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鎮

翰林鎮

翰林鎮位於定安縣南部,是山地向台地演變的過渡地帶,總面積42.3平方公里。全鎮轄 6 個村委會,2個鎮農場,56個自然村,有3950戶,總人口 1.5萬。

基本信息

鄉鎮簡介

 翰林鎮位於定安縣南部,是山地向台地演變的過渡地帶,總面積42.3平方公里。全鎮轄 6 個村委會,2個鎮農場,56個自然村,有3950戶,總人口 1.5萬。
翰林鎮自然風光翰林鎮自然風光
歷史變遷翰林鎮人民政府駐地翰林墟。翰林墟在明清時稱來統路市,清代屬中鄉,清代末期衰落。民國二十三年(1934 年) 遷至翰林園重建,故名翰林市 (墟)。1940 年日本侵瓊時曾在翰林墟建造炮樓、碉堡和設慰安所,殺害平民百姓,至今尚存 “千人坑” 遺址。共和國成立後,翰林鎮原屬定安四區嶺口公社管轄。1972 年為了便於加強領導,從龍塘 (龍河)、嶺口兩個公社劃出深水、章塘、火星、翰林、沐塘、良星 6 個大隊建立翰林人民公社。1987 年 3 月改設翰林鎮至今。

地貌氣候

白石嶺該鎮域區內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平均海拔在50—200米之間。東北部為粘質礫土,西部屬沙質壤土。土壤結構良好,土層深厚,有機質較高,平均為2.4﹪,適宜發展熱帶作物生產。該鎮四季分明,有明顯的海洋氣候山地氣候特徵。最熱7月份平均氣溫為27.5℃,最冷1月份平均氣溫為18.1℃,年平均氣溫為25.5℃,年降雨量均在2300毫米以上。

農業經濟

該鎮土地總面積為4229.13公頃。其中耕地1111.6公頃,園地443.83公頃。全鎮水田面積633.33公頃,主要分布在新乙肚、大寨洋、走滿洞3大田洋。境內有麻羅嶺、良世兩宗縣管水庫,水利灌溉面積達90﹪以上。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土地肥沃,生產條件好,是定安縣主要糧食產區之一。 主要經濟作物有:橡膠檳榔椰子胡椒、糖蔗等。全鎮民營橡膠1.1萬畝,檳榔4600畝,椰子1650畝,胡椒350畝。還有荔枝、龍眼、鳳梨蜜、黃皮等熱帶水果,是定安縣熱作及水果的主要產地。

基礎建設

 該鎮交通方便,小城鎮建設日趨完善。有直達縣城的省道幹線,也有連結村莊與田洋的交通網路,縱橫交錯。鎮政府駐地翰林墟,“井”字型硬化街道長1800米,建有占地10畝的集貿市場,建有有線電視站,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通訊基站,市政設施建設較為完善。

文教衛生

翰林鎮教育事業發達,衛生進步。1972年創辦初級中學一所,2004—2005年度在校學生780人。有完全國小7所,在校學生1870人。1997年海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鎮”。該鎮有鎮級地方衛生院一所,建有門診綜合大樓,衛生院分設門診及個體診所12家,民眾看病就醫方便。

名優特產

檳榔雞:翰林檳榔雞是在翰林特有的熱帶環境中培育出來的,可以引種養殖,放檳榔雞養在橡膠林和檳榔樹下, 依靠野生的雜草、樹籽、輔助精料餵養,使之充足的陽光和適合的溫度,又有相對的濕度下生長,形成了獨特的體態,檳榔雞體積小,重量在1200克到1400克之間,檳榔雞經過130天的放養後,還須50天的籠養,這樣出來的雞毛色光澤滑潤,身體長的豐滿。檳榔雞具有皮薄、肉白而細並帶有甘甜的味道,雞骨比較軟、口感清淡。
檳榔雞檳榔雞

翰林富硒大米:翰林鎮位於定安縣南部火山岩地帶,這裡水草繁茂,沃土藍天,沒有任何污染。這裡盛產富硒大米,具有含量高、色澤好、晶瑩剔透、顆粒飽滿、味道香甜、口感好、營養豐富、包裝精良、米粒皎瑩如玉,氣味純正芳香,食用方便等特點。富硒米含多種胺基酸及等人體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長期食用可起到醫療保健作用。
翰林豬腳翰林豬腳:翰林豬腳,選用農村飼養的豬之蹄,取十餘種名貴中藥入味,經文火溫煨,精心滷製,吃時再輔以山茶油調製蘸汁,入口肥而不膩,糯香滋潤,酸辣味美。歷來,凡到翰林鎮遊覽者,皆以品嘗此蹄為快,並對此美味讚不絕口。如今,“游革命老區,品翰林美蹄”,已成為當地的一種旅遊文化現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