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朱自清散文]

背影[朱自清散文]

《背影》中國著名散文家、詩人朱自清的一篇散文。《背影》是記實散文,朱自清作,選自《朱自清散文全集》。寫於1925年10月。《背影》描述了在家庭遭變故的情況下,父親送別遠行兒子的經過。通過樸素真切的語言,表現了父親的一片愛子之心和兒子對父親的思念之情。它是中國現代散文史上的名篇。作者用樸素的文字,把父親對兒女的愛,表達得深刻細膩,真摯感動,從平凡的事件中,呈現出父親的關懷和愛護。背影原指人的背面形象,也指文學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原型或依據,在古文中也指背景。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背影背影
《背影》原文:(作者朱自清)(背影很普通但很有紀念)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我從北京到徐州,打算跟著父親奔喪回家。到徐州見著父親,看見滿院狼籍的東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父親說:“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回家變賣典質,父親還了虧空;又借錢辦了喪事。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慘澹,一半為了喪事,一半為了父親賦閒。喪事完畢,父親要到南京謀事,我也要回北京念書,我們便同行。

到南京時,有朋友約去遊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須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車北去。父親因為事忙,本已說定不送我,叫旅館裡一個熟識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囑咐茶房,甚是仔細。但他終於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貼;頗躊躇了一會。其實我那年已二十歲,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是沒有什麼要緊的了。他躊躇了一會,終於決定還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勸他不必去;他只說:“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我們過了江,進了車站。我買票,他忙著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腳夫行些小費才可過去。他便又忙著和他們講價錢。我那時真是明過分,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終於講定了價錢;就送我上車。他給我揀定了靠車門的一張椅子;我將他給我做的紫毛大衣鋪好座位。他囑我路上小心,夜裡要警醒些,不要受涼。又囑託茶房好好照應我。我心裡暗笑他的迂;他們只認得錢,托他們只是白托!而且我這樣大年紀的人,難道還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
我說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我看那邊月台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走到那邊月台,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乾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裡很輕鬆似的。過一會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過頭看見我,說:“進去吧,裡邊沒人。”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近幾年來,父親和我都是東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謀生,獨立支持,做了許多大事。哪知老境卻如此頹唐!他觸目傷懷,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於中,自然要發之於外;家庭瑣屑便往往觸他之怒。他待我漸漸不同往日。但最近兩年不見,他終於忘卻我的不好,只是惦記著我,惦記著我的兒子。我北來後,他寫了一信給我,信中說道:“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

詞語注釋

差(chāi)使:舊時官場中稱臨時委任的職務,後來泛指職務或官職。
奔喪:在外聞親人去世而歸。
狼藉(jí):散亂不整齊的樣子。亦作“狼籍”。
典質:典當,抵押。
光景:境況。
賦閒:沒有職業在家閒居。
勾留:逗留。
茶房:舊時稱在旅館、茶館、輪船、火車、劇場等地方從事供應茶水等雜務工作的人。
妥帖:恰當,十分合適。
躊躇(chóuchú):猶豫。
腳夫:舊稱搬運工人。
馬褂:舊時男子穿在長袍外面的對襟短褂。
蹣跚(pánshān);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也作“盤跚”。
箸(zhù):筷子。
大去之期:辭世的日子。

寫作背景

文章寫的是1917年作者在北大讀書時經歷的事,是在25年寫的。這一時期中國社會的狀況是:軍閥割據,帝國主義勢力明爭暗鬥,知識分子朝不保夕,廣大勞動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作者當時雖未站到革命立場,投入反帝反封的鬥爭中,但做為一名正直、善良、敦厚的知識分子,必然要感到社會的壓抑,產生一種落寞淒涼的情緒。不是嗎,作者的家庭,因著社會的黑暗而日趨窘迫,“光景很是慘澹”“一日不如一日”。作者的父親,先是“賦閒”,後為了找差事而“東奔西走”,乃至老境“頹唐”。這些都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知識分子奔波勞碌,前途渺茫,謀事艱難,境遇悽慘的現實。在他們心頭籠罩一層不散的愁雲,如同文章所表現的灰暗的基調。在這一背景上,作者寫出的真摯、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愛,不僅是符合我們民族倫理道德的一種傳統的純真而高尚的感情,而且父子互相體貼,特別是父親在融匯了辛酸與悲涼情緒的父子之愛中,含有在厄運面前的掙扎和對人情淡薄的舊世道的抗爭。雖然這只是怨而不怒式的反抗,但也會引起人們的同情、嘆惋乃至強烈的共鳴。

