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索菲亞教堂[哈爾濱]

聖·索菲亞教堂[哈爾濱]

聖·索菲亞教堂(英語:Saint Sophia Cathedral)坐落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里區,是一座始建於1907年拜占庭風格的東正教教堂,為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1986年,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將其列為一類保護建築;1996年經國務院批准,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聖·索菲亞教堂內部現作為“哈爾濱市建築藝術博物館”使用。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圖)聖·索菲亞教堂[哈爾濱]聖·索菲亞教堂[哈爾濱]

聖·索菲亞教堂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三月,最初為沙俄東西伯利亞第四步兵師修建中東鐵路時修建的一座隨軍教堂。同年,俄國茶商伊·費·赤斯嘉科夫出資,以隨軍教堂為基礎,重新修建了一座全木結構教堂。1911年,木牆外部砌了一層磚牆,形成了磚木結構式教堂。

1923年9月27日,聖·索菲亞教堂第二次重建,歷時9年,於1932年11月25日落成,成為遠東地區最大的東正教堂。索菲亞教堂是俄國建築師科亞西科夫設計,富麗堂皇,典雅超俗,宏偉壯觀,通高53.25米,建築面積721平方米,可容納2000人。正門頂部為鐘樓,7座銅鑄制的樂鍾恰好是7個音符,要由訓練有素的敲鐘人手腳並用才能敲打出抑揚頓挫的鐘聲。教堂建築平面呈希臘十字方式布置,既受拜占庭建築風格影響,主穹頂、鐘樓又有俄羅斯傳統的“帳篷頂”、“洋蔥頭”造型。

1986年,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將其列為一類保護建築。1996年11月,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6月2日至9月2日,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對教堂按原設計進行了全面整修,擴建索菲亞廣場7000平方米,闢為哈爾濱市建築藝術館,以宣傳、弘揚哈爾濱獨特的建築文化。

2000年,哈爾濱市人民政府組織擴建了哈爾濱市建築藝術廣場、中心休閒廣場及城市建設規劃展示館建設工程。並於當年10月1日竣工投入使用。擴建後的建築藝術廣場面積由6000平方米增至10000平方米,中心廣場面積36154平方米。

(圖)“全國重點保護文物”的牌匾“全國重點保護文物”的牌匾

聖·索菲亞教堂是遠東地區最大的東正教堂,始建於1907年3月,是沙俄東西伯利亞第四步兵師修建的隨軍教堂。同年,由俄國茶商伊·赤斯嘉科夫出資,在隨軍教堂基礎上重新修建了一座全木結構教堂。四年以後,人們又在木牆外部砌一層磚牆,從而形成磚木結構式教堂。1923年9月27日,聖·索菲亞教堂第二次重建,歷時9個,於1932年11月24日落成,建成後的聖·索菲亞教堂深受拜占庭式建築風格影響,富麗堂皇,典雅超俗,宏偉壯觀。教堂通高53.35米,建築面積721平方米,可容納2000人。

1996年,經國務院批准,聖·索菲亞教堂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保護文物。1997年,哈爾濱市人民政府決定,對聖·索菲亞教堂、教堂廣場及周邊環境進行修復和綜合整治。拆除具有火險隱患的相鄰建築1.4萬平方米,闢建廣場6640平方米,對教堂按原設計進行了全面整修,重現了這一重點保護建築的藝術風貌。為了推進歷史文化名城的建設,哈爾濱市政府決定將聖·索菲亞教堂命名為哈爾濱建築藝術館,將聖·索菲亞廣場壁建為哈爾濱建築藝術廣場。

建構特點

(圖)聖·索菲亞教堂[哈爾濱]聖·索菲亞教堂[哈爾濱]

聖索菲亞教堂氣勢恢弘,精美絕倫。教堂的牆體全部採用清水紅磚,上冠巨大飽滿的洋蔥頭穹頂,統率著四翼大小不同的帳蓬頂,形成主從式的布局,四個樓層之間有樓梯相連,前後左右有四個門出入。正門頂部為鐘樓,7座銅鑄制的樂鍾恰好是7個音符,由訓練有素的敲鐘人手腳並用,敲打出抑揚頓挫的鐘聲。

巍峨壯美的聖索菲亞教堂,構成了哈爾濱獨具異國情調的人文景觀和城市風情,同時,它又是沙俄入侵東北的歷史見證和研究哈爾濱市近代歷史的重要珍跡。

聖索非亞大教堂的角度是多變的,令人目不暇接,就是在裡面呆一整天也不會覺得厭倦;她的氣勢是莊嚴但不凌厲的,很多遊客靜靜地倚在角落處的柱礎上,任思緒在千年的塵埃中飄蕩。

聖索非亞大教堂的特別之處在於平面採用了希臘式十字架的造型,在空間上,則創造了巨型的圓頂,而且在室內沒有用到柱子來支撐。更仔細的說,君士坦丁大帝請來的數學工程師們發明出以拱門、扶壁、小圓頂等設計來支撐和分擔穹隆重量的建築方式,以便在窗間壁上安置又高又圓的圓頂,讓人仰望天界的美好與神聖

