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髎

脫髎,病名。指脫臼。見《傷科彙纂》卷三。詳見脫臼條。 又稱關節脫位。因外力或其它原因造成關節各骨的關節面失去正常的對合關係。

簡介脫髎

 

 病名。指脫臼。見《傷科彙纂》卷三。詳見脫臼條。
又稱關節脫位。因外力或其它原因造成關節各骨的關節面失去正常的對合關係。

其他

因外傷引起者為外傷性脫位;因關節病變引起者為病理性脫位脫位後,關節面完全喪失對合關係者為完全脫位;部分喪失者為半脫位。外傷性脫位較多見,且多發生在青壯年。最易發生脫位關節肘關節,其次是肩及髖關節。傷後關節局部疼痛、腫脹活動障礙及出現畸形,多可據此作出診斷。為了確定脫位的方向、程度及是否合併骨折,X線檢查是必要的。對脫臼者應及時進行手法復位,越早越好。復位後應使關節固定於穩定位置2~4周;解除固定後還應進行主動的功能鍛鍊,以利恢復關節功能。如果手法復位失敗,應行手術切開復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