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媽宮

老媽宮

老媽宮又稱天后宮,位於廣東省汕頭市外馬路頭,與毗連的關帝廟,是汕頭開埠前最早的建築。始建於清朝嘉慶年間,1992年重修開放。在明末清初的時候,這裡就是濱海的沙灘,叫做“汕”。漁民從這裡出海,回來在這裡曬漁網。女人們也就經常在這裡集聚,一面織漁網,一面等待親人出海歸來,逐漸形成了居民點,就是汕頭最早的雛形。

基本信息

詳細介紹

老媽是潮汕人對海神媽祖的尊稱。這也就是在中國沿海普遍見到的天后宮。請大家來這裡參觀,主要是了解它在汕頭髮展中的特殊意義。

老媽宮老媽宮

在明末清初的時候,這裡就是濱海的沙灘,叫做“汕”。漁民從這裡出海,回來在這裡曬漁網。女人們也就經常在這裡集聚,一面織漁網,一面等待親人出海歸來,逐漸形成了居民點,就是汕頭最早的雛形。清朝嘉慶年間,人們在這裡修建了天后宮和關帝廟。漁船出海和潮人過洋,都要在這裡拜別祭祀,乞求平安,包一點香灰和泥土帶上,以示對故鄉的懷念之情。這就成為汕頭開埠前最早的建築,也是早期潮人華僑回來尋根的標記,具有很重要的紀念意義。所以被列為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由市政府出資重修一新,立碑說明。

潮汕文化的源頭

為什麼當初要單單建這兩座廟呢?這與潮汕文化的源頭有關。

汕頭開埠時的居民主要由三種人組成:外來移民、本地海民和本地山民。他們信仰和崇拜的代表分別是關羽、媽祖和三山國王。供奉這三種神的大小廟宇遍及潮汕城鄉各地。這三種神的共同點,都是屬於英雄崇拜。他們的原型都是人。三山國王是山神,主要是山民信奉。這裡是海濱,所以就不供。

關羽是山西解州人,三國時候蜀國的重臣和締造者之一,由於《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等書的宣傳,以忠義勇戰被後世奉為神。山西人善於經商,並開創了中國的金融業。山西人走到哪裡,就把關羽的崇拜和雕像帶到哪裡,做為自己精神上的保護神。由於提倡忠義既符合封建統治者的利益,也符合老百姓的需要。道教尊其為關聖帝君;佛教尊其為護國明王佛;由於滿族人奉其為戰神,清朝統一中國後便用行政力量在全國推廣,使關帝廟遍及中國各地,與供奉孔子的學宮並稱“文”、“武”廟,在清代列於官廟地位。明代的大量移民是從山西、河南開始,經福建莆田中轉,逐漸發展到潮汕的。他們在遷移流動過程中,講究“義”最為重要,來到潮汕後,關羽的偶像就成了他們的精神寄託。

房檐房檐

海神媽祖是宋代以後出現的。原型是福建莆田湄洲島上的漁民女兒林默娘。傳說他坐在家中 便能遙知海上的情況,幾次靈魂出竅到海上救助危難中的父兄和鄉親們。因此被後世奉為海神,尊稱為媽祖,被封為天后,也稱天妃。究竟林默娘有無“特異功能”現已無法考查。但是媽祖的出現是符合規律的。古代在海上作業危險性和偶然性都很大,人們需要精神上的保護。而天下之至愛、能毫不利已專門利人的,只有母親。因此,人們才尊其為媽祖。潮汕是福建的近鄰,最早崇拜媽祖是很自然的事。

現狀

現在,海外潮人回鄉,看到汕頭特區新貌,雖然高興,卻覺得陌生;看到了老媽宮和關帝廟,就像見到了久別的親人,生髮出許多緬懷先祖的情懷。

大家在參觀的時候,請注意欣賞廟內的各種潮汕工藝。比如門壁的石質浮雕、樑柱的木雕彩繪,都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特別是一對由整塊石頭雕刻的透雕盤龍柱石,上有八仙立像,工藝十分高超,過去只有在皇宮和孔廟才能見到。屋頂的嵌瓷藝術,是潮汕工藝特有的技術。用燒制好的彩色陶瓷片,拼制出各種戲文圖案,人物栩栩如生,又不怕風雨的侵蝕,現在已經廣泛運用到民間建築中了。

汕頭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汕頭市位於中國廣東省東南部。地理位置為東經116°14’40”至117°19’35”,北緯23°02’33”至23°38’50”。全市總面積2064平方公里,總人口449萬人,海岸線長298公里;其中汕頭市區面積310平方公里,人口117萬人。現轄龍湖、金園、昇平、達濠、河浦五個區和南澳縣,代管潮陽市、澄海市。
景點東里寨 | 白花尖大廟 | 北山灣中心泳場 | 海門蓮花峰 | 九天玄女寶塔 |萊蕪風景區 | 老媽宮 | 龍泉岩寺廟群 | 媽嶼島 | 飄亭 | 青雲岩 | 桑浦山公園 | 桃花澗 | 汕頭天壇公園 | 幽谷松濤 | 汕頭中山公園 | 中信度假村 | 陳慈黌故居 | 礐石風景區 | 鄭信故里 | 中信高爾夫海濱度假村 | 南澳島旅遊區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