評價賞析

表現角度新穎

朱自清的《背影》,是作者選擇了一個最佳表現角度──“背影”,並把它轉化為藝術美的一篇佳作。
一般寫人物,較多地從正面著筆,或寫面部肖像,或寫姿態、服飾。正面寫當然有其好處,然只從一個角度寫多了,也會讓人感到呆板乏味。契訶夫給青年作者的信中告誡說:“你忙著描寫人物的臉……這又是老一套,這樣的描寫是可以省掉的。五張描寫得很詳細的臉,會使讀者的注意力疲勞。”《背影》則另闢蹊徑。作者選擇背向的特定角度,以飽含深情的筆觸,全力抒寫父親的背影,令人拍案叫絕。除了文章開頭的點題外,全文共寫了四次背影。第一次為文章的開頭。第二次,作為父親,在兒子的心目中是多么的熟悉,他的音容笑貌,無不了如指掌。然而當父親臨別送行時,為兒子買橘子而艱難地在月台上爬上爬下的背影,卻深深地打動了兒子的心靈,頓時使“我”獲得了特殊的感受,掉下了激動的眼淚。第三次是父親離去時。這一背影在來來往往的人群里,找不到了。猶如電影畫面那樣慢慢淡出,影愈淡而情愈濃,人愈遠而心愈近。第四次,從信中得知父親困頓的際遇和頹唐的心情,在晶瑩的淚光中,又浮現出那“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它將成為“我”終身難忘的一個定格畫面。是的,寫人物從背影這個角度著墨,為數很少,然而,“文章有眾人不下手而我偏下手者,有眾人下手而我不下手者”。姜白石說:“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難言,我易言之,自不俗。”朱自清先生知難而上,選擇背影這個新穎獨特的角度,這是生活暗示給他的一種獨特發現,也是表現事物的一種藝術創造,顯露了作者不隨人後、敢於創新的藝術才華。
背影的表現角度能集中反映出描寫對象的內在精神。
寫作對象的素材都是分散的、零碎的,藝術家如何找到特定的角度,便於把這些光束進行聚合,從而形成藝術的焦點。父親在火車站爬月台時“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個背影,是在一個特殊環境下活動著的背影,它就是這篇散文的聚光點。父親的慈愛和迂執,艱難和努力,困頓和掙扎,都凝聚在這一點上;父子之間分離時深沉的愛也傾注在這一點上。抓住這特殊的一點,似乎把兒子對父親一生的零星印象,以及百感交集的思緒都奔向一個中心進行集中、組合、強調,熔鑄成一個有機的藝術整體。挑選什麼角度,除了便於將分散孤立的東西化為凝聚的一點外,還要注意能否表現事物的本質方面。有些角度,只能表現事物的某些非本質的表象,有些角度,甚至可能醜化事物的本來面目,把次要的、局部的東西表現為主要的整體的東西。這樣的角度就不足取,喧賓奪主。倘若刻畫人物,如何選擇最佳角度表現人物的性格和感情特徵呢?魯迅說:“要極省儉的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因為“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顧愷之語)。然而朱自清先生描寫的這個特殊的背影,卻也同畫眼睛一樣有異曲同工之妙。從這個角度觀察,不僅看到父親“形”的特點,還洞察到他“神”的方面的種種本質特性。父親老境的頹唐、心情的憂傷、父愛的真摯等都通過背影恰當地顯示出來。背影,猶如電光火石,一下子照亮了父親豐富的內心世界,照見了他的靈魂。
背影的表現角度,給人以馳騁想像的藝術境界
特定情景下的父親的背影,特別是離“我”有一定距離的背影,由於視覺角度的限制,省略了父親的臉部及其正面表情動作的種種描繪,作者只用極簡練的速寫筆法,抓住傳神的細節,勾勒出一幅淡淡的背影輪廓畫,創造出一種意蘊豐富、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給讀者以自由想像的廣闊天地。從父親努力掙扎攀上月台的背影中,人們會聯想到父親當時吃力的神態,或咬牙使勁,或汗溢面頰,想見其甘心為兒子奔波的情懷;從背影中,人們還會想得更多,似乎會看到父親家道日衰的過去,也會預見到他離“大去之期不遠”的未來。而這背影,實際是當時社會的一個投影。如果讀者鼓起想像的雙翼,那么,還會從中看到千萬舊知識分子困頓的身影。由於背影的表現角度選得好,寫得隱而不露,約而不繁,含不盡之意於背影之外,發人深思,催人聯想,所以它具有較大的藝術容量,經得起讀者反覆鑑賞。記得義大利美學家克羅齊曾說過:“藝術家的全部技巧,就是創造引起讀者審美再創造的刺激物。”朱自清先生選擇這個特定的角度寫背影,也就是要創造引起讀者藝術想像的誘發物。如果表現角度平直淺露,寫足寫滿,勢必束縛了讀者想像的翅膀,限制讀者的藝術再創造,使筆下的形象變成失去藝術生命的“死物”。為此,選擇角度,要從有利於給讀者創造想像的藝術天地著眼。
散文的表現角度,可以多種多樣,不拘一格,給散文帶來搖曳多姿、群芳爭妍的風采;散文的表現角度也需巧於運思,獨具一格,散文具有作家鮮明的藝術個性和獨特的風格。散文的表現角度既是技巧問題,又同作者對生活的認識和觀察有關,滲透著他們的美學理想。

