這使西村祥治的南方艦隊獨自進入雷伊泰灣,並在25日於蘇里高海峽遭美軍戰列艦伏擊慘敗;而埃塞克斯號的第三分隊忙於救援普林斯頓號及攻擊中央艦隊,故此未有發現小澤的北方艦隊。最終小澤由第四分隊的偵察機,於24日下午3時40分及4時40分發現。整日埃塞克斯號的機隊共擊落67架飛機。
24日晚上10時,哈爾西召集北面三支航空母艦分隊,以及李駐守於聖貝納迪諾海峽的戰列艦北上,追擊北方艦隊的日軍航空母艦。各分隊於11時45分會合,哈爾西則將航空母艦隊交由米切爾指揮;而前往烏利西的第一分隊則在加速趕回菲律賓。至此小澤的誘敵計畫成功,粟田的中央艦隊在毫無抵抗下駛入雷伊泰灣。
25日凌晨,美軍偵察機發現小澤艦隊大約位置;清晨米切爾命列剋星敦號先派偵察機前往索敵,並在發現日艦前命航空母艦派飛機升空,以爭取時間。7時10分偵察機發現日艦,第三分隊己升空的轟炸機率先攻擊,麥坎貝爾則負責在空中指揮攻擊。小澤雖早在7時便發現美機,但因艦載機折損過多,最終只能派出15架戰機防守。為使誘敵成功,小澤命瑞鳳號離隊吸引美軍攻擊。8時美軍第一波空襲抵達;埃塞克斯號及列剋星敦號的魚雷轟炸機開始攻擊瑞鳳號,但無一命中;無畏號的轟炸機則先後命中瑞鳳號及千歲號,擊沉後者;聖哈辛托號(或無畏號)的魚雷轟炸機亦命中旗艦瑞鶴號,迫使小澤將指揮轉移至大淀號;秋月號亦在稍後被擊沉。
8時22分,金凱德中將的第七艦隊被粟田的中央艦隊攻擊,以明碼向哈爾西求救;但哈爾西未有調動北上的艦隊,只命第一分隊加緊前往菲律賓;10時尼米茲在珍珠港發電報給哈爾西,詢問第三艦隊何在,卻因解密問題而激怒哈爾西;要到11時15分哈爾西才命第二分隊及李的戰列艦南下。此時兩分隊最快要到26日半夜才可抵達聖貝納迪諾海峽,且分隊必須在中途補油方可繼續前進,不可能追上粟田艦隊;艦隊其他航空母艦則繼續攻擊小澤。美軍第二波空襲在9時45分開始,重創千代田號,並擊傷其他艦隻;下午1時10分美軍第三波空襲抵達,埃塞克斯號集中攻擊瑞鳳號,而列剋星敦號則集中攻擊瑞鶴號;前者中彈後加速逃離,而後者則逐漸失速傾側;第四分隊近兩波各40架轟炸機緊隨其後,並先後追擊瑞鳳號,終於將之重創;而瑞鶴號則在2時14分沉沒。45分美軍第四波攻擊抵達;由於伊勢號的防空火力密集,且中瀬溯大佐指揮得宜,迴避了美軍所有攻擊,美軍僅擊沉了重創的瑞鳳號。下午5時10分,美軍最後一波攻擊抵達,再次攻擊伊勢號;中瀬溯再次迴避,使美軍34次投彈,均無一命中;富蘭克林號發現日向號後亦發動攻擊,同樣無一命中。此時航空母艦預備撤退,由巡洋艦追擊日軍艦隊;下午千代田號及初月號,分別於4時25分及11時被美軍炮火擊沉。海戰於當日結束。整日美軍航空母艦出擊數達527架次(201架為戰機),但多波空襲僅擊沉了三艘航空母艦及一艘驅逐艦。
26日艦隊望南前往菲律賓。27日埃塞克斯號空襲馬尼拉灣的日軍補給艦隊,並擊沉了藤波號。次日埃塞克斯號為首的第三分隊與第一分隊前往烏利西休整,分別在30日及29日抵達;提康德羅加號於30日加入第三分隊;而麥凱恩中將則於同日接替米切爾,指揮快速航空母艦。

萊特島與呂宋

11月2日,第三分隊與第一分隊離開烏利西,前往萊特,以進一步削弱日軍空中力量,並接替受神風特攻隊重創的第四分隊。次日第三分隊被日軍潛艇攻擊,雷諾號重創,被迫折返烏利西;而埃塞克斯號等未有損傷,繼續前往菲律賓,在5日在波利略外海與第二分隊會合。
三支分隊會合後,分別攻擊仁牙因灣、北錫布延海及馬尼拉灣三地的日軍機場及補給艦隻,並擊沉了那智號,摧毀地面多架飛機。下午艦隊旗艦列剋星敦號被自殺飛機擊中,多人死傷,麥凱恩被迫將旗艦由列剋星敦號轉至胡蜂號;而列剋星敦號在搶修後繼續作戰。6日艦隊再次空襲三地,麥坎貝爾於當日再擊落兩架飛機,總擊落數增至32架。傍晚艦隊到外海補油,第二分隊與受創的列剋星敦號返回烏利西休整修理,並由第四分隊接替;而麥凱恩則乘胡蜂號到關島搭載新航空團,由薛曼在埃塞克斯號上暫時指揮艦隊,直至13日。8日艦隊迴避颱風,於9日暫時到關島海域。
此時日軍步兵多次乘運輸艦增援歐墨克市(Ormac),艦隊於10日取消補油,趕回菲律賓轟炸運輸艦,並先後擊沉了濱波號、長波號、島風號、若月號及所有運輸艦。13及14日,埃塞克斯號等集中攻擊日軍艦隻,以阻止日軍增援,又擊沉了木曽號、曙號、秋霜號、衝波號、初春號及十多艘運輸艦,並擊傷潮號,摧毀地面多架飛機。15日埃塞克斯號與第三分隊返回烏利西休整,於17日抵達,其位置由第二分隊接替;艦上著名的第15航空團亦離艦返國,由第四航空團接替;同日麥凱恩改以第二分隊的漢考克號為艦隊旗艦。
22日埃塞克斯號離港,再往空襲菲律賓,並接替第一分隊。25日各航空母艦轟炸呂宋等地的日軍艦隻,提康德羅加號擊沉了熊野號;埃塞克斯號與蘭利號亦擊沉多艘運輸艦。日軍再次以自殺飛機還擊,其中一擊撞入埃塞克斯號甲板,引起大火,並殺死15人,傷44人。損管人員成功撲滅大火,30分鐘後埃塞克斯號已可再起降飛機。同日無畏號亦被自殺飛機擊中,要返回美國修理;漢考克號與卡伯特號則輕微受損。此時麥克阿瑟推遲登入民都洛到12月15日,第三分隊在12月3日返抵烏利西修理休整。
12月11日,埃塞克斯號等離開烏利西,前往呂宋。此時艦隊再次重編,埃塞克斯號繼續任第三分隊旗艦,與提康德羅加號、蘭利號及聖哈辛托號同行,指揮官仍為薛曼。12日至16日,艦隊集中派戰機封鎖日軍機場,保護美軍登入艦免受攻擊。日軍升空的飛機多被攔截及擊落。