由於地震和叛亂的燒毀,聖索非亞大教堂經歷過數次重修,尤其公元532年查士丁尼大帝投入一萬名工人、32萬黃金、並花費六年光陰將聖索非亞大教堂裝飾得更為精巧華美。神聖的教堂是當時的城市中心,而統治者對教堂所投注的心力不難看出統治者藉由對宗教的奉獻、誇示帝國的權力與財富,而對周遭地區施與影響力的用心。聖索非亞大教堂的大圓頂離地55公尺高,而且在十七世紀聖彼得大教堂完成前,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

內部裝飾

聖·索菲亞教堂聖·索菲亞教堂

聖索非亞大教堂內部的裝飾,除了各種華麗精緻的雕刻之外,也包括運用有色大理石鑲成的馬賽克拼圖。從公元四到六世紀開始,教會逐漸對教義與救贖的觀念有漸深的認知,同時希臘羅馬文化圈重視肖像與肉體美的傳統也逐漸對基督教產生影響,信徒除了透過傳統的諭言故事與象徵手法來理解教義,也逐漸產生將聖母、聖子、聖徒等人物畫像化的需求。

教會中認為聖人的人物畫像就等於觸犯聖經中不得膜拜偶像的規定的一派,與另一派認為人物畫像可以讓信徒更容易理解神的精神、有助傳教,兩派間的歧異日漸加深。

公元692年教會會議中授與基督人像化的合法性,但公元730年羅馬皇帝里奧三世(Leo III)頒布禁令,禁止聖母、聖子、聖徒、天使以人物形象出現,自此揭開了兩派人馬長達二百年間的血腥鬥爭,教堂里的畫作遭破壞,畫像的持有者和作畫的工匠們也都遭到各種形式的迫害,更糟的結果是造成人與人的信賴關係瓦解,社會動盪不安。一直到九世紀中葉,教會重新解釋,願對畫像給予敬意、信仰崇拜,這才逐漸消揖兩派間的紛爭,而這個日子也被稱為“正統的勝利”(The Triumph oforthodoxy),每年在信仰東正教的國家裡被盛大慶祝。然而雕刻藝術從來不曾得到教會的認可,因此可以說拜占庭藝術里,雕刻藝術並不存在。

遊覽貼士

交通

位於道里區透籠街商業中心地帶,公車1、2、3、5、8、13、16、64、66、74、101、102、103路公車在附近都有站,站名分別是:哈爾濱建築藝術廣場、哈一百、時裝大廈、金太陽精品城,從火車站乘計程車起車費9(燃耗加1元)元錢。

時間

索菲亞建築藝術館開館時間: 8.00――18.00 全年無休 票價:15.00元

廣場噴泉夏天每天晚上7.30分開始強烈噴泉十分鐘後,繼續緩噴至8點30時許。

環境

索菲亞金太陽購物心中(專營時尚服飾)、曼哈頓商業大廈(酒店)、哈一百、華聯商廈就在附近,黑龍江報業集團、中央大街離此也很近,步行十幾分鐘。

廣場有廣場鴿,四季都有這些精靈與紅磚相映;廣場上有街頭人像畫家,可在此留份肖像紀念;廣場上有啤酒廣場,夏天坐在露天陽台上打著遮陽傘喝啤酒的感覺相當的好。

拍攝

四季的任何時間拍攝都各有意境。冬天下雪後房上有雪的感覺非常好,教堂的磚的質感、房頂、窗子、門都有特色,廣場上的合圍鋼架結構和教堂在晚上的燈光下別有特色。

建築功能

聖·索菲亞教堂內部現現作為“哈爾濱市建築藝術博物館(HarbinArchitecturalArtGallery)”對公眾開放,《哈爾濱城市建設規劃展》在館內展出,共分“歷史名城”、“建設歷程”、“規劃明天”三個部分,系統展示了哈爾濱歷史文化名城風貌、現代化大都市嬗變歷程,以及城市未來發展前景。

城市建設規劃展示館建設工程於2001年7月1日竣工對外開放,地下展館總建築面積3972平方,是哈市首次建設的現代化展館,共分展覽、演示、接待、辦公、沙盤控制、展品貯備等六個區域。位於展館中央的是1:600的哈爾濱城市建設規劃沙盤,總面積396平方米,表現市區面積142.56平方公里,涵蓋了南崗區、道里區、道外區、動力區、香坊區五個行政區域。

歷史意義

聖·索菲亞教堂構成了哈爾濱獨具異國情調的人文景觀和城市風情,它又是沙俄入侵東北的歷史見證和研究哈爾濱市近代歷史的重要珍跡。

聖·索菲亞教堂在推動哈爾濱市多元文化建設,促進哈爾濱市對外開放、友好往來和社會經濟發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國保存完整的殖民建築

中國的近代史是一部悲壯的半殖民地史。在那些曾被半殖民的城市,歷史的痕跡仍處處可見,大連的日本神社、青島的德式別墅、上海的萬國建築和廈門的鼓浪嶼……21世紀的今天,這些殖民建築應該何去何從?我們是把它們看作中國的舊傷疤,還是像美國對待威廉斯堡一樣,將半殖民地小城的一草一木都保留下來?上海在這方面已經走得很遠,並曾在2003年提出將上海外灘建築申報世界遺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