剪裁(葉聖陶)

這篇文章把父親的背影作為主腦。父親的背影原是作者常常看見的,寫的卻是使作者非常感動的那一個背影,並不是平時看見的。那么,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看見那一個背影,當然非交代明白不可。這篇文章先要敘明父親和作者同到南京,父親親自送作者到火車上,就是為此。
有一層可以注意:父子兩個到了南京,耽擱了一天,第二天渡江上車,也有大半天的時間,難道除了寫出來的一些事情以外,再沒有旁的事情嗎?那一定有的,被朋友約去遊逛不就是事情嗎?然而只用一句話帶過,並不把遊逛的詳細情形寫出來,又是什麼緣故?緣故很容易明白:遊逛的事情和父親的背影沒有關係,所以不用寫,凡是和父親的背影沒有關係的事情都不用寫,凡是寫出來的事情都和父親的背影有關係。
這篇里敘述看見父親的背影而非常感動,計有兩回:一回在父親去買橘子,爬上那邊月台的時候;一回在父親下車走去,混入來往的人群裡頭的時候。前一回把父親的背影仔細描寫:他身上穿什麼衣服,他怎樣走到鐵道邊,穿過鐵道,爬上那邊月台,都依照當時眼見的寫出來。在眼見這個背影的當兒,作者一定想到父親不肯讓自己去買橘子,仍舊是把自己當小孩看待,這和以前的不放心讓茶房送,定要他親自來送,以及他的忙著照看行李,和腳夫講價錢,囑託車上的茶房好好照應他的兒子等等行為是一貫的,中間含蓄一股愛惜兒子的深情。作者又一定想到父親為著愛惜兒子,情願在鐵道兩邊爬上爬下,做一種幾乎不能勝任的工作,這真是除了永遠感激以外再沒有什麼可說的事情。以上這些意思當然可以寫在文章裡頭,但是不寫也一樣,讀者看了前面的敘述以及對於背影的描寫,已經能夠領會到這些意思了。說話要沒有多餘的話,作文要沒有多餘的文句。既然讀者自能領會到,那么明白寫下反而是多餘的了,所以作者不寫,只寫了自己流淚完事。後一回提到父親的背影並不描寫,只說“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這一個消失在人群裡頭的背影是愛惜他的兒子無微不至的,是叮嚀再三捨不得和他的兒子分別的。但是不得不“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去了,做兒子的想到這裡自然起一種莫名其妙的心緒,也說不清是悲酸還是惆悵。和前面所說的理由相同,這些意思也是讀者能夠領會到的,所以作者不寫,只寫了“我的眼淚又來了”完事。
到這裡,全篇的主旨可以明白了。讀一篇文章,如果不明白它的主旨,而只知道一些零零碎碎的事情,那就等於白讀。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麼呢?就是把父親的背影作為敘述的主腦,從其間傳出父親愛惜兒子的一股深情。

