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經濟

自然經濟

自然經濟(Natural Economy)簡單地講就是自給自足的經濟,沒有商品交換。它指生產是為了直接滿足生產者個人或經濟單位的需要,而不是為了交換的經濟形式。自然經濟,商品經濟的對立面,私有制經濟的一種表現。是存在於市場範圍比較小的一種經濟形態,是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和社會分工不發達的產物。該種經濟形態占統治地位的持續時間涵蓋原始社會、封建社會以及早期的資本主義社會與半殖民半封建社會。

基本信息

自然經濟商品的流通
自然經濟(naturaleconomy)為了直接滿足生產者個人或經濟單位的需要,而不是為了交換而生產的經濟形式。又稱自給自足經濟。與商品經濟相對立。自然經濟是與生產力水平低下和社會分工不發達相適應的。它的基本特徵是:①排斥社會分工,經濟活動限制在以家庭為單位的狹小圈子裡,每一個生產者或經濟單位不僅生產自己需要的農產品,而且生產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業品。男耕女織、自給自足是自然經濟的特點。②生產形式相對封閉、墨守陳規,排斥技術進步,阻礙社會生產力的發展。③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簡單明了。在從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這一漫長的歷史時期內,自然經濟一直占統治地位,商品經濟只具有從屬性,起著補充的作用。只是到了封建社會末期,社會生產力有了長足的發展,自然經濟不再能適應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時才逐漸趨於瓦解,並為商品經濟所取代。

概述

自然經濟簡單地講就是自給自足的經濟,沒有商品交換。它指生產是為了直接滿足生產者個人或經濟單位的需要,而不是為了交換的經濟形式。
自然經濟,商品經濟的對立面,私有制經濟的一種表現。是存在於市場範圍比較小的一種經濟形態,是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和社會分工不發達的產物。該種經濟形態占統治地位的持續時間涵蓋原始社會、封建社會以及早期的資本主義社會與半殖民半封建社會。

在自然經濟條件下,社會是由許多成獨立體系的經濟單位(如原始氏族公社、奴隸制莊園、宗法式的農民家庭和封建莊園等)組成的。每一個這樣的單位,除了主要經營農業(少數則是畜牧業)以外,還從事其它各種經濟活動:從採掘原料開始,直到最後把這些原料加工成消費品,都在本單位內部實現,和外界的經濟聯繫很少。例如,在封建制度下,農民個體經濟就是一種自然經濟,它們一家一戶就是一個生產單位,家庭成員按照性別、年齡所形成的自然分工,從事各種不同的勞動,如耕作、放牧、打柴、紡線、織布、縫紉以及製造工具等等。農民“不但生產自己需要的農產品,而且生產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業品”。農業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是自然經濟的一個重要特點。

自然經濟是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和社會分工不發達的產物。從有人類社會起,一直到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建立以前,在這樣漫長的歷史時期內,基本上是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商品經濟只具有從屬和補充的作用。

自然經濟自然經濟
與社會生產力的這種較低的發展水平相適應,在自然經濟條件下,物質生產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具有很大的狹隘性和單純性。這種經濟形式,有的是以血緣關係為基礎(如原始氏族社會),有的則是以直接的統治和服從關係為基礎(如奴隸占有制度和封建制度)。不論它們彼此間存在著多么大的區別,它們共同的特點則是:生產過程中人與人的關係十分簡單明了,而不象在商品經濟條件下那樣,人與人的關係總是被物與物的關係掩蓋著,採取物和物的關係曲折地表現出來。由於生產力低下,生產規模十分狹小,同時各個經濟單位又彼此處於分散、孤立的狀態,因此,正如列寧指出的,因循守舊、墨守成規、閉關自守等,也就成了這種經濟的必然具有的特徵。

在封建社會末期,由於商品貨幣關係的迅速發展,自然經濟逐漸趨於瓦解,並終於為資本主義經濟所代替。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占統治地位的是資本主義性質的商品生產,自然經濟只是作為一種落後的經濟殘餘而存在。不過,在殖民地附屬國里,由於資本帝國主義的長期控制和奴役,社會生產力得不到充分的發展,自然經濟仍然被大量保留下來。

基本特徵

自然經濟
自然經濟
農業經濟(尤其是小農經濟)與家庭手工業的結合為基礎,原始商品經濟提供扶助,但居於從屬地位。
以家庭(其他時期也包括氏族公社、封建莊園等)為主要基本生產單位,生產規模相當小。大多數情況下產品的原料採集、生產乃至消費都是為了滿足勞動者自身需要(而不是為了進行資本積累並擴大再生產),只有在生產產品過剩的情況下才會將產品拿到市場上交換。並且自然經濟中農業生產同家庭手工業製造相結合,即農產品以及一部分手工業品都是自主生產並使用的,也就是所謂的“男耕女織”現象。

