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安會

習安會

“習安會”是指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安倍晉三的國家首腦會議。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自2014年11月借APEC會議、以及2015年4月的亞非峰會,連續兩次實現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首腦會談。2015年7月13日,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局長谷內正太郎已確定開始1周內訪問中國。2016年8月25日,正在中國訪問的日本國家安全保障會議(NSC)國家安全保障局局長谷內正太郎25日在北京分別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管外交事務的國務委員楊潔篪舉行會談,就在9月二十國集團(G20)峰會期間促成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首腦會談展開最後協調一事達成了一致。

基本信息

發展歷程

習安會習安會
2015年4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雅加達應約會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就中日關係交換意見。
2015年7月12日,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局長谷內正太郎已確定13日開始的1周內,將訪問中國。
2015年7月13日,習近平邀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9月參加北京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活動,但日方沒有正面回應。
日本《朝日新聞》表示,正面臨安全政策轉向的安倍將改善日中關係看作是提高政績的辦法。在抗日戰爭結束70年後,中日關係仍然籠罩在歷史陰影下。中方一直指責日方未能良好地為其侵略歷史懺悔、贖罪。
訪華期間,將就中日首腦會談時間進行磋商。安倍希望,最早能夠在秋季的聯合國大會或APEC峰會,以及之後的G20峰會上,實現第3次習安會。

雙方態度

習近平指出,處理中日關係的大原則,就是要嚴格遵循中日四個政治檔案的精神,確保兩國關係沿著正確方向發展。去年雙方達成的四點原則共識集中體現了這一思想。歷史問題是事關中日關係政治基礎的重大原則問題。希望日方認真對待亞洲鄰國的關切,對外發出正視歷史的積極信息。
習近平強調,中日雙方要彼此奉行積極的政策。願意同日方加強對話溝通,增信釋疑,努力將中日第四個政治檔案中關於“中日互為合作夥伴、互不構成威脅”的共識轉化為廣泛的社會共識。雙方要繼續開展各領域交流,增進兩國人民相互了解和認知。中國提出建設“一帶一路”和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倡議,已得到國際社會普遍歡迎。
習近平指出,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已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中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希望日本同中國一道沿著和平發展的道路走下去,共同為國際和地區和平、穩定、繁榮作出更大貢獻。兩國領導人要為此承擔起應盡的責任。
安倍晉三表示,很高興再次見到習近平主席,十分希望改善日中關係。日中關係發展有利於兩國人民和世界和平與發展。完全同意日中兩國發展互不構成威脅。日方願意落實雙方去年達成的四點原則共識,積極推進兩國各領域的交往與對話,增進兩國人民相互理解。和日本內閣已在多個場合承諾,願繼續堅持包括“村山談話”在內以往歷屆政府在歷史問題上的認識。這一立場不會改變。日本決心繼續走和平發展道路。日方認識到亞洲地區對基礎設施投資有巨大需求,願基於這一認識同中方探討有關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問題。

中國邀請

2015年9月3日,中國邀請安倍參加在北京舉行的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活動。這個邀請最早出現在亞非峰會的習安會上,由習近平親自提出,但日方沒有正面回應。安倍正在考慮,選在70周年紀念活動之前或者之後前往中國,與習近平會晤。

2016年8月25日,正在中國訪問的日本國家安全保障會議(NSC)國家安全保障局局長谷內正太郎25日在北京分別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管外交事務的國務委員楊潔篪舉行會談,就在9月二十國集團(G20)峰會期間促成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首腦會談展開最後協調一事達成了一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