分段

全文分成三大部分:
1.第一部分
思念父親,最不能忘懷的是他的“背影”。開篇點題。
2.第二部分(從“那年冬天”到“我的眼淚又來了”):
回憶往事,追述在車站與父親離別的情景,表現父親愛子的真摯感情。
第一層(從“那年冬天”到“我們便同行”):
交代這次父子分別時的家庭情況,為寫“背影”渲染悲涼的氣氛。
第二層(從“到南京時”到“……太聰明了”):
寫父親送行前的細心關照,為寫“背影”作鋪墊。
第三層(從“我說道”到“……又來了”):
描寫父親爬過鐵道去買橘子的“背影”,抒發真摯的感情。
3.第三部分(最後一段):
寫別後對父親的思念。以在淚光中再現“背影”作結,直接抒發深切懷念之情。

精巧構思

《背影》無論記人、敘事、抒情都十分平實,在平實當中蘊藏著極為精巧的構思。
父親的那個背影是全文描寫的焦點。為了寫好這個背影,文章除了對背影作了筆酣墨暢的細緻的描寫外,還以背影為中心,前後安排了許多巧妙的襯托與鋪墊。
文章開頭寫父子一同回家奔喪,從表面上看似乎只是為了交代事情的開端,和背影沒有什麼直接關係。其實不然,這個開頭為整個作品設定了暗淡的氣氛,悲涼的環境,父親的背影就是在這樣的氣氛環境中出現的,這暗淡的氣氛,悲涼的環境,與父親對兒子滿腔的溫情形成對照,顯示出父愛的崇高。父親當時正處於喪親、失業、典賣、借錢這樣“禍不單行”的境遇,然而即使在這慘澹的光景中,父親並不怨天尤人,一如既往愛護著自己的兒子,為兒子做了一件又一件的事情。那都是些怎樣的事情呢?有的並不是非他去做不可的,如送兒子上火車;有的既不是非他去做不可,也不是他力所勝任的,如爬過鐵道去買橘子。但在父親的心目中,這些事都是非他親自去做不可,都是他義不容辭的責任,不做便於心不安。他一一竭盡全力去做了,做得那么認真、自然,又那樣甘之如飴。比如過鐵道,爬上爬下,明明是那么吃力艱難,然而做完之後,他“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裡很輕鬆似的”。為了照顧好兒子,什麼災禍、勞累,他都置之度外了。父親在這千難萬苦的逆境中為兒子所做的一切,比平常特別是順境中所做的不知要可貴多少倍。這種情況下出現的父親的背影便不同於隨處可遇的普通的背影,而是充滿感情、飽含深意的背影。
父親送兒子上車站一段,從父子兩方面著筆。父親這一面,考慮再三,覺得非親自送兒子不可,兒子那一面呢,卻不以為然,他想的是自己“已二十歲,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是沒有什麼要緊的了”,對父親的送行並不怎么在意,並沒有懂得父親的心思。所以,父親和腳夫講價錢,兒子“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父親囑託車上的茶房,兒子又暗笑他的“迂”。父親飽經世故,不會不比兒子更清楚“他們只認得錢,托他們真是白托”,但知不可為而為之,正是愛子心切的緣故。然而兒子卻認為父親的舉動討嫌,以致腹有所誹。這自然並非兒子不愛父親,而是做兒子的畢竟不理解父親。後來背影出現,兒子清楚地看到父親竟為自己做著力不勝任的工作時,終於完全理解了父親對自己的那顆仁愛的心,以致流下淚來。這是交織著感激、悔恨、慚愧的淚。父子在這個過程中內心感情的差異及變化,使文章起伏有致,也顯示出父親背影的感人力量。
父親買好橘子,終於離去,文章至此,似乎可以結束了。可是接下去又寫了一段,寫父親老境頹唐的苦況。這一段可以說是對背影描寫的深化。它一方面起到和開頭的氣氛、情調相呼應的作用,反映出父親生活道路的坎坷,透露出當時社會的陰冷,另一方面繼續加強背影的形象。父親晚年,境況不好,待兒子有時不如往日,年老體衰,也不能像過去那樣為兒子奔走操勞,但他那顆疼愛、關心兒子的心並沒有變,“只是惦記著我,惦記著我的兒子”。如果說父親以前為兒子做到了“鞠躬盡瘁”,到了晚年,則做到了“死而後已”。兒子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了父親的背影,應該說,兒子這時意念中的背影,並不單單是父親往日背影的再現,而且還包含著老年父親的身影,這個背影,寄託了兒子對父親深沉的思念,加深了讀者對全文的印象。