哈爾西颱風

17日艦隊在外海補油,但海面颳起強風,海面波濤洶湧,令艦隊作業困難,無法補油。惡劣天氣由艦隊以東的熱帶擾動引起;該熱帶擾動在烏利西以北形成,向西北偏西移動,並快速增強,亦即後來的颱風眼鏡蛇。由於海浪走向與冬季的東北風一致,哈爾西並未察覺颱風迫近。
18日海面風浪加劇,但艦隊的天氣預報仍然錯誤,且氣壓於日出前一直穩定,海面繼續吹北風,故哈爾西命艦隊再次補油。此時風浪開始使艦隻脫隊;各艦匯報的天氣資料回異,又造成更多混亂。上午10時,氣壓開始急降,風向同時呈逆時針,海面翻起巨浪;胡蜂號的雷達甚至拍到風眼,颱風顯然就在附近。哈爾西即時命艦隊往西南迴避;然而脫隊及較慢軍艦已無法脫離,甚至有驅逐艦通過風眼。最終美軍三艘驅逐艦沉沒;蒙特利號及科本斯號機庫起火,前者更要撤返珍珠港維修;相對之下,埃塞克斯號等大型艦隻損傷輕微,僅入水過多。
傍晚4時,艦隊終於駛出風暴。6時天氣轉為明朗,艦隊開始搜救落海官兵。其時哈爾西尚未得悉有驅逐艦沉沒,直到次日凌晨方得知三艘驅逐艦失去聯絡。搜救後艦隊撤返烏利西,於24日抵達。[78][79]28日尼米茲批准艦隊在美軍登入仁牙因灣後,進入南海;而埃塞克斯號亦在此時將兩個F6F戰機小隊換成F4U。
12月30日,艦隊離開烏利西,並先後於1945年1月3日及4日空襲台灣及呂宋的日軍機場,卻因天氣惡劣,效果不彰。7日艦隊集中攻擊呂宋,再受惡劣天氣阻礙。9日美軍開始登入仁牙因灣,幾乎沒有遭遇抵抗;而艦隊則往北空襲台灣及琉球群島,但惡劣天氣仍舊困擾艦隊,無法有效攻擊。

南中國海

1月10日,埃塞克斯號等快速航空母艦穿過巴斯海峽,前往空襲法屬印度支那的日軍補給。哈爾西認為伊勢號、日向號及部分日軍戰列艦,在雷伊泰灣海戰後撤到越南,故先攻擊金蘭灣。
12日艦隊抵達越南外海。凌晨3時30分,第五分隊的夜戰航空母艦先派飛機偵察。早上6時40分,戰列艦及巡洋艦等往炮轟金蘭灣的戰列艦。到7時30分,第一、二及三分隊的航空母艦開始派飛機空襲。整日艦隊出擊數達1,465架次,部分飛機更沿海岸搜尋目標轟炸,攻擊範圍遍布越南南部。埃塞克斯號為首的第三分隊,分別空襲了歸仁及西貢,並擊沉了香椎號、兩艘護航驅逐艦、九艘滿載的運輸艦及一艘油船;被日軍俘虜的法國巡洋艦拉莫特-皮凱號(LaMotte-Piquet)亦在金蘭灣被擊沉。最終美軍共擊沉45艘日軍軍艦及商船,並摧毀多艘油船。由於港內沒有日軍戰列艦,美軍的炮艦在早上8時已經撤返。晚間艦隊撤往東面補油,並迴避颱風。海面大浪使艦隊到14日才完成補油。
15日上午艦隊空襲了高雄及左營港,並擊沉了旗風號及松號。低能見度使空襲成效欠佳。下午艦隊再次西進,並於16日空襲了香港、廣州及海南。惡劣天氣及密集防空火炮雖令空襲多有阻滯,但美軍仍擊沉多艘運輸艦。17日東北季候風加強,迫使艦隊撤回呂宋西面海域補油,然後再次空襲台灣。
21日早上,艦隊開始派飛機攻擊台灣各地機場及海港。中午日軍的自殺飛機發現第三分隊,隨即展開攻擊;蘭利號先於12時6分被兩枚小炸彈擊中,受損輕微;8分提康德羅加號被自殺飛機擊中,引發大火,艦長亦身受重傷,迫使薛曼改變分隊航向,以配合滅火;此時第二分隊亦遇襲,未有受損;50分第三分隊再遭遇自殺飛機,提康德羅加號被第二架自殺飛機擊中,但火勢在下午受控;而馬多克斯號(USSMaddox,DD-731)亦因自殺飛機攻擊受損;漢考克號於同日因飛機降落意外而爆炸起火,但損毀不大。傍晚提康德羅加號撤返烏利西,而埃塞克斯號等則往北航行,預備空襲沖繩島及硫磺島。
22日,艦隊空襲了沖繩,並作詳細攝影偵察,蒐集情報,以作日後登入之用。晚上艦隊撤走,於26日返抵烏利西休整修理。同日斯普魯恩斯接替哈爾西指揮美軍艦隊,編制上改為第五艦隊,而快速航空母艦編隊亦再次易名,為第58特遣艦隊(TF58),由米切爾指揮。

