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作物

熱帶作物

熱帶作物所屬現代詞,指的是熱帶地區的栽培植物,是適於熱帶地區栽培的各類經濟作物的總稱。

基本信息

熱帶作物

正文

熱帶地區的栽培植物。在中國為了區別於一般農作物,通常指在熱帶地區栽種的特種經濟作物,種植範圍主要在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福建、台灣等省(自治區),尤以海南島和西雙版納最為適宜。
類別和功用 熱帶作物根據其用途和經濟性狀大致可劃分為12個主要類別(見表)。其中有的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橡膠樹所產的橡膠是經濟和國防建設的重要資源,與鋼鐵、石油、煤炭並列為四大工業原料;咖啡可可並列為世界三大飲料;木薯是許多開發中國家的主要糧食,又是重要的能源植物。熱帶作物提供的各種香料、水果和各種特效藥材等的重要性也日益顯著。

栽培特點 熱帶作物多起源於或長期栽種於熱帶,一般要求較高的熱量條件。有些純熱帶性植物如可可,要求年平均溫度24~28℃,月平均最低溫度在18~19℃以上,中國只有海南省南部幾個縣才能栽種;麵包果和榴槤需要27℃以上的年平均溫度才能生長良好;輕木需要26℃以上的年平均溫度,在海南省北部不能越冬;椰子要求的年平均溫度為23℃,只能在海南省種植,向北越過瓊州海峽雖能生長,但果肉很薄,無經濟價值。有些熱帶作物對熱量的要求有一定的可塑性,也可適應較高緯度的氣候條件。如起源於巴西亞馬孫河熱帶雨林的橡膠樹經人工栽培後,在中國現已可擴種到北緯24°的適宜地區;胡椒一般在緯度20°以內生長結果良好,如改變利用的時間,即改利用秋花為利用春花,則在中國海南省以北的湛江地區也能獲得較高產量。但向較高緯度擴種的可能性有一定限度。即使在限度之內擴種,仍會在生長狀況及產量上造成不同程度的差異。如橡膠樹會延長達到開割標準所需要的年限、油棕會降低產量等。因而品種改良常是向較高緯度擴種的必不可少的步驟。
熱帶作物一般具有多年生習性,生產上通常採取種植園方式。熱帶作物如橡膠樹的自然壽命有百年以上,其芽接樹的經濟壽命也有30年;椰子的經濟壽命可達80年以上;即使藤本的胡椒,其經濟壽命也可達幾十年;其他如龍舌蘭麻、咖啡、可可以及許多熱帶果樹和藥材,也都屬多年生。這種習性決定了它們都是一次栽種、多年收穫,但初期都有一段較長的非生產期,如橡膠樹的非生產期長達6年左右;椰子為3~8年;油棕、龍舌蘭麻、胡椒等為2年。由於種植後不宜輕易改種其他作物,且開始時的投資較大,因此栽培時需選擇較好的地理環境條件,避免自然災害損失。為便於在育種、栽培上採取改良措施和就地進行初產品加工、提高經濟效益,一般多用種植園方式栽種。如橡膠樹的種植園面積有的達數十萬畝以上,油棕、龍舌蘭麻、咖啡等也類似。有的熱帶作物則採取分散種植方式,如胡椒。
熱帶植物被馴化為栽培作物的時間一般不長。如橡膠樹只是在 100多年前從亞馬孫河地區引種至新加坡等地之後才開始大面積栽種,迄今不到10個正常世代;油棕的栽培歷史也較短,薩伊的油棕樹目前大部分還處於半野生狀態。因而對它們的研究有的還處於初級階段。有些熱帶作物如椰子的栽培歷史雖較長,但因其經濟壽命長,育種和栽培管理等方面研究工作的難度較大。這種狀況說明熱帶作物的開發利用還存在較大的潛力。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