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氣鬱結

肝氣鬱結

肝氣鬱結是指由於情緒抑鬱或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引起的情緒波動較大造成肝部不適的現象。若肝氣疏泄不及,則肝氣鬱結,導致氣滯血瘀或氣鬱化火,肝火妄動。若肝氣升泄太過,導致肝陽上亢或肝氣上逆,血隨氣逆,氣血逆亂不暢的病理變化。

基本信息

簡介

肝氣鬱結是指由於情緒抑鬱或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引起的情緒波動較大造成肝部不適的現象。肝失疏泄,氣機鬱結,則情志抑鬱;久郁不解,失其柔順舒暢之性,故急躁易怒。氣鬱生痰,痰隨氣升,搏結於咽則見梅核氣。人的精神活動由心所主外,也與肝的疏泄功能有關。人體就能較好地協調自身的精神、情志活動,表現為精神愉快、心情舒暢、思維靈敏;疏泄不及,則表現為精神抑鬱、多愁善慮、沉悶欲哭、噯氣太息、胸脅脹悶等,稱之為肝氣鬱結。

中醫理論

中醫認為,肝為剛髒,其性屬陽,肝氣好動而不好靜。肝主疏泄,主升、主動,性喜條達而惡抑鬱。肝氣的疏泄功能是調暢全身氣機,推動血液和津液正常運行的必要條件。疏泄功能正常,氣機通暢,氣血調和,會使人心情舒暢,開朗樂觀,身心健康。若肝氣疏泄不及,則肝氣鬱結,導致氣滯血瘀或氣鬱化火,肝火妄動。若肝氣升泄太過,導致肝陽上亢或肝氣上逆,血隨氣逆,氣血逆亂。最終均會導致人體出現一系列病理變化。肝氣宜舒暢條達,不宜壓抑鬱悶。調養肝氣就是調理情志,即保持心情舒暢。

病因

一、病理原因:
(一)B肝相關:如果脾虛、肝旺時,容易導致氣血在肝臟運行不暢,導致肝氣鬱結。如果膽道阻塞,也會影響肝臟排泄障礙,導致肝氣鬱結。
(二)非B肝相關:患有嚴重疾病或長期的慢性消耗性疾病,也是會影響人的情緒,所以影響到肝功能;而且,疾病本身會導致身體氣血運行不暢,從而導致肝氣鬱結。
二、非病理原因:

1、工作壓力過大,心情低落等原因會引起肝氣鬱結的情況。我們都知道不良的情緒對肝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當我們的情緒低落時,就可能會導致氣不順,造成肝氣鬱結的情況。
2、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和不合理的飲食習慣也會導致肝氣鬱結的情況。長期大量吸菸喝酒,吃辛辣、油膩、油炸等食物的朋友得肝氣鬱結的幾率會比較大。

症狀類型

肝屬於剛強、躁急的臟器,喜歡舒暢柔和的情緒,而不喜歡抑鬱的情緒,其情緒表現主要為發怒。善怒主要與肝有關,可分為肝鬱氣滯、肝火上炎、脾虛肝乘等三種症狀。

肝鬱氣滯

肝氣鬱結肝氣鬱結

肝鬱氣滯所致的善怒,表現為頻頻嘆氣、胸脅脹痛或串痛等症狀。肝鬱氣滯證的病因多是鬱悶、精神受到刺激或因精神創傷史所致。肝鬱氣滯引起的善怒,要通過精神養生的方法來調節神志和情志。

飲食上可多吃些具有疏肝理氣作用的食物,如芹菜茼蒿西紅柿蘿蔔橙子柚子柑橘香櫞佛手等。

肝火上炎證

肝火上炎證所致的善怒,表現為睡眠多夢、目赤腫痛、口苦口渴等症狀。肝火上炎證的病因多為肝氣久郁,或吸菸喝酒過度,或因過食甘肥辛辣之物所致。肝火上炎所引起的善怒,應戒菸限酒、忌食甘肥辛辣的食品。

飲食上可多吃些具有清肝瀉熱的食物,如苦瓜苦菜、西紅柿、綠豆綠豆芽黃豆芽、芹菜、白菜包心菜金針菜油菜絲瓜李子青梅山楂及柑橘等。

脾虛肝乘證

脾虛肝乘證所致的善怒,表現為身倦乏力、食少腹脹、兩脅脹痛、大便稀溏等症狀。脾虛肝乘證的病因多是由於脾氣虛弱,肝氣太盛,影響脾的運行功能所致。脾虛肝乘引起的善怒要健脾理氣為主。