沖繩島、硫磺島與日本

2月10日,第五艦隊魚貫離開烏利西,前往空襲日本本土。此時快速航空母艦編隊再有調動:埃塞克斯號續任第三分隊旗艦,同行的航空母艦有邦克山號(第58特遣艦隊旗艦,15日與艦隊會合)及科本斯號;薛曼繼續指揮分隊;而斯普魯恩斯則以第三分隊的印第安納波利斯號為旗艦。艦隊先往東北,於12日在天寧島與陸戰隊作演習,然後加速往北前進,準備空襲東京
2月16日,艦隊先派五波戰機,掃蕩東京灣一帶的機場。第三分隊的戰機率先抵達東京上空,又攻擊了港口設施;而第二分隊雖遭遇近百架日機攔截,但擊落近40架。中午米切爾派轟炸機空襲東京大田區等地的工廠;傍晚則派夜間戰鬥機攻擊機場。17日艦隊前往硫磺島,預備支援即將登入的美軍。第四分隊於當日攻擊了父島及母島;第二及第三分隊則到硫磺島以西,將直接支援搶灘的陸戰隊;其他分隊則往南補油。18日埃塞克斯號等艦再次空襲父島,然後待命;美軍戰列艦則連日炮擊岸上設施。
2月19日,美國陸戰隊開始登入硫磺島,硫磺島戰役爆發。埃塞克斯號等主要為艦隊及登入部隊防空,偶爾亦轟炸艦炮不可及之日軍據點。由於艦載機的凝固汽油彈大多未有爆炸,故效果不佳。日機整日斷續侵擾艦隊,但多次攻擊均告失敗。[96]21日兩分隊空襲父島及母島;而第五分隊則加入日間戰鬥,支援灘頭部隊。薩拉托加號甫進入執勤海域,即遇襲受創,被迫撤返美國維修,自此未再參與戰鬥;俾斯麥海號更被自殺飛機擊沉,企業號因此要獨自擔任夜戰航空母艦,並連續174小時派出及回收飛機,直至3月2日。23日艦隊到外海補給,然後改道北上,再次空襲日本本土。
25日早上,艦隊派機隊空襲東京,卻因天氣惡劣,幾乎無功而返。下午米切爾中止所有飛行作業,欲改於次日空襲名古屋,然而海面天氣進一步惡化,翻起大浪,使艦隊無法及時進入攻擊範圍。26日早上,米切爾取消攻擊,命艦隊於次日補油,然後攻擊沖繩島;第四分隊則在補油後到烏利西休整。3月1日,埃塞克斯號等空襲沖繩島,並作詳細攝影偵察。當晚艦隊撤回烏利西休整,於4日抵達。12日第四航空團離開埃塞克斯號,調返美國,由第83航空團接替。
3月14日,艦隊離開烏利西,前往支援沖繩戰役,並先空襲九州,削弱該處的日軍空中力量。此時艦隊編制再稍有調動;卡伯特號加入第三分隊。
3月18日上午,艦隊開始派出機隊,空襲九州各地機場,但宇垣纏在美軍攻擊前,已派出僅餘的飛機升空,正前往攻擊第四分隊,故美軍收穫不大。企業號先於早上被日軍炸彈擊中,但未有引爆;無畏號成功攔截自殺攻擊,艦體輕微受損;下午約克城號被炸彈擊中,艦體爆炸,在搶修後繼續作戰。
同日,美軍偵察了神戶及吳市,發現日軍於港內的大批軍艦,故米切爾於19日命艦隊空襲瀨戶內海,最終擊傷大和號、日向號、榛名號、生駒號、葛城號、龍鳳號、天城號、鳳翔號、海鷹號、利根號及大淀號;但美軍亦遭日機反擊,胡蜂號被炸彈擊中爆炸,造成多人死傷,在搶修後繼續作戰;而富蘭克林號則身中兩枚炸彈,起火爆炸,一度失速,更幾近沉沒。戴維森在離艦後,將旗艦轉到第三分隊的漢考克號(後者臨時加入第二分隊),並建議艦長棄船,但為艦長拒絕。最終富蘭克林號在多艘艦隻協助下,緩緩撤走。企業號及部分第四分隊軍艦調往第二分隊,以掩護其撤退。埃塞克斯號與邦克山號於當日也多次遇襲,但未有受損。
3月20日艦隊往南撤退,但繼續派飛機轟炸九州南部機場;下午第二分隊再遭遇自殺飛機攻擊,一艘驅逐艦受損,而企業號的甲板則被友軍防空炮擊中。21日第一分隊遭到MXY-7櫻花特別攻擊機襲擊,將之悉數擊落。傍晚胡蜂號轉到第二分隊,而聖哈辛托號則加入第一分隊。各艦於22日到外海補油,而企業號、胡蜂號及富蘭克林號等艦則分別撤返烏利西及美國修理;第二分隊要到4月才重返戰場。23日起,艦隊開始日復日空襲沖繩島,偶而亦空襲硫磺島,各分隊則輪流在海上補油。4月1日,美軍開始登入沖繩島,艦隊繼續提供空中支援。5日企業號返回,並加入第四分隊;6日日軍派出355架自殺飛機及341架轟炸機,攻擊美軍登入區的艦隻,並擊傷多艘;而美軍艦隊則勉強守住攻擊。當日艦隊估計己方擊落249架,而埃塞克斯號則估計擊落約70架戰機,占第三分隊大半。晚上美軍潛艇發現大和號及其他軍艦離開豐後水道,米切爾召集所有航空母艦北進迎擊。

坊之岬海戰

4月7日上午8時23分,埃塞克斯號的偵察機發現大和號。斯普魯恩斯曾打算命戰列艦迎擊,但為免登入部隊遇襲,將任務交給航空母艦。9時15分米切爾先派16架戰機再作偵察,並命第一及第三分隊預備攻擊。此時第四分隊仍忙於掩護沖繩,要到45分才進入作戰距離。10時起各艦開始派飛機前往攻擊,並持續至下午2時。大和號接連中彈,快速向左舷傾側,最終在23分爆炸沉沒;日軍亦損失了矢矧號、濱風號、磯風號、朝霜號及霞號,另外冬月號、涼月號、雪風號及初霜號亦受損。美軍整日亦受自殺飛機侵擾;漢考克號於中午被一枚炸彈及飛機擊中,引發大火,到下午才恢復飛行作業。