江澤民評價

江澤民同志於1988年應朱自清先生之子、也是他的國中同學朱閏生之請,為“朱自清故居”題寫了匾額,並欣然題詩:“背影名文四海聞,少年坡老更情親。清芬正氣傳當世,選釋詩篇激後昆。”並在給朱閏生的信中說:“回憶少年時期,常常去你們家,看到令祖父小坡老,再讀《背影》一文,感到分外親切。毛選四卷《別了,司徒雷登》一文,歌頌了朱自清先生的民族氣節。他所著《宋五家詩鈔》、《十四家詩鈔》為先生教學科研之力作。我雖非專攻文藝專業,但亦十分愛好。月前碰到你二叔朱物華教授,談及家父與令尊及二叔在第八中學之情景,回憶往事,歷歷在目。”

低調的人生(舒禾)

《背影》之聞名,其實在平常。也不必說“絢爛之極歸於平淡”,只就是平常,恰如棉布之於綾羅綢緞,柴扉炊煙之於鐘鳴鼎食,自然抹去了“為文造情”多有的刻意造作之痕。按說,這樣的取材細微、速寫簡易,最難見奧妙,但作者無意雕琢經營自己的感受,就讓它吐露又何妨!有幾分悲涼寥落,有幾分溫暖惆悵,像是有什麼,又像是沒有什麼──“父親蹣跚遠去了”,在父與子之間、過去與未來之間,一切很簡單又很複雜地凝聚著“天涯淪落共此間”的感情,原是人人皆可體味而又體味不盡的。朦朧的啟示也許就在這裡──自然和靈魂在其中啟示了自身。啟示什麼並不須指點,它的召喚力正在於永遠為非強迫的回響留有餘地。
在50年代,關於《背影》曾發生過是否宣揚小資產階級感情以及應否再把它選入教材的討論。恐怕後來連這樣的討論也不需要了。然而即令在“無情”的時代氣氛里,仍有不少人悄悄留連於這種寓溫潤於樸素的文字,好像在沙漠中邂逅綠洲、水泉。許多人,包括隔代陌生的人,或許也在性情上回響過朱自清,無緣耳提面命,多在親切的影響。他為人為文的“平常”,溝通著人世間疏離的感情。
非常之文,非常之事,世上有,但多不在強求,強求易燥,燥則易折。《論語》上說,“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狂者常抱非常之情意,狷者多守持平常心,差不多是這意思。在孔夫子看來,狂狷是要互補著才好。朱自清算不上強者,性格的收斂或許注定了理想的不能圓滿、注定了低調的人生,只能於有所不為中有所為。這倒也落得難在身後有一本不平淡的傳記,或者說正像他的文章、生業都缺少非常的主題材料。然而平常之於他,未始不難。所以好多年,他常在寂寞困愁里,一首《盛年自懷》寫著:“前塵項背遙難忘,當世權衡苦太苛。剩欲向人賈餘勇,漫將頑石自蹉磨。”
