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部外傷綜合徵

腦部外傷綜合徵

腦部外傷綜合徵或稱腦損傷後神經官能症,是指腦損傷3個月後,病人仍然有頭痛、頭昏、癔症樣發作等自主神經功能失調或精神症狀,但神經系統檢查無確切的陽性體徵,甚至CT、MRI檢查也無異常發現。既往曾稱為腦震盪后綜合征或腦損傷後神經官能症。臨床常見顱腦創傷病人,傷後留有頭痛、頭暈、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煩躁、易怒、抑鬱等一系列軀體、情感、認知等方面症狀,如上述症狀持續3個月以上,而這些病人神經系統檢查無明顯陽性體徵,可診斷為腦部外傷綜合徵。

病因

發病原因

腦部外傷綜合徵腦部外傷綜合徵

輕度或中度閉合性顱腦損傷,傷後一般情況恢復較好,但頭昏頭痛及某些程度不一的自主神經功能失調或精神性症狀卻經久不愈。目前認為,可能是在輕微腦器質性損害的前提下,再加上病人心身因素與社會因素而促成。

發病機制

腦損傷后綜合征的發生可能有顱腦器質性病變的病理基礎,儘管有的病理改變難以查出,同時也與個人素質和社會環境的影響有關。

症狀

腦外傷后綜合征的臨床特點為主觀症狀較重而客觀體徵缺如或輕微,主要是頭暈、噁心,感到頭昏、思維不夠清晰和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等表現。

1.頭痛、頭暈頭痛最為多見,約占78%,以瀰漫性頭部脹痛及搏動性頭痛為主,持久而嚴重,發作時間不定,以下午為多,部位常在額顳部或枕後部,有時累及整個頭部,或頭頂壓迫感,或呈環形緊箍感,因而終日昏沉、焦躁不安。

2.病人還常有情緒不穩定、容易疲倦、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對近期事遺忘,甚至喜怒無常,易激動。癔症樣反應病人情緒多波動,易激惹、發怒,有時可有肌痙攣性發作、視力下降、聽力下降、閉目不語和不由自主的哭笑,甚至發生癔症性癱瘓,重者呈木僵或緘默狀態。

3、間或出現耳鳴、心悸、血壓波動、多汗伴性功能下降。舌淡,苔白,脈沉弱無力,雙尺脈尤甚,表情痛苦,但神志清醒。

檢查

腦脊液檢查大多屬正常範圍之內,少數病人壓力可稍高或稍低,蛋白定量可稍增高。

1.CT與MRI可以顯示腦內有無明確的器質性改變,如腦萎縮、腦積水腦梗死、小的出血軟化灶及其他小的病灶。

2.腦電圖可能出現廣泛性節律異常或局灶性慢波、快波或發作波等,有的出現去同步化現象。

3.放射性核素腦脊液成像有助於了解腦脊液循環是否存在阻礙。

治療

1.心理及行為療法關心病情,悉心開導,解除病人對“腦震盪後遺症不能醫治”的誤解。

對患者的病痛應表示關注、耐心開導、解除憂慮,使病人樹立信心,才能認識疾病、戰勝疾病。為病人創造一個良好的醫療生活環境,避免外界的各種不良刺激。

鼓勵病人下床活動,多參加戶外活動,鍛鍊身體,生活規律化,糾正不良習慣和嗜好,儘早恢復力所能及的工作,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主動參與社會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做到心情開朗、情緒穩定、工作順利、家庭和睦,則更有益於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適應上的完全康復。

2.對症處理頭痛可給予鎮痛藥,但不宜用麻醉藥或嗎啡類藥品,以免成癮。

護理

生活護理  

①注意居室的安靜、光線宜較暗、減少對病人的一切干擾。
②.病人記憶和智慧型受損時,使其表述症狀困難,因此症狀具有隱蔽,不典型和多病共存的特點。需要全面仔細觀察病情變化。
③對慢性期病人不要改變原有生活習慣。例如早起、洗漱、進食、物品放置等均可順其自然。儘量鼓勵個人生活自理和做自己喜歡的事。增強病人的責任心,如負責自己居室的門窗開關、清潔床頭桌、掃地等,使其對生活保持信心。
④保持生活起居、飲食、睡眠的規律性。逐漸培養良好生活習慣。
⑤對有精神症狀的病人應注意避免激發精神症狀的各種因素。
⑥按病情需要給予充足營養和水份,必要時鼻飼或靜脈高營養。

心理護理

①要注意運用支持性心理護理的基本技術,尊重、關懷病人,並加強溝通。幫助病人了解疾病性質,解除顧慮,詳細了解病人以及家屬和朋友等情況,以便建立良好人際關係與解決實際問題。促使早日恢復健康。
②對腦外傷所致人格改變病人需加強心理教育,幫助其認識存在的人格問題。逐步學會控制和克服不良行為。並注意做好家屬,和其他周圍人的工作,幫助他們正確對待病人的病態行為,妥善化解病人困難而緊張的人際關係。

事件

NFL的一則新聞曾引起社會關註:20名NFL退役球員患腦部疾病,雖然具體症狀不一樣,但基本都可以判定為“腦部外傷綜合徵”。而引起腦部疾病的原因就是NFL比賽中激烈的碰撞和身體接觸。

2011年12月,NFL球星大衛·杜爾森在佛羅里達自殺身亡了,據分析,他自殺的原因是在運動員生涯時長期的腦部震盪和創傷。在去世前的一段時間,杜爾森語言能力下降,說話遲緩,記憶力嚴重衰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