沖繩島、神風自殺飛機與日本投降

4月8日艦隊返回南方,支援沖繩作戰。同日倫道夫號與艦隊會合,戴維森重建第二分隊,並以企業號為旗艦,同行艦尚有獨立號;9日漢考克號及卡伯特號則撤返烏利西修理。由於日軍俘虜稱將在11日發動大規模自殺飛機攻擊,米切爾加緊戰機警備。11日日軍一如所料,在下午1時30分起大舉進攻;密蘇里號先於2時43分被一架自殺飛機擊中,受損不大;企業號於2時10分亦被自殺飛機擊中,爆炸起火,使甲板飛行作業停止48小時,再次撤返烏利西修理;埃塞克斯號在下午3時7分幾乎被擊中,炸彈在艦外落水爆炸,艦體輕微受損。整日日軍共派出近185架自殺飛機。12日日軍集中空襲沖繩島的登入艦隊,擊傷多艘美軍艦隻;同日羅斯福去世。
美軍艦隊繼續支援沖繩美軍,並連日與日軍飛機空戰。15及16日,艦隊空襲了九州的機場,而日軍再派自殺飛機反擊;16日下午無畏號被自殺飛機擊中,艦體大火,於次日撤返烏利西修理;第二分隊於同日再次解散,倫道夫號及獨立號則加入第三分隊。此後艦隊幾乎每日在沖繩外海與日軍自殺飛機交戰。24日香格里拉號加入第四分隊;而第一分隊於27日撤返烏利西休整。
5月6日,企業號再次與艦隊會合,而美軍與自殺飛機之對抗持續。11日上午,邦克山號先後被兩架自殺飛機擊中,爆炸大火,多人死傷;米切爾將旗艦轉至企業號,而邦克山號則返回美國修理。12日至13日,埃塞克斯號等空襲了九州及四國。14日企業號再被自殺飛機攻擊重創,於16日撤返美國修理,而米切爾則再次轉移旗艦,改設在第三分隊的倫道夫號(最後於18日設於香格里拉號)。
此時美軍航空母艦已連續多日在外執勤,艦隊上下亟需休整,但礙於戰況激烈,只能輪流返回後方休整。第四分隊在27日與艦隊會合;而哈爾西與麥凱恩於28日接替斯普魯恩斯及米切爾,分別指揮美軍艦隊及快速航空母艦,艦隊再次易名為第三艦隊。埃塞克斯號的第三分隊則在29日前往萊特休整,於6月1日抵達。6月4日,颱風康妮(TyphoonConnie)吹襲沖繩東面海域;由於哈爾西起初採用錯誤迴避路徑,再加上麥凱恩未有及時批准第一分隊自由運動,使第一分隊所有航空母艦均有損傷,幸而人命損失不大。10日第一及第四分隊撤返萊特,於13日抵達;而美軍於22日基本占據了沖繩島。
7月1日,第三艦隊離港出發,往空襲日本本土。埃塞克斯號仍留在第三分隊,同行艦有旗艦倫道夫號、提康德羅加號、蒙特利號巴丹號,分隊由波根指揮。8日艦隊在沖繩外海會合,然後於10日空襲東京。攻擊後艦隊前往東北,欲於13日攻擊本州北部及北海道一帶,但因當日天氣惡劣延誤。
7月14日及15日,天氣好轉,艦隊大舉出擊,以轟炸B-29攻擊距離外的目標;相比沖繩作戰,日軍的反抗輕微,只有少量飛機有升空作戰,且均被擊落。艦隊空襲了室蘭市及函館等地,擊沉橘號,並擊傷柳號,且擊沉或擊傷數十艘運輸艦及汽車渡輪,阻止日軍運煤南下;而美軍及英軍戰列艦則在同日炮擊沿岸的大型工廠。16日艦隊到外海補油,並與英國航空母艦(編入美軍第37特遣艦隊)會合。17至18日,艦隊再次空襲東京灣。首日天氣欠佳,空襲幾乎無效;次日天氣稍為好轉,艦隊隨即出擊,並集中攻擊長門號;最終長門號為約克城號重傷,一度認為已經擊沉。空襲後艦隊前往日本西南,於21日至22日補油。
7月24日、25日及28日,英美航空母艦艦隊前往轟炸瀨戶內海及吳市,集中攻擊日軍殘存軍艦,單在24日艦隊的出擊數便高達1,747架次,並擊沉伊勢號、日向號、榛名號、利根號、天城號、青葉號、大淀號、磐手號及出雲號;擊傷葛城號、龍鳳號、海鷹號及北上號。
7月31日艦隊出海迴避颱風,於8月初在海上補給。此時尼米茲截獲情報,指日軍正於本州以北集結自殺飛機及部隊,欲突破美軍防線,降落到馬里亞納的B-29基地,命艦隊即時前往攻擊;正當艦隊航行之際,小男孩核子彈於8月6日在廣島上空爆炸。8日艦隊本州北部的機場;同日蘇聯正式向日本宣戰。9日美軍在長崎上空投下胖子核子彈;而艦隊則在9日及10日再次空襲本州,摧毀超過251架轟炸機,擊傷另外141架,使日軍最後反擊破滅。11日艦隊到外海補油;此時日本開始考慮投降條款。12日艦隊迴避颱風,再於13日至15日空襲東京。15日中午,裕仁天皇宣布日本投降,艦隊即時中止當日的第二波空襲,但繼續攔截接近艦隊的日機。
8月20日,埃塞克斯號調入第四分隊;並於26日獲頒總統單位嘉獎勛表(PresidentialUnitCitation),褒揚艦隻及艦員於1943年至1945年間的服役表現。27日,哈爾西命部分軍艦駛入相模灣停泊,但航空母艦仍留在外海執勤,並派飛機偵察內陸,同時搜尋戰俘營;稍後航空母艦在東京灣外聚集。
9月2日,日本代表在密蘇里號簽署和約,埃塞克斯號等艦派飛機飛越密蘇里號示威。5日埃塞克斯號搭載近千名乘客,前往華盛頓州布雷默頓普吉灣海軍船塢,於15日抵達,並進入港口停泊;她也是第一艘於戰後返國的美軍軍艦。
總括二戰,埃塞克斯號共參與了68次戰鬥行動;艦上機隊共擊落了1,531架戰機,並尚有800架未能確定;同時擊沉或擊傷了419艘船艦。