五四時的青年知識分子,後來不能不各自須尋各自門。在“蹉磨”中做著,努力著,這是朱自清選擇和實踐的一路。同好的還有葉聖陶、夏尊、豐子愷、劉半農、鄭振鐸、聞一多、俞平伯、宗白華、沈從文諸位,大致相知相沫,服務於教育、文學、出版,可以說,偏於文化學術園地的耕耘。朱自清更是在中學和大學的教壇上鞠躬盡瘁而歿。在當時,恐怕很難評價這種節制、淡泊的人世態度。然而朱先生的定力在於此,文化和人格理想也在於此。我們讀其遺文,想其為人,可知他如何以踏實、持正、勤勉、厚容的質料來鋪這條路。人不可能脫離他的時代,又只能以自己的方式、不媚不亢的態度投入這時代。如此,朱自清大約寄懷於顧亭林的精神──“自今以往當思以‘中材而涉末流’之戒”。即在出處去就、辭受取與之間躬行著“博學於文”和“行己有恥”,一面不苟且遁世,一面又“明其道而不急其功”,當然算不上時代的先鋒,卻也在路上留了些深深淺淺的腳印。這更像任著一種“牛軛精神”,苦樂皆在其間。這種精神落實到文化學術上,其益處大概仍在“為非強迫的回響留有餘地”。比如我們注意到在治學上取一種不武斷的態度,既非“信古”又非“疑古”的“釋古”取向,都同不求甚解而好言語道斷的風氣不相同的。
從一種望而崇高的政治意識和使命感去判斷,朱自清所選擇的路並非一條大道,甚至在多為慷慨激昂之氣所瀰漫的年代,連他本人也要惋嘆走著一條“死路”,在當時和嗣後,人多以為無望。但他又不肯自棄,因為他實在是以教育和學術的傳播為自己的生命了。其實,世界上原本是沒有路的,或者他因為承認了一己的有限,便在這有限里來燃盡了自己。
如果以朱自清的狀態來看待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命運,不論一時的興衰,大概可以承認他們的選擇本來是很有限的。多少年,讀書人常在考慮進退的問題、“獨善”和“兼濟”的問題──“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選擇的矛盾聯繫著身心的憂樂窮達。這似乎難以用正確或錯誤、積極或消極的尺子來作簡單衡量。長話短說,一個平常的耕耘者比建功立業的鬥士可能要顯得缺乏意志與熱情。然而情願放棄擔當主要角色的機會,情願承受寂寞而耽於一種心靈的跋涉,比如自處於學術之角,亦未必不充實,不能有卓然的奉獻。儘管這體現為一種退避、妥協,甚至是無可奈何的,且常與人生的問疑為伴──何來何往,生兮死兮,頗以誘惑糾纏為苦。

