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覺過敏

聽覺過敏

聽覺過敏,指沒有辦法忍受一般日常生活的聲音,也可說是正常人聽起來並不會覺得大聲的聲音,患有聽覺過敏的人卻無法忍受,甚至感覺到耳朵會痛。通常最令聽覺過敏的人感到痛苦的聲音是突如其來的高亢的噪音如警報器、緊急煞車聲、小孩的尖叫聲和鼓掌的聲音等。有時,有些聽覺過敏的人會嚴重到開始逃避任何的公開場合和社交活動,以保護他們的耳朵。

基本信息

症狀

聽覺過敏聽覺過敏
聽覺過敏,是指對聲音響度的容忍度很低,使得聲音刺激變得異常敏感,聽任何聲音都不舒服,即使是輕聲細語也會覺得刺耳。

聽力沒問題,周圍的人不覺得聲音很大聲,但有些人就覺得“魔音穿腦”、“震耳欲聾”,好像整個世界所有的聲音音量都被調到最大聲般,耳朵和頭部都快爆掉了。就連翻閱報紙的聲音、廚房水槽里的水龍頭的流水聲、擺放不鏽鋼餐具到水槽里的聲音,洗衣機、電冰櫃的聲音、嬰兒的哭鬧聲、就連碗盤碰撞到桌面的聲音等等都會讓他受不了,而門鈴聲、電話聲、汽車的緊急煞車聲等高亢的聲音更令他(她)抓狂。因此,嚴重聽覺過敏的病患,連刷牙洗臉時都得戴耳塞,走起路來得躡手躡腳,可能得離群索居,而即使搬到山之巔或海之涯,也會覺得清風拂面、蟲鳴鳥叫聲或滾滾海浪聲太惱人。最後,終將自己禁錮在重重的氣密窗、窗簾、耳塞之中,無法走出“密室”,更影響到其社交生活,以及職業生涯發展。

聽覺過敏可以是突發性的,例如參加一場漫天作響的重金屬音樂會或搖頭派對、射擊、汽車的安全氣囊爆破、煙火秀或蜂炮;抑或是慢慢形成的如長期暴露在噪音的環境。有些病患剛開始時可能只有一耳有這種情況,但不久之後,多數幾乎都是兩耳皆有。

有不同程度的區別:輕度的,中度的,重度的。而患有聽覺過敏的人當中,約90%皆伴隨有惱人的耳鳴,但沒有聽力損失。大約每5萬人中有1人會有聽覺過敏,但每1千個患有耳鳴的人之中即有1人會有聽覺過敏。大人、小孩都可能會產生。

病因

聽覺通路上出故障所導致,具體原因尚未有定論。不排除與過敏體質(變態反應有關)相關課題難以開展。中醫文獻可查到此病。

保持鼓膜緊張的鼓膜張肌受三叉神經分支的翼內神經所支配,鐙骨肌面神經所支配,此兩肌呈拮抗關係保持平衡。面神經麻痹時,鐙骨肌發生麻痹,因而,鼓膜張肌相對緊張,鼓膜張力高,微小聲音產生強的震動,產生聽覺過敏現象,見於面神經在鐙骨肌分支以上的病變。

併發症

聽覺過敏聽覺過敏
臨床上,聽覺過敏並非很罕見,有不少疾病可能並發此症狀:

最常被提到的是耳鳴,所謂主觀特發性耳鳴泛指聽到源於自己頭部來路不明的聲音,為一種虛幻的聽覺認知。由於中樞聽覺系統的增益增強,無聲變成有聲,感受到耳鳴,有人認為聽覺過敏就是此種耳鳴的前身,二者有所關連。

耳咽管開放症:耳咽管關閉不完全,中耳腔和鼻咽相通,共鳴腔變大,感覺有耳塞,聲音聽起來有回音,出現所謂自聽增強現象,病患亦常抱怨聽覺過敏。

顏面神經麻痹:一般為病毒感染所致,若病變影響到支配鐙骨肌之神經分支,造成聽反射異常,會出現聽覺過敏。

手術治療耳硬化症時,須切斷鐙骨肌腱,術後聽反射消失,亦可能出現聽覺過敏。

外淋巴管病例:內耳迷路之外淋巴液經由管外滲至中耳腔,內耳呈現相對的內淋巴積水,對大聲音變得較難忍受。

梅尼爾氏病:乃內耳迷路特發性內淋巴水腫,病變初期常見怕聽大的聲音。

內耳迷路遭破壞導致重度耳聾的病例,除了聽障以外,常又抱怨聽到尖銳的聲音非常不舒服。

偏頭痛:不論有無先兆,即典型或是常見偏頭痛,通常會出現怕吵,畏聲等症狀。

精神異常疾病中,例如憂鬱症或恐慌症,病患常合併有聽覺過敏或害怕聲音。

自閉症:自閉症的小孩把自己關閉在茫然空洞的自我世界中,不和別人發展關係。他可能對某些聲音聽力不足,但對某些聲音又特別敏感(聽力扭曲),他會異常清楚聽到牆壁水管水流聲,或是樓上馬桶沖水聲,下雨時雨滴變得大聲,就像雷鳴。有的終日聽到血液在自身血管流動的聲音,或是自己的呼吸聲。甚至有人因不喜歡聽說話聲,所以不想開口說,以致學習語言困難。

診斷

聽覺過敏聽覺過敏
患者自覺症狀即可診斷。應與其他能引起耳鳴、耳聾的疾病相鑑別。

腦膜刺激征

1.頭痛、嘔吐:頭痛常劇烈,是最常見的症狀,病程早期即可出現。一般為瀰漫性,有時有枕部和額部特別顯著。嘔吐則多為噴射性。
2.頸肌強直:頸部肌肉強硬對被動運動有抵抗,如被動屈頸則有肌痙攣及疼痛。
3.克氏征:下肢髖、膝關節屈曲成直角,然後使小腿伸直,正常可伸直達135°以上,如遇抵抗,小於135°並覺疼時為陽性。
4.布氏征:患者抑臥,被動向前屈頸時,兩下肢自動屈曲為陽性,為小腦腦膜刺激征。
另外,還有皮膚感覺過敏,對聽覺和視覺刺激過敏等。

唇舌水腫及面癱綜合症-併發症。

可伴有味覺減退及聽覺過敏。

治療

對於剛有聽覺過敏的患者,需即時給予適當的介入。一般人碰到突如其來的鞭炮聲、爆炸聲等巨大的聲響,很本能的會塞起耳朵躲起來。當然,儘可能的避免暴露在高音強的噪音之下,適時的戴上耳塞或耳罩是必要的。然而,聽覺過敏的患者即使是一般日常生活的聲響也常會時時刻刻戴起耳塞或耳罩,以降低外界的聲響,長此以往,此舉非但無法改善聽覺過敏的症狀,且會導致更加的惡化,因為耳塞或耳罩將使其中樞聽覺系統增加其增益值,會使其聽覺過敏更加敏感,形成惡性循環。截至目前(2017年)為止,並沒有任何一種藥物或手術可治癒聽覺過敏。

粉紅噪音療法是一種“以噪制噪”的治療方法。粉紅噪音是自然界最常見的噪音,它主要分布在中低頻段,瀑布聲和小雨聲都可稱為粉紅噪音。

通過聽這些柔和的聲音,可提高聽覺過敏患者對這些頻率的容忍能力。但網上下載的粉紅噪音不適合,有可能使患者的聲音不適閾進一步下降。聽覺過敏者需要醫生提供的專用粉紅噪音,並在醫生指導下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