退役改建

埃塞克斯號返國後未再航行,一直停泊在布雷默頓。由於戰後美軍經費大幅削減,且和平時期亦無須多艘軍艦服役,故埃塞克斯號甫一返國,海軍便預備將之退役。947年1月9日,埃塞克斯號退役,編入後備艦隊,並與其他多艘姊妹艦繼續在布雷默頓停泊。
此時海軍正打算改裝埃塞克斯級,改善艦體性能,並使之可起降噴氣機,以延長其服役壽命。此亦即後來的SCB-27A改建。1947年海軍先改裝了奧里斯卡尼號,然後再改建埃塞克斯號及胡蜂號。埃塞克斯號於1948年9月1日開始在布雷默頓乾船塢改建,並在1951年1月16日完成,於同日重新服役。其時韓戰已開始半年有多。

韓戰

首次巡航

重返現役後,埃塞克斯號主要在美國西海岸試航。1951年6月26日,埃塞克斯號離開美國,於8月8日途經珍珠港,前往日本,作首次韓戰巡航。
8月18日埃塞克斯號離開橫須賀,前往會合美軍艦隊,但在21日遭遇颱風瑪琦(TyphoonMarge)吹襲,艦體更因大浪而一度傾側25度,幸而甲板受損輕微。22日,埃塞克斯號與第77特遣艦隊(TaskForce77)會合,並擔任旗艦,同行的尚有拳師號、好人理察號及新澤西號。早前美軍正嘗試以空中力量切斷地面鐵路,最終切割志願軍的補給與運輸,阻止其推進。由於切斷鐵路成效不大,李奇微下令展開絞殺行動(OperationStrangle),改為切斷北韓的公路,並集中攻擊其要害之處(如橋樑、隧道等)。行動至此已開始近兩個月。埃塞克斯號的機隊隨即加入,與其他航空母艦日夜轟炸,同時支援炮擊元山的美軍艦隻。不過美軍空中阻絕成效不大,志願軍及北韓軍隊既可快速搶修道路;又於沿路布置防空炮,加劇美軍損失;而且道路的彈坑並不能使運輸車隊停駛,無法真正斷絕地面運輸。
8月25日,空軍派B-29轟炸羅先市。由於空軍的F-86無法作長距離掩護,埃塞克斯號派11架F9F及12架F2H掩護,但未遭遇米格-15。
9月16日,一架F2H緊急降落埃塞克斯號時發生意外,在著艦後躍起,飛過甲板上的三重攔截網,最後在前部甲板再次著陸,撞向右舷預備起飛的飛機,引發爆炸,造成三人死亡,四人失蹤及16人受傷,艦體輕微受損。20日,美軍暫停絞殺行動,海軍將目標再改為切斷鐵路,並減少密接支援,以集中攻擊力量。此前一日,埃塞克斯號剛好離開艦隊,前往橫須賀修理,並於21日抵達。
10月1日,埃塞克斯號離開橫須賀,在3日與艦隊會合,繼續切斷北韓各地的鐵路。15日安提坦號加入艦隊。29日,埃塞克斯號根據克拉克少將及陸軍的情報,派八架A-1突襲於甲山郡一建築群開會的朝鮮勞動黨成員,殺死144個黨員及376名士兵。31日埃塞克斯號返回橫須賀休整,於11月2日抵達。
11月4日至11日,埃塞克斯號進入船廠作短暫維修。12日埃塞克斯號再次出征,於14日與旗艦好人理察號等會合。艦隊繼續集中切斷北韓鐵路網,又為陸軍提供空中密接支援,並支援於元山港外的美軍艦隻。12月12日,埃塞克斯號前往橫須賀休整,於14日抵達。
12月15日至25日,埃塞克斯號留在橫須賀休假,偶爾與其他航空母艦進行訓練。26日埃塞克斯號離港,於28日與艦隊會合,與安提坦號及再次參戰的福吉谷號同行。艦隊之任務依舊,繼續切斷北韓各捷運路。1952年2月1日,埃塞克斯號再到橫須賀休整,於3日抵達。
2月18日,埃塞克斯號、安提坦號及威斯康辛號一同離開橫須賀,於20日與艦隊會合。菲律賓海號於不久前加入艦隊。艦隊由分散攻擊改為集中切斷所有通往元山的鐵路,並攻擊高原郡、鹹興市及興南港一帶的鐵路交匯處,幾乎癱瘓北韓東部的鐵路網。3月5日埃塞克斯號將部分飛機轉移到福吉谷號,然後返回橫須賀休整,於7日抵達。11日埃塞克斯號啟程返國,途經珍珠港,於25日返抵聖迭戈。