作品影響

這篇散文通過一條與眾不同的途徑,反映了一種在舊道德觀念的冰水退潮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特別是父子關係中最真誠、最動人的天倫的覺醒。在這種覺醒面前,人們第一次作為一個真實的人來占有並表露自己的感情。這也是文章中蘊藏的革命性的歷史內容及思想意義。它的出版不僅提高了朱自清在散文史上的地位,也使人們競相模仿他情真意切、平和沖淡的散文風格。

作者簡介

朱自清朱自清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華,號秋實,字佩弦。1917年,20歲的朱自清“感於家庭經濟情況不好,為了惕勵自己不隨流俗合污,改名自清。“自清”兩字出自《楚辭·卜居》:“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意思是廉潔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他是現代著名作家、學者、民主戰士。原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海州(今連雲港市),後隨祖父、父親定居揚州,自稱“我是揚州人”。1948年8月12日病逝。
朱自清1916年中學畢業後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1920年畢業後在江蘇、浙江多所中學教書。在大學學習和中學任教時期開始了新詩創作。1923年發表長詩《毀滅》,影響很大。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開始創作散文並致力於古典文學的研究。1928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散文作家。1931年留學英國,1932年回國,仍在清華大學任教併兼任中國文學系主任。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南下任西南聯大教授。1946年回北京清華大學舊居,1948年8月12日病逝。
朱自清是文學研究會的早期成員,是著名的詩人、散文作家、學者、民主戰士。他出身於一個舊知識分子家庭,在北大讀書時,生活十分貧苦。其間參加過“五四”運動並結識了共產黨人鄧中夏,但他此時只在“荒郊”中彷徨,未能走上革命道路。在清華任教時,他曾和學生遊行,親歷了“三•一八”慘案,寫了《執政府前大屠殺記》一文進行控訴。他寫作《背影》等散文,“意在表現自己”,展示“人生的一角”,開展對人生的批評。1927年大革命失敗,他“覺得心上的陰影”越來越大,苦悶中埋頭研究古典文學。“九•一八”事變,他思想開始轉變,曾參加“一二•九”運動。抗戰後期,他拒絕到蔣介石政府中做官。1946年李公朴、聞一多先後被國民黨特務暗殺,他寫詩歌頌聞一多,預言在火的遺燼里必然“爆出個新中國”,他還冒危險參加了李、聞追悼會。1947年他又冒“坐牢”的危險反對國民黨反動派任意逮捕人民,在十三教授宣言上籤了名。他集成一副“但得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近黃昏”的對聯勉勵自己。此時,他生活清苦,一身重病,但仍在《抗議美國扶日政策並拒絕領取美援麵粉宣言》上籤了名。臨終前囑咐家屬:“有件事要記住:我是在拒絕美援麵粉的檔案上籤過名的,我們家以後不買國民黨配給的美國麵粉”,表現了崇高的民族氣節和愛國精神。
朱自清早期的詩作,既有對未來的嚮往,對光明的渴望,又常常流露出一種“遊絲”般的悵惘和希望幻滅的苦痛。他的散文,有較高的藝術成就。他善於把自己的真情實感,通過平易的敘述表達出來;筆致簡約,樸素,親切,文字多用口語而加以錘鍊,讀來有一種娓娓動人的風采。1924年以後,他也曾寫出一些激情如“火山崩裂”的文章,比如“五卅”慘案後寫的《血歌》,親身參加“三•一八”請願後寫的《執政府大屠殺記》等,這些文章具有很強的戰鬥性。
從20年代後期開始,朱自清躲進書齋,潛心研究學問,過著一種謹嚴的學者生活。他在《那裡走》一文中宣告自己要走一條逃避現實的道路:“我既不能參加革命或反革命,總得找一個依據,才可姑作安心地過目子。我是想找一件事,鑽了進去,消磨了這一生。”
抗戰勝利了,朱自清熱切地希望“有血有肉的活中國”早日出現。可是,國民黨政府再次挑起內戰,把血淋淋的屠刀砍向人民。1945年,昆明發生“一二•一”慘案,1946年7月,國民黨特務相繼暗殺了愛國民主人士李公僕、聞一多,殘酷的現實深深地教育了朱自清先生,他在日記中悲憤地寫道:“自李公朴被刺後,余即為一多安全擔心。但絕未想至發生如此之突然,與手段如此之卑鄙!”自此以後,朱自清更加堅定地戰鬥在爭取民主與解放的道路上。1947年2月23日,參加簽名抗議國民黨當局任意逮捕人民的宣言;5月24日,簽名呼籲和平的宣言,並親訪各學院教授徵求簽名。1948年3月,朱自清胃病復發,病情日趨嚴重;4月12日,清華教授為“反飢餓,反迫害”而罷課,朱自清扶病參加,是宣言起草人之一;6月18日,簽名抗議美帝扶植日本並拒領美援麵粉的宣言。8月初,病情惡化;臨終前,朱自清仍諄諄囑咐家人,說他已簽名拒絕美援,不要買政府配售的麵粉。
朱自清的高風亮節,贏得了人民的敬仰,贏得了毛澤東同志的高度評價。他在《別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寫到:“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寧可倒下去,不願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我們應當寫聞一多頌,寫朱自清頌,他們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文章解析

