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馭

羲馭,詞語,讀音是xī yù,其意是指太陽的代稱。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詞目:羲馭
拼音: xī yù
注音:ㄒㄧ ㄧㄩˋ
解釋:太陽的代稱。 羲和 為日馭,故名。

詳細釋義

典源

《楚辭補註》卷一〈離騷經·王逸序〉
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吾令羲和弭節兮,望崦嵫而勿迫。東漢·王逸註:「羲和,日御也。」宋·洪興祖補註:「虞世南引《淮南子》云:『爰止羲和,爰息六螭,是謂懸車。』注云:『日乘車,駕以六龍,羲和御之,日至此而薄於虞淵,羲和至此而回。』」
《莊子集釋》卷八中〈雜篇·徐無鬼〉
黃帝將見大隗乎具茨之山,方明為御,昌寓驂乘,張若、謵朋前馬,昆閽、滑稽後車;至於襄城之野,七聖皆迷,無所問塗。適遇牧馬童子,問塗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黃帝曰:“異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請問為天下。”小童曰:“夫為天下者,亦若此而已矣,又奚事焉!予少而自游於六合之內,予適有瞀病,有長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車而游於襄城之野。’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復游於六合之外。夫為天下亦若此而已。予又奚事焉!”黃帝曰:“夫為天下者,則誠非吾子之事。雖然,請問為天下。”小童辭。黃帝又問。小童曰:“夫為天下者,亦奚以異乎牧馬者哉!亦去其害馬者而已矣!”黃帝再拜稽首,稱天師而退。

譯文

《莊子集釋》卷八中〈雜篇·徐無鬼
黃帝到具茨山去拜見大隗,方明趕車,昌宇做陪乘,張若、謵朋在馬前導引,昆閽、滑稽在車後跟隨;來到襄城的曠野,七位聖人都迷失了方向,而且沒有什麼地方可以問路。正巧遇上一位牧馬的少年,便向牧馬少年問路,說:“你知道具茨山嗎?”少年回答:“是的。”又問:“你知道大隗居住在什麼地方嗎?”少年回答:“是的。”黃帝說:“真是奇怪啊,這位少年!不只是知道具茨山,而且知道大隗居住的地方。請問怎樣治理天下。”少年說:“治理天下,也就像牧馬一樣罷了,又何須多事呢!我幼小時獨自在宇宙範圍內遊玩,碰巧生了頭眼眩暈的病,有位長者教導我說:‘你還是乘坐太陽車去襄城的曠野里遊玩。’如今我的病已經有了好轉,我又將到宇宙之外去遊玩。至於治理天下恐怕也就像牧馬一樣罷了,我又何須去多事啊!”黃帝說:“治理天下,固然不是你操心的事。雖然如此,我還是要向你請教怎樣治理天下。”少年聽了拒絕回答。黃帝又問。少年說:“治理天下,跟牧馬哪裡有什麼不同呢!也就是去除過分、任其自然罷了!”黃帝聽了叩頭至地行了大禮,口稱“天師”而退去。

釋義

“羲和,日御也。”“御”同“馭”。後遂以“羲馭”為太陽的代稱。

用典示例

明 高啟 《廣陵孫孝子愛日堂》詩:“只愁老景苦駸駸,羲馭西馳疾飛鞚。”
《兒女英雄傳》第三四回:“曉來一輪羲馭涌東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