飲食上應多吃一些有健脾益氣功效的食物,如扁豆高粱米薏米蕎麥栗子蓮子芡實山藥大棗胡蘿蔔、包心菜、南瓜、柑橘、橙子等食物。

女性肝氣鬱結

肝氣鬱結肝氣鬱結

由於肝經主要分布在人體從小腹向上經過胸肋脅兩側和乳房,再從頸項兩側向上到頭頂的部位,因此,肝氣鬱結的人一旦生病,經常會有胸肋脹痛或竄痛;還會出現乳房及小腹脹痛,以及引起月經不調痛經等。氣鬱結在咽喉的部位,會出現喉嚨有異物且咳又咳不出來的症狀;氣鬱結在頭部,會出現頭痛、頭暈等症狀。肝氣鬱結在不同年齡段女性各有側重表現。

花季少女,肝氣鬱結時常表現為月經不調,痛經,月經前煩躁不安,臉上長痘痘;

20-35歲的女性,肝氣鬱結時會表現出月經不調、痛經、月經前煩躁、經前小腹、乳房脹痛及腫塊、脅痛、乳腺增生、皮膚粗糙、易怒、臉上長痘痘等症狀;
35-50歲的女性,肝氣鬱結時會表現出煩躁、愛發脾氣、焦慮消沉、頭暈、失眠、憂慮,心情失落嚴重者還會出現閉經情況等症狀;

更年期女性,肝氣鬱結時常表現為煩燥易怒、愛發無名火,精神緊張焦慮,心慌氣亂,頭暈;對於老年女性,則常表現為衰老迅速,心情失落,憂慮,焦躁不安、失眠多夢。

男性肝氣鬱結

由於男人的壓力更大,又不會輕易向別人傾訴排遣,致使男性也會出現肝氣鬱結的症狀,如情志抑鬱、急躁易怒、面紅耳赤、脅肋灼痛、口苦、苔黃脈弦數等。

養身療法

中醫養生學認為“春應肝而養生”。春季養生宜順應自然陽氣生髮舒暢的特點而調養肝氣。採納自然陽氣調養肝氣,將身心融入大自然之中,天人合一。正如《黃帝內經》所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披髮緩形,以使志生。”大自然的博大清新,不僅使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也使人肝氣舒暢條達,氣血經脈調和,無形之中增強了身心健康。
春天隨著氣溫的上升,人的活動量亦隨之增加,新陳代謝加快,身體所需營養供應增加,這時要保證肝臟有旺盛的生理機能,還應注意合理搭配營養膳食。建議多吃新鮮蔬菜,特別是具有芳香理氣的果蔬,如茴香、芹菜、香椿香菜春筍、蘿蔔、柑橘等,也可適量飲用菊花茶,以食補調養肝氣。對於平素肝氣抑鬱,情緒鬱悶低沉或肝陽上亢,肝火亢盛,情緒急躁易怒之人,春季尤其要調養肝氣。宜選用解郁疏肝理氣,或滋陰清肝降火之法。以預防疾病的發生。

食療

【佛香梨】

配方: 佛手5克,制香附5克,梨2個。
製法: 將佛手、香附研末備用;梨去皮,切開剜空,各放入一半藥末,合住放碗內,上鍋蒸10分鐘,即可用。
功效: 疏肝和胃。
用法: 可作點心食用。

【蔥煮柚皮】

配方: 新鮮柚子皮1個,蔥2根,花生油、鹽適量。
製法: 取新鮮柚子皮放炭火上,將柚子皮外層黃棕色表層燒焦颳去,放清水中浸泡1日,使其苦味析出,然後切塊加水煮,將熟時把蔥切碎加入油鹽調味。
功效: 解郁下氣化痰。
用法: 每日2次飲服。

【茉莉花糖水】

配方: 茉莉花3~5克,白砂糖適量。
製法: 茉莉花、白砂糖加清水750毫升,煎至500毫升,去渣飲用。或茉莉花以沸水沖泡加適量白糖頻頻飲用。
功效: 理氣舒肝解郁。
用法: 每日1次,代茶飲。

預防

注意日常生活衛生,節制飲酒,辛辣的食物要適量,合理地均衡營養。避免套用損害肝臟的藥物,以及肝炎疫苗預防注射等均屬重要的措施。調理情志,保持心情舒暢。不妨在閒暇之時,投身於大自然的懷抱,舒緩心情,調養肝氣。

中醫治療

治療肝氣鬱結宜疏肝解郁,必要時配以理氣化痰,活血軟堅等法。
藥方:柴胡12g,木香10g,鬱金10g,厚朴10g,當歸10g,茯苓10g。
功用:疏肝解郁,理氣和胃。
主治:肝氣鬱結症,精神抑鬱,胸脅脹痛,脘悶噯氣,腹脹納呆、月經不調,舌苔發白,脈弦等。
藥方是為肝氣鬱結導致肝脾不和而設。柴胡、鬱金可以疏肝理氣解郁,以祛致病之因,為主藥。當歸補血活血為輔藥。木香、厚朴、茯苓理氣健脾共為佐藥。所有藥合用,既可疏肝理氣解郁,補肝血,又可醒脾補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