段落結構:
開頭破題——點題
事情開端——引出
望父買橘——刻畫
父子分手——惜別
結尾抒懷——照應
一、熟讀課文,把四次寫背影的文字找出來,聯繫全文細細品味,回答下列問題。
1.複述父親過鐵道買橘子的過程。在這段文字中,作者是怎樣描寫父親的背影的?為什麼寫得這樣詳細?
2.課文寫父親離去時的背影,是怎樣寫的?有什麼作用?
3.課文結尾寫作者讀父親的信,又見父親的背影,卻是在“晶瑩的淚光中”見的,這是什麼原因?
本題抓住“背影”這個重點,由此切入,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研究課文特色。
答案:
1.複述父親過鐵道買橘子的過程,可從“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起至“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裡很輕鬆似的”。
四次寫背影的文字:
①“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②“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③“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④“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
作者這樣描寫父親的背影,先作外貌描寫,寫衣帽,然後作動作描寫,用特寫鏡頭精細地描寫爬月台的動作,還用自己的感情烘托這個背影。
這個背影,在全部故事情節中是重中之重,是全文的主腦,最能體現父親的愛心,所以寫得這樣詳細。
2.父親離去的背影,放在人流中寫,由近而遠,由顯而隱,並用自己的感情加以烘托。寫這個背影,能表現這樣的感情:為父愛感動得情不能已,一旦分手,格外依戀、惆悵,想到父親前程艱難,又格外悲憫、辛酸。
3.父親在信上說到了“大去之期”,身體和心境都到了日薄西山的地步,作者不禁淚如泉湧,含著眼淚想到父親對自己的許多好處,想到父親的背影,所以這一處背影是在“晶瑩的淚光中”見的。
二、一些語句,或者能標示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或者在寫人敘事狀物方面富於表現力,或者含意深長,耐人尋味,或者最能表現作者的情意,這樣的語句稱為關鍵性語句。試聯繫上下文,指出下列關鍵性語句的表達作用。並從課文第六段中找出一些關鍵性語句,說說它們為什麼是關鍵性語句。
1.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2.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
本題指導學生在閱讀中要注意關鍵性語句,引導學生識別關鍵性語句,體會關鍵性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1.這一句表達對父親的思念,為全文定下感情基調,又提示全文內容核心,突出背影,使讀者產生懸念。
2.這一句點出事情起因,把背影置於大不幸的家庭背景中,籠罩在哀傷的氛圍之中。
第六段中,關鍵性語句有這樣一些:
①“我買幾個橘子去”,是這個片段內容的提要。
②“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這。
四句話是:
①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②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③我走了,到那邊來信!
④進去吧,裡邊沒人。
①句:父親當時急於謀事,在生存的巨大壓力之下,憂心如焚,但是兒子在他心目中高於一切,惟恐兒子路上有什麼閃失,所以最後決定還是由自己親自送。
②句:父親已經把兒子送上車,已經關照得無微不至,兒子也勸父親可以走了,而父親還覺得沒有盡夠心意,看見站上有賣橘子的,便要去給兒子買橘子。過鐵道不容易,父親也看在眼裡,自己費點事,能讓兒子受用,他是心甘情願的。他還生怕兒子跟著出來,忘了行李。父親的關懷真是無微不至。
③句:父親又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兒見心裡還是惦記著兒子,依依不捨。他又想到兒子所帶的行李一刻也不能疏忽,叫兒子小心,什麼都為兒子著想。
四、下邊兩題中,選做一題。
1.有人說,本文失之傷感。“一個20歲的大男孩是不是還要父親這么照顧,而面臨離別,是不是會這么容易流淚,我很懷疑。”你的看法呢?可以與大家討論一下。
2.課文第五段中,作者一再說自己“聰明過分”“太聰明”,為什麼這樣說?你在自己的長輩面前,也有這種自作聰明的情況嗎?說出來與同學們交流一下。
設題意圖是引導學生深入領會文章中一些表達得比較含蓄的感情和沒有說出來的意思。
第1題須結合文中交待的特定的背景來討論。當時祖母去世了,父親也失業了,這雙重的打擊使全家光景暗淡,大家的心情都不好受。“我”是一個20剛出頭的青年,情緒上就更敏感、脆弱些。所以,文中的“我”的言行是可以理解的。
第2題體會課文中自我反省的語句,引導學生注意調整心態,體會家庭親情,並在交流中進行口語訓練。一個人小時候,覺得父親的形象很高大,到了一定年齡段,血氣方剛,又懂事又不懂事,會覺得父親並不可敬,還以為自己比父親強。真正成熟了,即使真比父親強得多,也會覺得父親可親可敬。八年級學生在長輩面前自作聰明的心理正在萌生,談談這個問題是很有好處的。
說“聰明過分”“太聰明”,是回想八年前在父親面前那種心態太不應該了,父親為自己跟人講價錢,囑託茶房,都出於愛心,可是自己對父愛竟麻木不仁,一味自以為是,好像比父親還高明,實在是太不聰明了。
目前本文已被選入八年級下冊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第二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