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漢民評傳

胡漢民評傳

2.第一次東渡 2.中華革命黨 4.第一部《民法》

圖書簡介

作者: 王炯華 著
出 版 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08-5-1
  • 字數:
  • 版次: 1
  • 頁數: 312
  • 印刷時間:
  • 開本: 16開
  • 印次:
  • 紙張:
  • I S B N : 9787216056045
  • 包裝: 平裝
定 價:¥36.00

編輯推薦

若論胡漢民先生為人,兄弟知之最深,……其學問道德,均所深信。不獨求於廣東難得其人,即他省亦所罕見也……嗣兄弟蒙參議院舉為臨時總統,一切布施,深資臂助。跡其平生之大力量,大才幹,不獨可勝都督之任,即位以總統,亦綽綽有餘。
  ――孫中山
胡漢民是現代中國的風雲人物,孫中山最倚重的助手,中國革命的先行者,辛亥革命的領袖人物。本書依據海峽兩岸的歷史文獻資料,遵循客觀歷史和實事求是的原則,以獨特的視角,全方位客觀公正地評述了胡漢民波瀾曲折的一生,展現了他學養豐富、特立獨行、守法養廉、不謀私利的本色,以及“反共”、“剿共”的歷史局限性。

內容簡介

胡漢民是孫中山的主要助手,中國民主革命的領袖人物,兼政治家、理論家、詩人和書法家於一身,可謂二十世紀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風雲人物之一。
本書依據海峽兩岸的歷史文獻資料,遵循客觀歷史和實事求是的原則,以獨特的視角,全方位客觀公正地評述了胡漢民波瀾曲折的一生,展現了他學養豐富、特立獨行、守法養廉、不謀私利的本色,以及“反共”、“剿共”的歷史局限性。
通過本書,今天的讀者可以穿越時空親身感受那個風起雲湧的民主革命時代,更加立體客觀地獲悉風雲變幻政治鬥爭中人與事的歷史真相。
本書史料豐富,內容耐讀,觀點持中,有別于海峽兩岸已出版的有關胡氏的同類著作,是一本難得的民國史料研究圖書。

作者簡介:

王炯華,湖南漵浦人,武漢大學哲學系畢業,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教授。著有《李達與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毛澤東讀書記》、《李達評傳》。主編有《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從清末民初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年中國哲學風雲》等書。參加撰寫《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傳播史》、《中國傳統文化十二講》、《當代中國十哲》、《中國現代教育家傳》等著作。

目錄

卷首語
第一章 出生與求學
1.少年傳奇
2.第一次東渡
3.梧州中學總教習
4.第二次東渡
第二章 同盟會猛將,辛亥革命功臣
1.加入同盟會
2.《民報》編輯
3.第一次走南洋
4.參與策動同盟會一系列起義
5.與《中興日報》
6.黃花崗起義
第三章 廣東都督與大總統府秘書長
1.廣東都督
2.臨時大總統府秘書長
3.二任廣東都督
第四章 討袁、“護法”與辦刊
1.討袁鬥爭
2.中華革命黨
3.“護法”鬥爭
4.《建設》雜誌總編輯
第五章 馬克思主義啟蒙傳播者
1.最早社會主義論戰之主將
2.《唯物史觀批評之批評》
第六章 “非常”時期
1.軍政府總參議
2.陳炯明兵變
第七章 聯共“綜合派”,代理大元帥
1.國民黨改組
2.上海執行部
3.代理大元帥
4.成立國民政府
第八章 從聯共到反共
1.廖案涉嫌
2.逼訪俄羅斯
3.訪俄期間
4.海參崴一幕
5.清黨反共
第九章 篳路藍縷,力倡法治
1.赴國外考察
2.主長立法院
3.立法的原則與方針
4.第一部《民法》
5.立法與執法
6.權力監督與反腐敗
第十章 釐清政治,反對專制
1.“以黨治國”與黨的建設
2.反對擁兵自重
3.官盡其職與官吏無自由
4.反對蔣介石的某些政治舉措
5.被蔣介石軟禁
6.寧粵分裂與講和
7.反對軍閥專制及其法西斯傾向
8.關於均權制度
9.組織新國民黨
第十一章 力主抗日,反對妥協退讓
1.對日侵華之警惕與自保之決心
2.反對妥協與我們的生路
3.關於抗日宣言與時評
第十二章 傳承孫中山學說
1.傳承三民主義不遺餘力
2.三民主義的連環性
3.建國方略與蘇聯建設比較研究
第十三章 詩人革命家
1.詩人之詩
2.讀書人本色
3.身後哀榮
附錄:胡漢民生平大事簡表
後 記

書摘

第二章 同盟會猛將,辛亥革命功臣
1.加入同盟會
1905年7月19曰,孫中山東歸經西貢抵東京。30日,原屬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和留日學生中其他各團體的部分人員,以及宮崎寅藏、內田良平、末永節、平山周等日本友人,共七十餘人,在東京赤坂區檜町黑龍會內田良平寓所,舉行同盟會籌備會。孫中山在會上演說革命的理由、革命形勢及革命方法,對革命宗旨作了必要的說明與解釋。會議確定會名、入會誓詞及入會手續,推出會章起草人員。經黃興提議,與會諸人首批署立盟書,當場宣誓入會。
8月20日,在東京赤坂區靈南坂本珍彌寓所召開中國同盟會成立大會,到會一百餘人。這是中國第一個全國性的革命政黨。宮崎寅藏、內田良平、末永節、平山周、萱野長知等日本朋友也加入同盟會。會議通過了《中國同盟會總章》,確定以孫中山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十六字為同盟會政綱,推舉孫中山為同盟會總理,決定同盟會本部設在東京,本部機構根據西方“三權分立”原則,在總理之下設立執行、評議、司法三部,並選出各部職員。執行部歸總理直轄,為主要機構,首任執行部庶務是黃興(居協理地位)。執行部下設庶務、內務、外務、書記、會計、調查六科,由總理指派各科職員,分配工作。期間正是暑假,胡氏與廖仲愷同行返粵。胡氏接妻子陳淑子和妹妹胡寧媛同往留學,廖氏則接女兒廖夢醒去日本。他們在途中得知孫中山已到目本,成立了同盟會,上岸後便急返東京。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