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慈黌故居

陳慈黌故居

陳慈黌故居位廣東省汕頭市澄海隆都鎮前美村,距市區約10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方便。故居始建於清朝宣統二年,計有郎中第、壽康里、善居室、三廬等宅第,占地2.54萬平方米,共有廳堂506間,被稱為嶺南第一僑宅,同時也是潮汕地區規模最大的近現代家族式建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善居室”始建於1922年,至1939年日本攻陷汕頭時尚未完工,占地6861平方米,計有大小廳房202間,是所有宅第中規模最大,設計最精,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陳慈黌故居的興建,生動地折射出一位潮汕華僑經過艱辛奮鬥,事業成功後又情系故里的心路歷程。

基本信息

景點簡介

陳慈黌故居陳慈黌故居
陳慈黌故居始建於清朝宣統二年,歷時近半個世紀,集陳家幾代人的心血,計有郎中第、壽康里、善居室、三廬等宅第,占地2.54萬平方米,共有廳堂506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善居室”始建於1922年,至1939年日本攻陷汕頭時尚未完工,占地6861平方米,計有大小廳房202間,是所有宅第中規模最大,設計最精,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

主要景點

陳慈黌故居陳慈黌故居
陳慈黌故居建築風格中西合璧,總格局以傳統的“駟馬拖車”糅合西式洋樓,點綴亭台樓閣,通廊天橋縈迴曲折,進之如入迷宮,樂而忘返。據說以前陳家有個專司開關窗門的傭人,每天清晨開窗,開完所有的窗,又開始關窗,當所有的窗都關上了,天也就暗了。

陳慈黌故居的建築材料匯集當時中外精華,其中單進口瓷磚式樣就有幾十種,這些瓷磚歷經百年,花紋色彩依然亮麗如新;各式門窗飾以灰塑、玻璃,高雅大方,富麗堂皇;木雕石刻多以花鳥、祥禽為內容,表達吉祥、喜慶、富貴美好的願望;此外故居內的書法石刻皆出自當時名家之手,一字千金,是一“本”集眾多書法名家手筆的“話字帖”。

善居室的主人是陳慈黌幼子立桐,因其早逝,故這座樓宅基本由幼媳一手督建。關於“幼媳”及建造這宮殿式大屋過程的各種傳說,更增添故居的神奇色彩。歷經滄桑,慈黌故居這顆蒙塵數十載的“明珠”終於重煥異彩。目前,故居在保留原貌的基礎上,增設了陳慈黌家史館、紅頭船雕塑、潮汕戲曲館、木偶館、潮汕新娘房、潮汕功夫茶館、老潮州小食館、書畫廊、微雕展館、潮汕工藝禮品館、古廚房系列等富有潮汕民間傳統文化藝術特色的景觀;還有潮汕故鄉舞蹈“雙咬鵝”定時表演,情趣盎然,讓人遊興大增。

宏偉壯觀的建築規模,中西合璧的建築藝術,古老的潮汕民俗,典雅的舊日風情,陳慈黌故居是潮汕文化的一個縮影,是一處集旅遊、觀光、學術研究於一體的旅遊勝地。游陳慈黌故居,將為人們揭開潮汕人與潮汕文化的秘密。

無價文物

陳慈黌故居陳慈黌故居

宏偉壯觀的建築規模,中西合璧的建築藝術,古老的潮汕民俗,典雅的舊日風情,陳慈黌故居是潮汕文化的一個縮影,是一處集旅遊、觀光、學術研究於一體的旅遊勝地。來到潮汕交流考察,最令大家印象深刻的,大概就是這個名勝古蹟了。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個陳慈黌故居並不是單一的博物館,而是它本身就是一件文化遺產,它本身就是無價的文物。故居外圍是荷塘,清風徐來,那深的綠、淺的綠如水波輕揚,令我們暑意全消。

建築格局

陳慈黌故居陳慈黌故居
從1865年,陳慈黌家族開始建造豪宅,歷經三代人,跨越兩個世紀。從祖居地“劉厝”建到新鄉,相繼建了12座,而現在人們經常提起的,總是這後來興建的4座,即“郎中第”、“壽康里”、“善居室”、“三廬”書齋,這四座宅院共有廳房506間,占地面積25400平方米。相傳陳家大院屋多,居者少,為使空氣流通,專門雇用一個僕人專事開關門窗。每天早晨起床,把里里外外所有門窗打開,繼之再關閉,一天的時間便接近黃昏了。其偌大程度,可見一斑。前二座及“三廬”歷時各十年完成,“善居室”歷時17年還未竣工。後因日寇侵入潮汕不得不被迫輟工。堪稱史詩式的家族工程。

四座宅院,各有所屬,分別為次子立梅、長子立勛、幼子立桐而建。
郎中第,是為紀念曾官拜“郎中”的陳慈黌之父而命名,清宣統2年(公元1910年)動工,歷時10餘年始建成。整座建築物為龍虎門硬山頂“駟馬拖車”式,共4進階,龍虎門內置舍南、舍北書齋各l座;兩廂為平房,四周由騎樓、天橋連線。有房126間,廳32間。
壽康里,民國9年(公元1920年)興建。格局與郎中第基本相同,與“三廬成犄角之勢。有房95間,廳21間,門窗嵌各色玻璃,閃光透亮,金碧輝煌。
善居室的主人是陳慈黌幼子立桐,因其早逝,故這座樓宅基本由幼媳一手督建。關於“幼媳”及建造這宮殿式大屋過程的各種傳說,更增添故居的神奇色彩。
“三廬”則是族中長輩議事和接待貴賓的場所,因其建築風格形似書齋、別墅,後人遂稱其為“三廬書齋”。除此之外,慈黌故居還包括“小姐樓”及“永寧寨”兩部分,“小姐樓”位於慈黌故居左前側,既自成一格,相對獨立,又與方院緊密相聯。近瞰田疇綠野,一馬平川;遠眺浩渺煙波,舟楫檣影。是宅第中光線、視野最佳的位置。而距慈黌故居西面1公里處的“永寧寨”,則是慈黌先祖陳廷光所建,距今已有270多年歷史,該寨與梅縣客家的圓形村寨有所不同,是建在平原地帶,並且外形是正方形,被人們稱為“方寨”。儘管“永寧寨”的建築結構迥異於慈黌故居前四座富有潮味的宅第,但彼此間;卻是一脈相承的,慈黌故居是古寨的發展,古寨是慈黌故居的根。