二次巡航

返國後埃塞克斯號在港口休整。6月16日,埃塞克斯號離開聖迭戈,作第二次韓戰巡航;不過埃塞克斯號未直接前往日本,而是先到菲律賓蘇比克灣。7月18日至24日,埃塞克斯號與南下的菲律賓海號一同在台灣海峽巡航警備;期間於20日,鄧肯號(USSDuncan,DDR-874)從埃塞克斯號補油時,舵機突然失靈,撞向埃塞克斯號艦側,造成輕微損毀。26日埃塞克斯號抵達橫須賀,隨即進行修理。
7月29日,埃塞克斯號離開橫須賀,前往會合艦隊,於8月1日抵達,同行的尚有好人理察號及拳師號。此時海軍開始改為攻擊北韓重要工業設施。6日拳師號因意外起火,埃塞克斯號派直升機救起落水官兵。18及19日,艦隊為迴避颱風海倫(TyphoonKaren)而撤出戰區。
8月20日,埃塞克斯號與普林斯頓號分別派出43架及62架飛機,聯同空軍及海軍陸戰隊機組,空襲西海岸邊境南陽里(Namyang-ni)的補給點,摧毀多座建築。期間兩艦機隊曾遭遇米格-15,但雙方沒有交火。[135]29日埃塞克斯號又派機隊,與空軍等聯合空襲平壤。
9月1日,埃塞克斯號與普林斯頓號派出兩波飛機,攻擊於恩德郡邊境的阿吾地煉油廠(AojiOilRefinery),幾乎將之徹底摧毀;拳師號則派機隊空襲汶山(Munsan)的鋼鐵廠,及清津市的工業設施。各地因接近蘇聯邊境,幾乎沒有部署防空炮,使美軍空襲效果大增。4日埃塞克斯號與拳師號一同返回橫須賀休整,於6日抵達。
9月16日,正在休整的埃塞克斯號發現左舷彈射器故障,須要替換零件。在等待零件運抵日本前,埃塞克斯號於18日離港,並於20日會合艦隊,作短暫執勤;此時奇沙治號加入艦隊。21日埃塞克斯號前往佐世保市,於24日抵達,開始維修彈射器。
9月27日埃塞克斯號再次離港,於28日與艦隊會合。10月1日,埃塞克斯號被重編為攻擊航母,舷號改為CVA-9。5日埃塞克斯號空襲淮陽郡的運輸車隊。8日,海軍再次與空軍轟炸機聯合作戰,轟炸高原郡的防空炮陣及鐵路設施。B-29率先作高空轟炸,摧毀地面多座防空炮;然後海軍轟炸機再作後續進攻。由於地面防空力量在一開始便告摧毀,美軍未有損失飛機。
10月9日,第七艦隊司令克拉克中將命艦隊開始改作切羅基攻擊(CherokeeStrikes)及密接支援;當日埃塞克斯號、普林斯頓號及奇沙治號空襲了第十集團軍(XCorps)迫擊炮射程外的步兵及補給;24日埃塞克斯號與好人理察號又空襲了惠山郡。11月1日埃塞克斯號往橫須賀休整,於3日抵達。
埃塞克斯號在橫須賀休整至12日,於13日離港執勤。16日埃塞克斯號與艦隊會合,並在17日與奧里斯卡尼號攻擊邊境城市清津;奇沙治號則攻擊了吉州。18日埃塞克斯號與奇沙治號攻擊會寧市。同日奧里斯卡尼號的三架F9F,在艦隊45英里(72千米)外遭遇七架蘇聯的米格-15,並與之交火,擊落三架。[141]20日埃塞克斯號的左舷彈射器再次故障,但仍繼續執勤。22日埃塞克斯號與奇沙治號空襲金化(Kumwha,上甘嶺戰役一部分),摧毀數支陸軍迫擊炮射程外的火炮。24日埃塞克斯號撤返橫須賀維修,於26日抵達。
12月6日,埃塞克斯號完成修理,於8日會合艦隊,作最後一期的韓戰戰鬥。9日埃塞克斯號於上午空襲新星郡訓戎里(Hunyung-ri)的鐵路網,下午則空襲羅先市;好人理察號空襲了茂山郡的鋼鐵廠;奧里斯卡尼號則空襲惠山郡。艦隊繼續作切羅基攻擊,但21日作切羅基攻擊的海軍飛機誤擊友軍,使攻擊一度暫停,到3月才恢復。
埃塞克斯號等在12月27日起再次轉為切斷鐵路網,於30日再空襲羅先市。由於地面戰鬥開始加劇,埃塞克斯號等開始加強對地密接支援。1953年1月10日,埃塞克斯號離開戰區,於13日返抵橫須賀,預備返國。2月6日,埃塞克斯號返抵布雷默頓修理,結束第二次韓戰巡航,此後未再參與韓戰。

太平洋艦隊

返國後埃塞克斯號留在美國西海岸。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簽訂。12月1日,埃塞克斯號再次前往西太平洋巡航警備,並先後與胡蜂號、普林斯頓號、奇沙治號、塔拉瓦號及菲律賓海號等,在南海及菲律賓演練。1954年3月13日,奠邊府戰役爆發。不久法國因戰事不利,在4月4日請求美國總統艾森豪派軍介入;而時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的拉德福則建議海軍航空母艦待命。此時埃塞克斯號及胡蜂號正在菲律賓;而拳師號則在4月初前來接替胡蜂號;三艦隨即加緊演練,以隨時空襲越共。奠邊府最終在5月7日失陷;而艾森豪在英國反對下,亦無意派軍到越南。埃塞克斯號恢復日常執勤,於1954年7月12日返抵聖迭戈。
11月3日,埃塞克斯號再次離港,往西太平洋巡航。1955年1月18日,解放軍進攻一江山島。2月8日,民國政府決定撤出大陳島,埃塞克斯號、約克城號、胡蜂號、奇沙治號及中途島號到台灣海峽支援。3月埃塞克斯號訪問曼谷,於6月21日返回阿拉米達,並卸載航空團。7月埃塞克斯號北上布雷默頓普吉灣船塢,作SCB-125改建,增設斜角飛行甲板及封閉艦艏。
1956年1月3日,埃塞克斯號完成改建,再加入太平洋艦隊,仍留在西海岸。7月16日至1957年1月26日,埃塞克斯號到西太平洋巡航,併到訪了神戶、佐世保及蘇比克灣。稍後海軍將埃塞克斯號調到大西洋艦隊服役。

大西洋艦隊

6月21日,埃塞克斯號離開聖迭戈,前往新母港佛羅里達州梅港(NavalStationMayport)。由於改建後埃塞克斯號無法通過巴拿馬運河,故繞道合恩角,經智利瓦爾帕萊索及巴西里約熱內盧,於8月1日抵達新母港。9月3日至12日,埃塞克斯號參與北約大規模海軍演習反擊行動(OperationStrikeback)。除埃塞克斯號外,美軍亦派出無畏號、胡蜂號、塔拉瓦號、福萊斯特號、薩拉托加號、愛荷華號及威斯康辛號;英國則派出皇家方舟號、鷹號及壁壘號(HMSBulwarkR08)。演習模擬防守GIUK缺口;雖然埃塞克斯號仍為攻擊航母,卻搭載反潛用的S-2F及HUP-2直升機。演習後埃塞克斯號返回母港。
1958年2月2日,埃塞克斯號首次到地中海巡航,並加入第六艦隊。稍後北約在西地中海舉行綠眼鏡蛇行動(OperationGreenCobra)海上演習,埃塞克斯號亦有參與。期間埃塞克斯號曾到訪熱那亞、那不勒斯、坎城、帕爾馬及巴塞隆那。演習後埃塞克斯號往東地中海,併到訪多座希臘港口,包括蘇達灣(SoudaBay,位於克里特西北部)、塞薩洛尼基、羅得島及雅典。7月14日黎巴嫩危機爆發時,埃塞克斯號正停泊在雅典以南的比雷埃夫斯。