構成體系

一 、自給自足的農民
自然經濟的概念來自古希臘。古希臘哲學認為,凡是自然的,就是合理的,應予肯定。而經濟,希臘語是“家庭管理”,是為了獲取自然供給的東西,因而是合理的。所謂自然,按照亞里士多德的解釋,是指合乎人類和事物的本性。而分工是由於人的天賦本性不同(如男與女),所以家庭管理(即經濟)肯定分工(當然是指自然分工)。
二 、為自己和為剝削者的直接消費而生產
在階級社會,自然經濟作為一個社會經濟範疇,不能從單個家庭來解釋,必須包括剝削者和勞動者兩個方面。即勞動者為自己和為剝削者的直接消費而生產的經濟。在這種經濟中,勞動者是直接生產者,他們的勞動也是直接的社會勞動,或自然形式的社會勞動(即不需通過交換即為社會所承認的勞動)。為剝削者而生產的部分,或者是勞動的自然形式,即勞身地租;或者是產品的自然經濟為前提的。
三、 自我完成再生產的經濟單位
西歐的封建領地,確是典型的自然經濟。它除了農田外,還都有大量的公用牧場、草地、森林以至漁場。牧畜業比較發達,木材自給,有的領地甚至向農奴徵收鹽或鐵。農民的代役租,除布、家具、蜂蜜、酒、禽蛋、蔬果
外,還有農具、工具、建築材料等。領地內部的勞動交換和協作也比較發達。
在中國地主制經濟中,應當是大體相當於過去采邑的一個鄉里或邑縣,包括這一地區的地主、農民、各種工匠、手藝人,還有小商人。否則很難做到從生產資料到消費資料的基本自給。他們是靠在地方小市場上進行品種調劑、餘缺調劑,互相取得原料或成品完成再生產的。這是和西歐莊園經濟不同之處。這種調劑往往也經過商人,但它是使用價值的交換,乃至勞動的直接交換,應當屬於自然經濟的範疇。
四、 使用價值的生產和交換
自然經濟,本來是與商品經濟相對立而言。因此,廣義地說,凡是以使用價值為目的的生產,或者以獲取使用價值為目的的交換,也屬於自然經濟的範疇。

對社會的影響

在古代社會

自然經濟
自然經濟
原始社會時期生產力極為低下,通過氏族之間極少的剩餘產品交換產生的就是最早的自然經濟。真正實現完善的自然經濟是在原始社會末期,以家庭為生產單位、採用金屬工具生產、以土地為生產資料的時代出現。在原始社會末期與早期封建社會時期,自然經濟是生產力發展的有力支持。
中國,經過2000餘年的發展,自然經濟在清朝中期依然具有絕對的統治優勢,但它排斥除此之外的其他經濟形態的發展,成為制約生產力發展的因素。這種現象直接體現為中國的資本主義經濟(商品經濟)萌芽發展極為緩慢,而中國的商人對取得的利潤並不願採取擴大在生產的方式,反而購田置地,直接制約商品經濟的擴大,令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最終被殖民經濟強大的商品傾銷所扼殺。
自然經濟的生產單位單一化與對市場的依賴性非常小,導致以僱傭勞力為基礎,從事資本積累發展的商品經濟與以傾銷本國商品為主的殖民經濟缺乏廣闊的市場需求與勞動力,使得中國自然經濟對商品經濟具有天生的抵抗力。這也是鴉片戰爭後相當一段時間內各資本主義國家並沒有在中國取得驚人利潤的主要原因。
但是在封建社會中的自然經濟與商品經濟是互相制約、互相排斥的。自然經濟由於它的固有特徵天然地排斥社會分工,排斥商品經濟,從而限制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同時,不管自然經濟多么強大,商品經濟卻具有導向性,具有主導作用,它總是通過不斷分解自然經濟,引導社會經濟向前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包括殖民經濟)發展將導致市場上的供應商品在品種、數量上出現空前的提升。這種現象將不斷促使以家庭為生產單位的自然經濟因沒有足夠的競爭力而開始解體,淪為無產階級,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僱傭勞動力。
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自然經濟將逐步解體,但很難完全退出歷史舞台,在中國、印度等開發中國家的農村,自然經濟依然具有相當的發展,這也是農村地區出現農業、農民、農村之間相互制約(三農問題)致使經濟不發達現象的根源之一。可見一段時間在農村內自然經濟仍然存在並成為生產力發展的障礙。

經濟概念(一)

經濟就是經邦濟世、經國濟世或經世濟民等詞的綜合和簡化。(如“識局經濟”——《晉書紀瞻》、“皆有經濟之道而位不逢——(隋王通《文中子中說》卷六)。它的含義包括國家如何理財,如何管理各種經濟活動,如何處理政治、法律、軍事、教育等方面的問題,即治理國家、拯救庶民的意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