旅遊指南

交通指南

陳慈黌故居陳慈黌故居
陳慈黌故居位於澄海隆都鎮前美村,距市區約10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方便,國道324線聯接省道安澄公路經過本景區,還有汕頭機場、火車站、客運港、汕汾高速公路作依託(景區旁有高速公路店市出入口),同時,開通汕頭至陳慈黌故居旅遊專線103路公共巴士,方便快捷。

周邊景點

陳慈黌故居

北回歸線標誌塔

萊蕪風景區

汕頭中山公園

汕頭石炮台

老媽宮

媽嶼島

白花尖大廟

飄亭

北山灣

青雲岩

中信高爾夫海濱度假村

中信度假村

南澳島

海門蓮花峰

美食攻略

陳慈黌故居陳慈黌故居
潮汕人對吃比較挑剔,也比較講究,所以,潮汕多美食。先從小吃入手,慢慢道來。

牛肉丸

牛肉丸嚴格說來,這牛肉丸不屬小吃系列,牛肉丸是汕頭的招牌菜,來汕頭的人都會被介紹吃這個,大街小巷也都有連鎖店。牛肉丸可分為牛肉丸、牛筋丸兩種,牛肉丸肉質較為細嫩,口感嫩滑,牛筋丸是在牛肉里加進了一些嫩筋,很是有點嚼頭。大的牛肉丸煮熟後有桌球那么大,很有咬勁。

無米粿

無米粿粿皮通常用番薯澱粉製成,取粿皮壓薄成圓形狀,包裹餡料後,捏成面上突皺的球形,放進蒸籠蒸15分鐘至熟,然後在平底鐵鍋上用油煎至呈金黃色。吃法:蘸以辣椒醬,皮脆無比,味道甘香。

炒糕粿

糕粿是用優質白米漿逐層加工蒸熟,製作時先將糕粿切成均勻小塊,加入鮮蝦、豬肝、瘦肉、鮮蚝等多種配料,淋上蛋液煎炒,加入沙茶辣椒醬,上盤後根據自己所需撒上適量的糖粉。炒糕粿很注重火候,使糕粿達到外酥內嫩,鮮香微甜,色澤金黃鮮艷,香味飄溢,口感鹹、甜、香、辣兼備。

蠔烙

蠔烙即煎蠔,潮州人稱“煎”為“烙”。蠔烙的製作方法很簡單,可以在家裡製作。先將鮮蚝仔用清水漂洗乾淨,用地瓜粉水調勻,並將蔥頭切成細粒放入,同時加入味素、魚露攪勻。用旺火燒熱平鼎有足夠熱度後,加入油,將蚝仔、粉水和雞蛋混和成漿狀,用匙再調和後下鼎,加油煎成鉼狀,用鐵勺在鼎里把蚝烙切斷分塊,再用勺翻轉,加油繼續煎至上下兩面酥脆,並呈金黃色,盛入盤即成,並伴上芫荽葉。

旅遊視線

陳慈黌故居陳慈黌故居
香港、深圳、廣州、珠江三角洲、福州(廈門)、汕頭、潮州、澄海等地旅行社都設有潮汕三日游、二日游、一日游路線,有意參加旅遊團遊客可到當地旅行社報名參團。

喜歡自駕車旅遊遊客,則有幾條線線可供參考:

A線:紹河珍珠科技園——陳慈黌故居——蓮花山溫泉度假村(泡溫泉、住宿)

B線:陳慈黌故居——淡浮院——蓮花山溫泉度假村(泡溫泉、住宿)

C線:陳慈黌故居——塔山風景區——蓮花山溫泉度假村(泡溫泉、住宿)

關聯圖書

書名:【潮汕民俗與旅遊文化叢書】嶺南第一僑宅——陳慈簧故居及其家族

書籍作者:沈冰虹

陳慈黌故居陳慈黌故居

圖書出版社:汕頭大學出版社

圖書價格:14.00元

圖書類別:社會文化

圖書標籤: 汕頭大學出版社沈冰虹

上書時間:2011-08-05

出版時間: 2002-10

汕頭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汕頭市位於中國廣東省東南部。地理位置為東經116°14’40”至117°19’35”,北緯23°02’33”至23°38’50”。全市總面積2064平方公里,總人口449萬人,海岸線長298公里;其中汕頭市區面積310平方公里,人口117萬人。現轄龍湖、金園、昇平、達濠、河浦五個區和南澳縣,代管潮陽市、澄海市。
景點東里寨 | 白花尖大廟 | 北山灣中心泳場 | 海門蓮花峰 | 九天玄女寶塔 |萊蕪風景區 | 老媽宮 | 龍泉岩寺廟群 | 媽嶼島 | 飄亭 | 青雲岩 | 桑浦山公園 | 桃花澗 | 汕頭天壇公園 | 幽谷松濤 | 汕頭中山公園 | 中信度假村 | 陳慈黌故居 | 礐石風景區 | 鄭信故里 | 中信高爾夫海濱度假村 | 南澳島旅遊區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