膿耳耵耳

治宜蔓荊子散, 外用石膏、明礬、黃丹、真蚌粉、龍骨、麝香等分為末,綿纏竹拭耳糝之。 胭脂(各一錢,燒)

《直指》雲∶熱氣乘虛,隨脈入耳,聚熱不散,膿汁時出,謂之膿耳。治宜蔓荊子散, 外用石膏、明礬、黃丹、真蚌粉、龍骨、麝香等分為末,綿纏竹拭耳糝之。又耳間有津液,輕則 不能為害,風熱搏之,津液結 成核塞耳,令人暴聾,謂之耵耳。治宜四物加羌活、柴、芩 、連翹、元參等分,外用生豬脂、地龍、釜底墨等分細研,以蔥汁和捏如棗核,薄綿裹入耳 ,令潤即挑出。 蔓荊子散 蔓荊子 赤芍 生地 甘菊 桑皮 赤茯苓 升麻 麥冬 木通 炙草(各一錢) 水二盞,姜三片,紅棗二枚,煎一盞,食後服。 黃龍散 治膿耳。 枯白礬 龍骨(研) 黃丹 胭脂(各一錢,燒) 麝香(少許) 上為末,以綿杖子榐去耳中膿水,以藥摻入少許,日日用之,勿令風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