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

臨,漢字,會意。金文字形,右邊是人,左上角象人的眼睛,左下角象眾多的器物。整個字形象人俯視器物的樣子。本義指從高處往低處察看錶示從上向下看,在高處朝向低處,到,來,遭遇,碰到等。另外,臨也是九字源(臨、兵、斗、者、皆、陣、列、在、前)中的第一字,九字源自東晉葛洪的《抱朴子》內篇卷篇登涉篇,雲祝曰:”臨兵斗者,皆數組前行,常當視之,無所不辟”。意思是說,常念這九個字,就可以辟除一切邪惡。東密受到中國道教的影響使用護咒法,可是在抄錄這九個字時,把“數組前行”誤抄成“數組在前”或“陣列在前”,而沿用至今。

基本信息

詳細釋義

動詞

(1)(會意。金文字形,右邊是人,左上角象人的眼睛,左下角象眾多的器物。整個字形象人俯視器物的樣子。本義:從高處往低處察看) 。
演變演變
(2)同本義[lookdownfromabove]
臨,監臨也。從臥,品聲。——東漢·許慎《說文》。按,隱几視下之稱。》
臨,視也。——《爾雅》
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勸學》
上帝臨女。——《詩·大雅·大明》
有亭翼然臨於泉上。——宋·歐陽修《醉翁亭記》
(3)又如:居高臨下;如臨深淵;臨軒(在殿前平台上接見臣屬);臨下(從高望下);臨見(居上視下看見)。
(4)引申為從上監視著[keepwatchon]
臨長晉國者。——《國語·晉語》。註:“監也。”
今陛下君臨四方。——《宋史·趙普傳》
(5)又如:臨引(居上察下。今稱監察);臨制(監臨控制;指皇后臨朝稱制);臨政(親理政務)
(6)面對(上對下,尊對卑)[face;confront]
臨眾發政而治民。——《墨子·尚賢下》
把酒臨風。——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臨表涕零。——諸葛亮《出師表》
執策而臨之。——唐·韓愈《雜說》
(7)如:臨川(面對川流);臨穴(面對自己的壙穴。亦指面對(別人的)墓穴);臨敵(面對敵人)
(8)碰上,逢著[meet]
臨財無苟得,臨難毋苟免。——《禮記·曲禮上》
(9)又如:臨頭(落到頭上;當頭);臨風(迎風;當風);臨谷(身臨深谷。喻危險恐懼)
(10)到,至。後常用作敬辭[attend]
臨其穴。——《詩·秦風·黃鳥》
東臨碣石(山名),以觀滄海。——曹操《步出夏門行》
自往臨視。——晉·乾寶《搜神記》
(11)又
王即臨之。
臨溪而漁。——宋·歐陽修《醉翁亭記》
(12)又如:光臨;蒞臨;臨按(親臨按問);臨送(謂親臨送別);臨訊(謂親臨審訊)
(13)攻伐;脅制[attack]
君臨函谷。——《戰國策·西周策》。註:“猶守也。以臨韓魏。”註:猶伐也。”
(14)又如:臨軍對陣(指戰場上對峙交鋒)
(15)照著他人的字畫書寫或繪畫[copy]
臨書愛真跡。——姚合《秋夕遣懷》
中國畫家自臨摹舊作入手。——蔡元培《圖畫》
(16)又如:臨池(研習書法);臨本(臨摹原作的寫本);臨帖(照著字帖臨摹)
(17)治理、管理、統治[administer;govern;rule]。
少欲,則能臨其眾。——《韓非子·十過》
上帝臨女。(治理你們。)——《詩·魯頌·閟宮》
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否?——《論語·雍也》
(18)如:臨人(治理百姓);臨御(臨視統御。指帝王治理天下而言)
(19)靠近,逼近(多用於上對下,強對弱)[near;closeto;approach]
以臨二周之郊,誅周主之罪。——《戰國策·秦策一》
臨崩寄臣以大事。——諸葛亮《出師表》
(20)又如:臨沒(將沉沒時);臨觴(將要喝酒的時候);臨穎(臨筆。指寫信的時候)
(21)臨視(指位尊者對位卑者)[visit]。如:臨存(臨視省問。多指地位高的人探問地位低的人);臨問(親臨探問。卑者對尊者之敬辭)
(22)置身(其中)[placeoneself]。如:臨陣(身臨戰場)

介詞

(1)在…之前,在即將…的時候[justbefore;atthetimeof]
臨別贈言,幸承恩於偉餞。——王勃《滕王閣序》
(2)又如:臨歧(臨別時;分別);臨文(指正在寫文章的時候);臨別;臨行;臨睡
(3)另見lìn