黎巴嫩危機與金門炮戰

1958年7月14日,伊拉克發生七月十四日革命,親西方的哈希姆王朝被推翻,伊拉克共和國成立。阿拉伯民族主義運動鏇即在黎巴嫩引發政治危機。早在前幾年,黎巴嫩國內的基督教派系與伊斯蘭派系,就已為是否加入納賽爾領導的聯合阿拉伯共和國而劍拔弩張。恐於革命蔓延,親基督教派系的黎巴嫩總統夏蒙向美國求救,以免政權不保。
美國總統艾森豪迅即答應夏蒙,並下令美軍登入黎巴嫩貝魯特,藍蝙蝠行動(OperationBlueBat)因此展開。7月15日清晨4時,正在停泊的埃塞克斯號緊急預備出發,並以直升機接回上岸的官兵,但到埃塞克斯號離開後,仍有27名軍官與81名水兵未能及時返艦,滯留希臘。下午5時,即夏蒙求救後27小時,首批共1,700名陸戰隊在貝魯特以南登入,只用了一小時就控制了整個城市;而埃塞克斯號於登入期間,一直派FJ3與F2H在空中警備。
革命同時波及約旦等地。約旦國王海珊一世向倫敦求助,請求英國派兵登入安曼支援。英國即時調動附近兵力,但17日只有先鋒200人登入,加上以色列拒絕借出機場予英國軍機,使英軍沒有任何空中掩護;反觀美國陸軍及陸戰隊在18日作最後空降及登入時,已投入約8,000名陸軍與6,000名陸戰隊。艾森豪先向以色列施壓,迫使其開啟機場予英軍使用,又命埃塞克斯號及後至的薩拉托加號派飛機到約旦巡邏,掩護後續登入的2,200名英軍。20日美國於貝魯特四周完成布防;同日胡蜂號由提雷尼亞海趕抵。埃塞克斯號於當日離開黎巴嫩,於23日抵達那不勒斯休整。8月11日,海珊一世獲國內貝都因部落保證效忠,英軍開始撤出約旦;而黎巴嫩在9月大選後,由親基督教的福阿德·謝哈布接任總統,危機開始降溫。10月25日,所有美軍撤出黎巴嫩。
埃塞克斯號抵達那不勒斯當日,解放軍炮轟金門,遠東地區局勢再次緊張。埃塞克斯號雖隸屬大西洋艦隊,仍於25日調往西太平洋,經蘇伊士運河趕往台灣海峽巡航,在約兩星期左右加入第七艦隊。10月危機開始降溫,10月3日埃塞克斯號離開蘇比克灣,經新加坡、科倫坡、好望角及里約熱內盧,於11月17日返抵梅灣。

艾森豪十一國親善訪問

1959年8月7日,埃塞克斯號再次到地中海執勤。12月3日至22日,艾森豪開始其十一國親善訪問(Eleven-nationgoodwilltour)。艾森豪先坐飛機訪問義大利羅馬及梵蒂岡,再到土耳其安卡拉、巴基斯坦喀拉蚩、阿富汗喀布爾、印度新德里、伊朗德黑蘭及希臘雅典。訪問雅典後,艾森豪將乘坐德梅因號(USSDesMoines,CA-134)到北非,再坐直升機到突尼西亞作兩小時訪問,然後再坐重巡洋艦到法國土倫。
為保護總統於海上安危,海軍籌劃了季候風行動(OperationMonsoon)。時在地中海的埃塞克斯號被編入護航艦隊,並用作訪問團的傳媒中心。正當訪問開始不久,法國南部城市弗雷瑞斯的瑪爾巴塞拱壩(Malpassetarchdam)因暴雨決堤,淹沒河谷的數個村莊及弗雷瑞斯的西半部。埃塞克斯號先駛到當地救援,待艾森豪抵達雅典前才加入護航艦隊。艾森豪抵達土倫後,埃塞克斯號恢復日常執勤,於1960年2月26日返抵母港,結束巡航。稍後埃塞克斯號到紐約布魯克林船廠改修,預備改作反潛航母。

反潛航母

1960年3月8日,埃塞克斯號正式改編為反潛航母,舷號改為CVS-9,母港改設在羅得島州昆錫點海軍基地(QuonsetPoint)。
9月6日,埃塞克斯號前往北大西洋,預備參與北約舉行的大型演習。[133]航行期間,埃塞克斯號與加拿大海軍在海上進行名為海沫行動(OperationSeaSpray)演習。接著整個9月,埃塞克斯號、香格里拉號、薩拉托加號、英軍的皇家方舟號、競技神號(HMSHermes,R12)等北約軍艦,分別在挪威海及比斯開灣,進行代號刺劍行動(OperationSwordThrust)的反潛演習。演習後埃塞克斯號先後訪問里斯本及那不勒斯,然後前往印度洋。
10月16日,埃塞克斯號抵達塞德港(PortSaid),然後駛過蘇伊士運河,前往喀拉蚩。25日至11月10日,埃塞克斯號與中部公約組織(CENTO)海軍(主要為巴基斯坦海軍)參與代號第三次中央連結行動(OperationMidlinkIII)演習。稍後埃塞克斯號返回地中海,在雅典稍作停留,然後與法國海軍作噴流行動(OperationJetStream)演習。演習後埃塞克斯號經巴塞隆那及直布羅陀,於12月13日返抵昆錫點。

豬灣事件

1961年3月,埃塞克斯號搭載1,200名陸戰隊員,離開昆錫點,前往古巴海域,預備登入豬灣。事緣卡斯楚於1959年在古巴建立共產政權;此時美國中央情報局欲利用部份流亡美國的古巴人,以將之推翻。17日流亡軍開始攻擊古巴。美軍一直避免直接介入戰事,故陸戰隊未有離艦登入;而埃塞克斯號亦僅在19日開始有限的空中支援,派A-1到灘頭招引防空炮火,並保護流亡軍的B-26轟炸機,但仍有數架轟炸機被古巴擊落,四名美國志願飛行員死亡。入侵最終失敗告終。由於入侵豬灣為機密行動,埃塞克斯號上下官兵均被嚴令保密。行動結束後埃塞克斯號於4月返港。
埃塞克斯號分別在1961年7月及9月在西大西洋巡航,又於10月至1962年2月到北大西洋,以為第三次柏林危機警備。先後於鹿特丹、蘇格蘭的格雷納及漢堡等地停泊,並開放予當地人參觀。1962年3月25日,埃塞克斯號進入布魯克林船廠,作現代化改建計畫(FleetRehabilitationandModernization,FRAMII),以延長服役壽命;改建於9月25日完成。

