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複試

考研複試

考研複試是考生在通過初試的基礎上,對考生業務水平和實際能力的進一步考察。考研複試關係到研究生是否能最終入選,是最後一道程式,因此在考研過程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基本信息

(圖)考研複試考研複試

考研複試是考生在通過初試的基礎上,對考生業務水平和實際能力的進一步考察。考研複試關係到研究生是否能最終入選,是最後一道程式,因此在考研過程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基本介紹

在國家初試分數線下來之後,各高校招生辦公室就會根據招生計畫和考生的考試情況再確定一個複試分數線,確定之後會及時會通知那些滿足複試條件的考生來參加複試,這樣的話大家在複試的時間,一般高校集中在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複試主要內容包括英語口語、專業基礎課,還有專業技能的考核,以及心理素質。其中影響考生比較的是英語口語和專業方面的考核。

分數線

國家分數線

一類國家劃定的、被絕大多數碩士研究生招生單位作為招生必備條件的考研複試分數線,也就是教育部依據碩士生培養目標,結合年度招生計畫、生源情況及總體初試成績情況,確定報考統考、MBA及法律碩士專業學位考生進入複試的基本要求,其中包括應試科目總分要求和單科分數要求;對應屆本科畢業生和非應屆畢業生實行統一的進入複試基本分數要求。亦是指考生口中所說的“考研國家分數線”、“全國考研分數線”、“考研國家分數線”、“考研國家線”、“國家複試分數線”、“國家分數線”、“考研國家複試基本分數線”……。分為專業課、公共課兩種,依據不同地區,分數線標準有所差異,是考研調劑的最重要依據。
考研國家線是考生能否進入研究生複試的重要依據,因此能否過線對於考生意義重大。

自主劃線

另一類指的是經教育部批准的北京大學等高校自行確定本校複試分數線[1]。具體是指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湖南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蘭州大學總計34所高校自行劃定的考研複試分數線,亦即依據本校碩士生培養目標以及招生計畫和生源等各個因素來進行劃定。
對考生參加複試的要求由招生單位參考教育部複試分數基本要求自定。
各招生單位原則上按120%左右的比例進行差額複試。進行初試科目改革的學科專業複試差額比例可適當擴大,具體比例由招生單位自定。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這個分數線只是最低要求,過了這個線是否可以參加複試,取決於各碩士研究生招生單位依據報考人數、考試成績以及招生計畫、複試比例最終確定的招生單位具體考研複試分數線。

規範情況

(圖)考研複試研究生做客騰訊

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加強碩士研究生招生複試工作的指導意見》。對碩士研究生複試工作首次做了規範化和制度化的明文規定。具體內容如下:

1關於複試組織:

最晚複試前一周公布辦法。招生單位應在廣泛徵求意見基礎上制定複試工作辦法。複試工作辦法應包括複試程式、方式、複試成績計算方法和使用以及其他注意事項等內容。複試工作辦法確定後,應至遲在複試前一周在本單位網站和教育部指定網站上公布。複試試題包括筆試、面試和實踐能力考核試題。提倡招生單位建立複試試題庫。

2關於複試原則:

綜合素質考核也應分等次。複試工作應堅持客觀評價。業務課考核成績應量化,綜合素質考核也應有較明確的等次結果。複試應在對考生德智體等各方面全面考查的基礎上,突出對專業素質、實踐能力以及創新精神等方面的考核。

3關於複試方式:

每人面試至少20分鐘。複試的主要方式有筆試、實踐(實驗)能力考核和面試等。筆試主要為專業課測試,對同等學力考生須加試至少兩門不同於初試科目的本科主幹課程;條件許可的單位應單獨組織實踐(實驗)能力考核,主要測試實驗和操作技能,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面試要求每生時間一般不少於20分鐘,每個複試小組成員一般不少於5人,每個複試小組還應對每位考生的作答情況進行現場記錄並妥存備查。同一學科(專業)各複試小組的面試方式、時間、試題難度和成績評定標準原則上應統一。

4關於複試權重:

複試分占總分三至五成。複試成績為複試各方式考核成績之和。複試成績和初試成績按權重相加,得出入學考試總成績。複試成績占總成績的權重一般在30%-50%的範圍內,由招生單位自定。對有特殊學術專長或具有突出培養潛質者,以及在科研或相關實踐中表現突出者,經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審核同意,可適當加分,計入複試成績,並由複試小組會議提交說明材料備查。

5關於錄取:

三種情形不予錄取。意見還公布了三種不錄取的情形:複試成績不合格者不予錄取;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考核及體檢不作量化計入總成績,但考核結果不合格者不予錄取;同等學力考生加試課程的成績可不計入複試成績,但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6關於複試監督:

