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浸漬混凝土

聚合物浸漬混凝土

聚合物浸漬混凝土是在水泥固化處理基礎上發展和改進的一種固化技術。以基材(被浸漬材料)和浸漬液(浸漬材料)兩種為原料混合製作而成,在多個領域有著廣泛的套用。

簡介

聚合物浸漬混凝土聚合物浸漬混凝土

水泥混凝土是具有開口的小孔型結構,這種結構能被水和腐蝕性液體所滲透、由此而易浸出或因離子交換作用,是被固化的污染物質溢出。PIC技術即將水泥固化體用聚合物(如苯乙烯)單體浸漬整塊物料的孔隙、空洞和毛細管,隨後單體在原處聚合。單體的聚合可用在浸漬中加入催化劑、加熱等方法實現。這種聚合物浸漬混凝土基本上不滲透,在強度、耐久性和抗化學腐蝕性上都比水泥固化體有明顯改善。這種固化方法在近年來已有較多的套用在放射性廢物和危險廢物的處理中。

特點

聚合物浸漬混凝土具有高強度、耐腐蝕、耐久性好的特點,可做耐腐蝕材料、耐壓材料及水下和海洋開發結構方面的材料;但是造價高,主要用於管道內襯、隧道襯砌、鐵路軌枕、混凝土船及海上採油平台等。

信息

文名稱:聚合物浸漬混凝土

英文名稱:polymerimpregnatedconcrete

定義:將已硬化的混凝土,經乾燥後浸入有機單體,用加熱或輻射等方法使孔隙內的單體聚合,從而提高其抗拉、抗滲、抗凍、抗沖、耐磨、耐蝕等能力的複合材料。

套用學科:水利科技(一級學科);工程力學、工程結構、建築材料(二級學科);建築材料(水利)(三級學科)本內容由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

分類

目前,聚合物混凝土主要分為三類:

1.聚合物浸漬混凝土,簡稱PIC。它是將已硬化的普通混凝土,經於燥和真空處理後,浸漬在以樹脂為原料的液態單體中,然後用加熱或輻射(或加催化劑)的方法,使滲入到混凝土孔隙內的單體產生聚合作用,使混凝土和聚合物結合成一體的一種新型混凝土。按其浸漬方法的不同,又分為完全浸漬和部分浸漬兩種。

2.聚合物混凝土,簡稱PC。它是以聚合物(樹脂或單體)代替水泥作為膠結材料與骨料結合,澆築後經養護和聚合而成的一種混凝土。

3.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簡稱P(x:。它是在普通水泥混凝土(水泥砂漿)拌合物中,加入單體或聚合物,澆築後經養護和聚合而成的一種混凝土。

原料

聚合物浸漬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是指基材(被浸漬材料)和浸漬液(浸漬材料)兩種。混凝土基材、浸漬液的成分和性能,對聚合物浸漬混凝土的性能有著直接的影響。另外,根據工藝和性能的需要,在基材和浸漬液中還可以加入適量的添加劑。

1.基材

目前,國內外主要採用水泥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作為被浸漬基材,一般說來,凡是用無機膠結材料將骨料固結起來的混凝土材料均可作為基材。其製作成型方法與一般混凝土製品相同,但應滿足下列要求:

(1)混凝土構件表面或內部應有適當的孔隙,並能使浸漬液滲入內部;

(2)有一定的強度,能承受乾燥、浸漬和聚合過程中的作用力,不會在搬動時產生裂縫、掉角等;

(3)混凝土中的化學成分(包括外加劑),不妨礙浸漬液的聚合;

(4)組成混凝土的材料結構儘可能是勻質的;

(5)被浸漬的基材要達到充分乾燥,尺寸與形狀要與浸漬和聚合所用的設備相適應。

工程實踐證明,在一般情況下,混凝土的水灰比、空氣含量、坍落度、外加劑摻量、砂率等變化不大時,對聚合物浸漬混凝土的強度無顯著影響。

混凝土養護方法的不同,會引起混凝土孔結構的變化。孔隙率高而強度低的混凝土經浸漬處理後,能達到原來孔隙率低而強度高的混凝土同樣的浸漬效果,但將導致混凝土成本的迅速增加。因此,在選擇浸漬基材時,必須對浸漬量適當加以控制。

2.浸潰液

浸漬液是聚合物浸漬混凝土的主要材料,由一種或幾種單體組成,當採用加熱聚合時,還應加入適量的引發劑等添加劑。

浸漬液的選擇,主要取決於浸漬混凝土的最終用途、浸漬工藝、混凝土的密度和製造成本等。如需完全浸漬時,應採用粘度較小的單體;如局部浸漬或表面浸漬時,可選用粘度較大的單體。作為浸漬用的單體,一般應滿足下列要求:

(1)有較低、適當的粘度,浸漬時容易滲人到被浸漬基材的內部,並能達到要求的浸漬深度。

(2)有較高的沸點和較低的蒸汽壓力,以減少浸漬後和聚合時的損失。

混凝土的不同種類

混凝土,簡稱為“砼(tóng)”:是指由膠凝材料將集料膠結成整體的工程複合材料的統稱。通常講的混凝土一詞是指用水泥作膠凝材料,砂、石作集料;與水(加或不加外加劑和摻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經攪拌、成型、養護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稱普通混凝土,它廣泛套用於土木工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