古巴飛彈危機

1962年,美國已發現蘇聯在古巴建立飛彈基地,其射程可及美國東部,威脅美國本土。事件到10月發展成古巴飛彈危機。10月19日,甘迺迪總統決定封鎖古巴,海軍開始召集軍艦。21日埃塞克斯號離開港口,前往古巴海域,並與其他軍艦在古巴800英里(1,287千米)(不久縮窄到500英里(805千米))外設下封鎖線。24日甘迺迪公布封鎖古巴行動,並要求蘇聯停建基地。同日早上10時,海軍偵察機發現兩艘蘇聯貨船接近封鎖線,即時派巡洋艦前往攔截;不久偵察機又發現一艘蘇聯潛艇,潛藏在兩貨船之間。埃塞克斯號即時前往攔截;艦長更派出艦上所有的反潛飛機與直升機,務必迫使潛艇浮出水面,否則可投下警戒性的深水炸彈;而若貨船拒絕調頭,飛機可攻擊兩艦的舵及螺鏇槳,然後派人登艦。稍後蘇聯船隻在封鎖線外停駛。
訊息在25分傳抵華盛頓。甘迺迪即時向海軍下令,若蘇聯船隻未超越封鎖線,不可擅自攻擊。25日埃塞克斯號與基靈號攔截了貨船布加勒斯特號,但布加勒斯特號拒絕讓美軍登艦搜查。最終海軍認為貨船未有攜帶武器,準許其駛往古巴。稍後埃塞克斯號與倫道夫號等連日攔截追蹤蘇聯潛艇。26日,蘇聯拒絕停建飛彈基地;次日美國海軍向一艘潛艇投下警告性深水炸彈,幾乎令潛艇艦長發射核彈。數日後,美蘇之間達成秘密協定。蘇聯同意中止興建飛彈基地,而美國則解除封鎖。危機方告結束。埃塞克斯號於11月14日返回母港。

後續巡航與阿波羅計畫

1963年1月至2月及5月至7月,埃塞克斯號留在昆錫點近海演練。10月1日至12月22日,埃塞克斯號到地中海巡航,並再次橫越蘇伊士運河往喀拉蚩,與中部公約組織的軍艦作第六次中央連結行動(OperationMidlinkVI)演習;參與國家包括巴基斯坦、土耳其及英國。演習後埃塞克斯號經蘇伊士運河,到那不勒斯休整,於12月返抵昆錫點。
1964年4月至5月,埃塞克斯號繼續在昆錫點近海演練。6月,埃塞克斯號搭載312名美國海軍學院學生,到北大西洋訓練,並先後到訪勒阿弗爾、哥本哈根及朴次茅斯,然後到新英格蘭一帶作反潛演習。稍後於彭薩科拉的列剋星敦號到船廠維修,由埃塞克斯號暫時接替其訓練航母一職。7月20日,埃塞克斯號與加拿大海軍在大西洋作聯合反潛行動,於8月返回母港昆錫點。
1965年1月,埃塞克斯號再次出海執勤,並於3月到梅港考核飛行員。稍後埃塞克斯號前往關塔那摩灣,作年度檢閱(OperationalReadinessInspection),然後到牙買加金斯敦稍作停留,於4月返抵昆錫點。6月埃塞克斯號再次搭載海軍學院學生,到地中海訓練,並與北約軍艦作長期演練,於9月3日返抵昆錫點。
1966年1月7日,埃塞克斯號進入波士頓船廠大修,耗費約六百萬美金。6月10日埃塞克斯號完成維修,到加勒比海試航,於8月返回母港。11月6日埃塞克斯號與核潛艇鸚鵡螺號等在北卡羅來納州近海演習。期間埃塞克斯號轉換航線,預備與油船補油;在水下的鸚鵡螺號卻穿過埃塞克斯號的護航驅逐艦,並撞穿埃塞克斯號艦體,留下一個八呎大洞。鸚鵡螺號即時浮出水面;而演習即時中止。埃塞克斯號於14日抵達波士頓船廠維修,於12月28日完成。
維修後埃塞克斯號在近海試航,然後駛回母港昆錫點。期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曾打算以埃塞克斯號為阿波羅1號的救援艦,但阿波羅1號未及於1967年2月發射,便在1月27日於地面意外起火,艙內三名太空人死亡,計畫亦因此告吹。5月29日,埃塞克斯號離開昆錫點,到北歐巡航演習,途經朴次茅斯、卑根、鹿特丹及漢堡等地,然後航向地中海,到訪那不勒斯、巴勒莫、瓦萊塔及羅塔島(Rota),於9月22日返抵昆錫點。
1968年2月15日,埃塞克斯號再次到地中海巡航,併到訪那不勒斯、法國胡安港(Gulfe-Juan)及瓦萊塔,然後再到北歐,訪問鹿特丹、朴次茅斯及漢堡,於6月13日返抵昆錫點。7月埃塞克斯號再次接替入廠維修的列剋星敦號為訓練航母,然後開始預備回收阿波羅7號太空艙。10月11日,阿波羅7號成功升空,並在次日於埃塞克斯號以北13千米的大西洋海面濺落(splashdown),稍後被打撈上甲板。
1969年1月3日,埃塞克斯號最後一次離港巡航,到彭薩科拉接替列剋星敦號為訓練航母,於2月6日返抵昆錫點。3月埃塞克斯號航向波士頓船廠,預備退役。

結局與榮譽

1969年6月30日,埃塞克斯號退役,並加入後備艦隊。1973年6月1日,埃塞克斯號除藉,並以1,660,000美金出售拆解。

1975年6月1日,埃塞克斯號由波士頓拖往新澤西州卡尼鎮(Kearny)拆解。
埃塞克斯號在二戰中獲頒美國總統集體嘉獎勛表(PresidentialUnitCitation)及13顆戰鬥之星,並在韓戰獲頒海軍集體嘉獎勛表(NavyUnitCommendation)及四顆戰鬥之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