複試實行複議等六制度。複試實行複議制度,受理投訴和申訴應規定時限。要保證投訴、申訴和監督渠道的暢通。對投訴和申訴問題經調查屬實的,由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責成複試工作小組或複試小組進行複議。複試還實行責任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招生單位的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對複試過程的公平、公正和複試結果全面負責;實行監督制度和巡視制度。招生單位要選派專門人員到複試現場巡視,對有些考場還可派出監察員進行現場監察;實行信息公布制度,複試基本分數線、複試工作辦法、複試結果等信息應及時公布。

具體規定

(圖)考研複試考研複試

碩士研究入學考試分初試和複試兩個階段,複試是考生在通過初試的基礎上,對考生業務水平和實際能力的進一步考察。有關複試資格的確定及有關的具體規定如下:

1、招生單位對考生初試成績進行登記、統計和測算分析後,根據國家教委制定的複試基本要求和錄取原則,結合本校(院、所)情況擬定複試標準。複試標準須由主管研究生工作的校(院、所)長組織有關人員審定,並報所在省(市、自治區)高校招生辦和主管部門備案。招生單位根據擬定的複試標準,將符合複試資格的考生的有關情況,以及接受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初試考生的情況,提供給系(研究室),由系(研究室)在徵求有關指導教師意見的基礎上,經過認真研究後,提出複試名單。最後由校(院、所)長召開有關會議審批確定複試名單。對於初試成績符合國家教委複試基本要求,招生單位擬不複試錄取的考生,應及時將其全部材料轉寄第二志願單位。對於不符合國家教委複試要求的考生材料不得轉寄其他招生單位。對於個別初試成績未達到國家教委制定的複試基本要求的考生,招生單位擬對其進行複試的,需上報所在省(市、自治區)高校招生辦審批。少數招生單位經國家教委批准,可自行審批。個別考生(不含同等學力考生),初試成績突出,同時招生單位對其課程學習、實驗技能和科研能力等情況比較了解,認為確有培養前途的,經指導教師提出,系、校(院、所)批准,可以不複試。對於同等學力考生須全面、嚴格複試。應加強對本科主幹課程和實驗技能的考查,其中筆試科目不少於兩門。

2、複試名單確定後,招生單位應向考生所在單位函調人事檔案和本人現實表現等材料,全面審查其政治情況。

3、根據複試名單通知考生進行複試。複試前由招生單位組織有指導教師參加的複試小組,根據專業要求和考生具體情況,確定複試內容、複試試題和複試形式(口試、筆試或實踐環節的考核等,一般以口試為主)。

注意事項

(圖)考研複試考研大軍

1衣著整潔,注意禮貌:

面試考官不是時裝設計師,考生也不是時裝模特。因此,考生穿奇裝異服去面試,非但不能讓考官刮目相看,而且可能招致反感。著裝只要整潔得體就好,不用煞費苦心。進入考場後,為表示禮貌,考生要向老師問好。

2勿緘勿濫,作答適度:

有的考生在面試中過於靦腆,半天說不出一個字。還有的考生遇到拿手問題,就滔滔不絕說個不停。這兩種傾向都要儘量避免。考生話太少,老師很難判斷你的學習基礎和邏輯思維能力是否適合讀研究生;話太多則容易給考官留下過於炫耀的印象,所以考生作答要適度。

3遇到不懂,虛心誠信:

如果考生一時不能理解考官的問題,一定不要不懂裝懂地解釋。考官既然問了那個問題,表明他們已有不錯的想法了,換句話說,考生靠蒙是不能過關的。這時,考生可以坦誠地告訴考官自己不知道。不過,這並不是最佳的方法。最佳的方法是,考生在告訴考官不懂之後,嘗試著對問題進行自己的分析和理解,這樣老師會感覺,這個學生虛心誠實,善於思考。

4思維第一,知識第二:

面試老師都是各領域的專家,他們最關注的是考生有沒有發展潛力,而不僅僅是知識是否淵博,因為知識可以通過讀書來獲得,而思維方式則是真正見功底的。答題時,考生思維要縝密,表達要流暢,注重邏輯性,在此基礎上,再去發揮你的知識面廣的優勢。

5常見問題,事先準備:

雖然面試考官的提問帶有一定的隨意性,但並不是完全猜不到的,有的問題,許多院校面試都會問到,例如,你的研究興趣是什麼,你打算如何進行研究等。一定要事先準備,別去想以後會不會真正從事這個研究。事先準備充分了,考場上肯定就會答得理想一些,考官也會認為考生有想法,有思路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