詞組舉例

◎臨安Lín’ān
[Lin'ancounty]縣名,在浙江省杭州市西部。縣內的天目山多奇峰、竹林,為浙西名勝地。
◎臨別línbié
[atparting;justbeforeparting;ontheeveofone'sdeparture]即將離別。
臨別留念
◎臨別贈言línbiézèngyán
[wordsofadviceatparting]分別時說的一些勉勵的話。
臨別贈言,幸承恩於偉餞。——唐·王勃《滕王閣序》
◎臨產línchǎn
[abouttogivebirth;parturient]產婦已進入產程。主要標誌為有規律的宮縮。
◎臨川Línchuān
[Linchuan]今江西省撫州市。
◎臨床línchuáng
[clinic]接觸病人,診治疾病。
臨床經驗。
◎臨場línchǎng
(1)[takeanexaminationintheexaminationhall]∶在考場參加考試;在競賽場地參加競賽。
缺乏臨場經驗。
(2)[gotothesiteorspot]∶親自到現場。
臨場指導
◎臨朝líncháo
[holdcourtaudience]指帝王親臨朝廷處理政事。
◎臨到líndào
(1)[befall;comeupto;happento;descentupon]∶攤到
這事如果臨到你的頭上,你怎么辦。
(2)[justbefore;onthepointof]∶接近
臨到吃飯,我才寫完作業
(3)[face]∶瀕臨
死亡遲早要臨到每個人頭上
◎臨海Línhǎi
[Linhai]浙江省的縣。位於省東部,人口100萬,城市人口6萬。浙江沿海陸上交通樞紐。甘蔗產量在省內占前列
◎臨虹款步línhóngkuǎnbù
[towalktherainbow]到彩虹上面慢慢走動
◎臨街línjiē
[facingthestreet]當街;臨近街道;向著街道
臨街的店鋪
◎臨街房línjiēfáng
[storefront]帶鋪面的房屋、房間或成套房間
◎臨界línjiè
[critical]由某一種狀態或物理量轉變為另一種狀態或物理量的最低轉化條件
臨界波長
臨界點
◎臨近línjìn
[near;closeto;closeon]在空間上、時間上、緊接或靠近
臨近黎明
◎臨渴穿井línkě-chuānjǐng
[notdigawelluntilonethirsty——notmaketimelypreparations]穿:掘鑿。到口渴時才想著鑿井。比喻事到臨頭才急著想辦法,為時已晚
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內經·素問》
◎臨門línmén
(1)[arriveatone'shome]∶降臨家門
喜事臨門
稀客臨門
(2)[beforethegoal]∶[球員]帶球至球門前
臨門起腳勁射,球進了
◎臨摹línmó
[copyamodelofcalligraphyorpainting]照原樣摹仿寫字或畫畫
他在臨摹倫勃朗的畫
◎臨難línnàn
[facedangeranddisaster]面對危難的時候
臨難不屈
◎臨盆línpén
[parturient;begivingbirthtoachild;beconfined;beinlabour]胎兒已降臨至盆腔
◎臨蓐línrù
[abouttogivebirth;parturient]臨產
府中耳目較多,倘一朝臨蓐,何處可容兒啼?——《聊齋志異·鞏仙》
◎臨時línshí
[atthetimewhensth.happens]事到臨頭
◎臨時línshí
[temporary;casual;contingent;impromptu;provisional;tentative;temporary;occasional;forthetimebeing]非正式的;短期的、暫時的
臨時總統
這本參考書臨時借用一下
臨時辦法
◎臨時代辦línshídàibàn
[chargéd'affairesadhoc]在大使或部長不在期間指導外交事務的外交使團中的較低級的官員
◎臨視línshì
(1)[gotoobservebyoneself]
(2)親臨省視。指尊貴者看望地位卑下者
(3)臨存
◎臨死línsǐ
[onone’sdeathbed]彌留之際
老隊長臨死前還惦記著隊里的生產
◎臨死不怯línsǐ-bùqiè
[meetdangerwithassurance]面臨危險而毫不膽怯
為言此人臨死不怯,似亦可用。——宋·洪邁《夷堅乙志》
◎臨眺líntiào
[ascendaheightandlookfarintothedistance]在高處遠望

