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鄉中心校

老君鄉中心校是在倪興忠等老紅軍的倡導下經王維舟親自批覆於1955年興辦的學校。2003年8月,在校點布局調整中,一、二中心校合併為“宣漢縣老君鄉中心校”,轄中心校和8所村小。中心校占地面積18550平方米,建築面積 4057平方米,建有“李嘉誠基金會西部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項目教學示範點”、“計算機網路教室”、“多媒體演播室”,實現了網路辦公,現存圖書5000餘冊,6所村小建有光碟播放點。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這是一塊貧瘠的土地,但更是一塊紅色的土地,充滿希望的土地。七十年前,川東遊擊軍經常在這裡活動,全鄉有350多人參加了工農紅軍。原老君鄉一中心校修建於1942年,是當時全縣一流的完全國小,聚集了不少熱血青年在這裡任教和從事黨的地下活動。原二中心校也是在倪興忠等老紅軍的倡導下經王維舟親自批覆於1955年興辦的學校。半個世紀以來,兩校培養了數以萬計的中國小畢業生。九十年代起,老君學生年年高考金榜有名,讓鄰鄉驚嘆。

辦學規模

2003年8月,在校點布局調整中,一、二中心校合併為“宣漢縣老君鄉中心校”,轄中心校和8所村小。中心校占地面積18550平方米,建築面積4057平方米,建有“李嘉誠基金會西部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項目教學示範點”、“計算機網路教室”、“多媒體演播室”,實現了網路辦公,現存圖書5000餘冊,6所村小建有光碟播放點。58個教學班,在校中小學生1912人,在校食宿學生490人,社會力量辦學有2個教學點,教師2人,學生35人。

師資力量

現有教師74人,其中中級29人,國小教師合格率100%,45歲以下教師專科學歷100%。
老君鄉中心校
改革開放給封閉的大山帶來了活力,公共財政的陽光給老君中心校帶來了新的希望和發展機遇。團結、務實、廉潔、進取的領導班子既發揚勤政高效的作風,又大膽開拓創新。提出了“安全第一,德育為先,以教育質量為核心,以強化內部管理為突破口”的思路,根據鄉情、校情制定了“一年排危校舍安,學生宿舍兩年善,就讀國中不出鄉,三年達到縣示範。”的近期目標。
學校堅持以人為本,以發展為核心,以創新為靈魂的辦學思想。一是立足常規、強化管理、依法治校。學校近兩年按照“從民眾中來,到民眾中去”的原則,先後制定了評優晉級、校務公開、安全衛生等制度一百多項,且認真貫徹實施,使評優選模、晉級提乾、後勤基建等教職工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有章可循、有序操作,促進了學校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維護了穩定大局和教職工合法權益;二是堅持“人盡其才、各盡其能”的用人原則。積極構築競爭平台,激勵爭先,努力營造“重視質量、勇爭第一”的質量氛圍,淡化資歷和工齡,重視績效,大膽起用和培養青年骨幹教師。積極為教師創造鍛鍊和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讓他們互相學習,比能力、比實績、比貢獻;三是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消赤減債,不等不靠,打緊開支,有計畫,分輕重緩急,逐步改善辦學條件。每期拿出5萬元用於排危和維修添置;四是整合資源,外塑形象,內強素質,促進發展,學校與黨政密切配合,綜合治理校園周邊環境。定期召開家長會,加強宣傳,雙向溝通,讓社會了解學校,逐漸形成學校、社會、家庭三結合教育網路。
老君鄉中心校

所授榮譽

由於學校領導班子團結,全校教職工上下齊心,教師敬業樂教,學校贏得了社會和家長的讚譽。從2001年起,教學質量一年一個台階,國中畢業會考單科成績評比連續5年名列全縣同類學校前列。大山里也能飛出金鳳凰,陳丹、羅亮等45名同學先後從這裡升入重點中學。從2002年起,連續4年,學校被縣教育局表彰為“教育教學先進集體”,兩年被評為“職高招生先進單位”。先後獲得縣“希望工程先進集體”、縣“先進職工之家”、縣“衛生學校”等榮譽。25位教師先後獲得縣委縣府、教育局表彰,校長冉啟全被評為省級“優秀教師”,羅章程被評為市級“師德先進個人”。

發展前景

大山,帶給了人們艱辛和困惑,也為人們鑄進了堅毅和執著,從老君鄉中心校全體教職工的精神風貌和他們腳踏實地、求真務實、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步伐中,我們堅信,老君中心校的明天會更美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