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端黑素瘤

故此瘤在原位生長的時間較短,很快向周圍侵襲,此時表現為色素斑的中央出現丘疹、結節,甚至呈疣狀或破潰,極易發生轉移,並且預後差。 當肢端原位黑素瘤出現垂直生長(即侵襲性生長)時,原有色素斑中央即出現丘疹、結節,甚至呈疣狀或破潰,此時常易轉移。 惡黑的惡性程度較高,多發生轉移,預後比較嚴重。

概述

肢端黑素瘤具有與其他類型“惡黑”不同的生物學特性,具有雙向生長模式,即水平放射狀生長和垂直性生長。故此瘤在原位生長的時間較短,很快向周圍侵襲,此時表現為色素斑的中央出現丘疹、結節,甚至呈疣狀或破潰,極易發生轉移,並且預後差。肉眼看上去,皮疹面積往往並不大,但有可能病情已發展到了晚期。

症狀體徵

肢端原位黑素瘤出現垂直生長(即侵襲性生長)時,原有色素斑中央即出現丘疹、結節,甚至呈疣狀或破潰,此時常易轉移。據日本統計,此型5年存活率僅29%。

診斷檢查

1、痣細胞痣的惡變 因一部分惡黑是在原有痣細胞痣的基礎上惡變而來,所以下列惡變的臨床徵象值得注意:①痣細胞痣顯著而迅速地擴大;②顏色加深發亮,周圍發紅;③表面有結痂形成;④患處經常出血;⑤發生破潰;⑥附近的淋巴結腫大;⑦周圍有衛星狀損害發生。對可疑者應切除作活檢。
2、在組織學上可疑的徵象為:①在表皮上部出現痣細胞;②痣細胞在表皮下部不排列成巢狀,而作不規則散布;③真皮內痣細胞至真皮深部尚不減少;④在痣細胞下方有帶狀炎症浸潤,混有載黑素細胞。

治療方案

惡黑的惡性程度較高,多發生轉移,預後比較嚴重。因此,早期診斷與及時合理治療,是一項重要研究課題。目前治療方法仍不理想,及早局部手術切除根治仍是爭取治癒的最好方法,化療僅適合晚期患者,免疫療法仍處在試驗階段,現分述如下:
手術治療 一般認為腫瘤應廣泛切除,切除範圍則根據腫瘤的類型、部位而定。美國國立衛生院會議建議早期惡黑切除或活檢應包括皮損周圍0.5cm正常皮膚。深度要包括皮下組織。有人主張在生長迅速者切除範圍應包括腫瘤周圍正常皮膚5~8cm。大面積切除後,常需要植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