臨

從來多古意,臨眺獨躊躇。——杜甫《登兗州城樓》
臨眺林海
◎臨帖líntiě
[practisecalligraphyafteramodel]照著字帖練習寫字(多指毛筆字)
◎臨頭líntóu
[criticalmoment;befall;happen]危機時刻
事到臨頭,我們要冷靜
◎臨危línwēi
(1)[bedying(fromillness)]∶病情危重,瀕臨死亡
(2)[facingdeathordeadlyperil;inthehourofdanger]∶面對致命的危險
臨危不懼
◎臨危授命línwēi-shòumìng
[giveupone'slifeatthecriticalmoment;sacrificeoneselfatthepointofdangeranddisaster]在危亡關頭勇於獻出生命
◎臨問línwèn
[gotoconsult]地位高的人親臨慰問或徵詢意見
◎臨行línxíng
[beforeleaving;ontheeveofdeparture;onthepointofleaving]將要離開,將要離別
臨行匆匆,不及告別
◎臨刑línxíng
[justbeforeexecution]即將受死刑
◎臨幸línxìng
[(ofking)visit(aplace)]指帝王親自到達某處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línyuānxiànyú,bùrútuìérjiéwǎng
[Itisbettertoreturnhomeandweavenetthanstandingbywaterandadmiringfishes;oneshouldtakepracticalstepstoachieveone’saims;Itishardtocatchbirdswithanemptyhand;Itisvaintofishwithoutahook,orreadwithoutabook]比喻空懷壯志,不如實實在在地付諸於行動
◎臨月,臨月兒línyuè,línyuèr
[monthwhenchildbirthisdue]婦女懷孕到了產期的月份
◎臨戰línzhàn
[justbeforegoingintobattle;ontheeveofawar]臨近戰事或賽事
臨戰雙方都在積極做著準備
◎臨陣línzhèn
(1)[beforebattlebegins]∶來到陣地
臨陣不亂
(2)[fightinthebattlefield]∶上陣地(參加戰鬥)
臨陣一搏
◎臨陣脫逃línzhèn-tuōtáo
(1)[fleebeforebattlebegins;runawayongoingintowar;desertontheeveofabattle;turnthecorner]∶軍人逃離戰場。比喻遇事畏縮不前
(2)[bugout]∶指在槍林彈雨中潛逃
不是半途潰散,便是臨陣脫逃。——清·佚名《官場維新記》
◎臨終línzhōng
[approachone'send;immediatelybeforeone'sdeath;beonone’sdeathbed]人即將死亡
臨終囑咐

文獻記載

康熙字典

【未集下】【臣字部】臨
〔古文〕??【唐韻】力尋切【集韻】【韻會】犂針切【正韻】犂沉切,??音林。【爾雅·釋詁】臨,視也。【詩·衞風】日居月諸,照臨下土。又【大雅】上帝臨女,無貳爾心。【箋】臨,視也。【禮·曲】臨諸侯,畛於鬼神。【疏】以尊適??曰臨。【穀梁傳·哀七年】春秋有臨天下之言焉,有臨一國之言焉,有臨一家之言焉。【注】徐乾曰:臨者,撫有之也。 又【博雅】臨,大也。 又【戰國策】縣隂以甘之,循有燕以臨之。【注】臨,猶制也。 又易卦名。 又車名。【詩·大雅】以爾鉤援,與爾臨沖,以伐崇墉。【傳】臨,臨車也。【疏】臨者,在上臨下之名。【釋名】臨,如字。韓詩作隆。 又地名。【左傳·哀四年】荀寅奔鮮虞,趙稷奔臨。【注】臨,晉邑。 又丘名。【爾雅·釋丘】右高名臨丘。 又姓。【後趙錄】秦州刺史臨深。【孔融傳】有臨孝存。 又門名。【左思·吳都賦】左稱彎崎,右號臨硎。【注】彎崎,臨硎,閽闥。吳後主起昭明宮,於太初之東開彎崎臨硎二門,彎崎宮東門,臨硎宮西門。 又【韻會】力鴆切【正韻】力禁切,??林去聲。【增韻】喪哭。【顏師古曰】眾哭曰臨。【左傳·宣十二年】楚子圍鄭,旬有七日。鄭人卜行成,不吉。卜臨於大官,且巷出車,吉。【注】臨,哭也。【釋文】臨,力鴆切。 又【韻補】葉盧東切,音隆。【詩·大雅】后稷不克,上帝不臨。耗斁下土,寧丁我躬。【司馬相如·長門賦】奉虛言而望誠兮,期城南之離宮。修薄具而自設兮,君不肯乎幸臨。 又葉力陽切,音良。【秦始皇祠洛水歌】洛陽之水,其色蒼蒼。祠祭大澤,倏忽南臨。洛濱醊禱,色連三光。
考證:〔【禮·檀弓】臨諸侯,畛於鬼神。〕 謹照原書檀弓改曲禮。〔【司馬相如·長門賦】君不肯兮幸臨。〕 謹照原文兮改乎。

說文解字

【卷八】【臥部】臨
監臨也。從臥品聲。力尋切

拼音是lin的漢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