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陶瓷

手工製作的、工藝精巧和複雜的具有藝術觀賞價值的陶瓷工藝品。美術陶瓷主要包括陶瓷雕塑、顏色釉瓷器、薄胎瓷器、彩繪瓷器以及其他各種裝飾陶瓷等。

美術陶瓷

正文

手工製作的、工藝精巧和複雜的具有藝術觀賞價值的陶瓷工藝品。美術陶瓷主要包括陶瓷雕塑、顏色釉瓷器、薄胎瓷器、彩繪瓷器以及其他各種裝飾陶瓷等。
陶瓷雕塑 陶塑以廣東石灣、河南洛陽產的為主。石灣陶塑的題材有人物、動物等,尤其以羅漢、鍾馗等神佛和古代人物見長,神態生動,釉彩豐富而多變(見石灣陶器)。洛陽陶塑以唐三彩為最著名。品種有駿馬、駱駝、仕女、武士、樂伎等,繼承了唐代的風格,造型豐滿、圓渾而健美。瓷塑以江西景德鎮、福建德化產的為主。其中景德鎮瓷塑有人物、動物以及龍船、花籃、花卉,工巧精細(見景德鎮瓷)。德化瓷塑則以傳統的“觀音”、“仕女”、“達摩”等為主,神態莊重而溫和,衣紋飄灑,加上象牙般潤澤的白色釉彩,具有恬靜、素雅的風格(見德化瓷)。
顏色釉瓷器 以釉彩鮮麗、典雅和多變為特色。江西景德鎮的顏色釉,品種最為豐富,主要有霽紅(又稱祭紅)、鈞紅、寶石紅、豇豆紅、美人醉、桃花片、烏金、鱔魚黃、古銅、月白、鸚鵡綠、天青、寶石藍、茄皮紫等。早在清代乾隆年間(1736~1795)便已有30多種,是中國瓷器藝術的瑰寶。由於彩釉配方和燒窯技藝異常複雜,難度大,所以極為名貴。此外,河南禹縣神垕鎮瓷器繼承了宋代鈞窯的傳統,釉彩除傳統的霽紅外,還有海棠紅、硃砂紅、雞血紅、葡萄紫等色,釉彩多變而凝重,造型渾厚。
薄胎瓷器 胎薄如紙,厚薄均勻,呈半透明狀。制胎工藝非常精巧。一般在瓷器上施以精細的五彩彩繪,更顯珍貴。(見薄胎瓷
彩繪瓷器 是在瓷器上以彩釉描繪花紋。品種有青花、釉里紅、鬥彩、五彩、粉彩等。青花瓷器是釉下藍彩,以單一的藍色描繪山水、花鳥等,由於用筆的輕重和藍彩的多少,呈現濃淡渲染的微妙效果,風格秀麗、淡雅(見青花瓷)。鬥彩是用釉下藍彩和釉上五彩相結合的技法,從而產生色彩對比的藝術效果。五彩是以多種色釉描繪花紋,其中廣州彩瓷在瓷胎上以五彩和金色描繪花紋,構圖和紋飾比較繁複,色彩鮮麗,對比強烈,並以金色織錦圖案作地,具有金碧輝煌的效果,所以又稱織金彩瓷(見廣彩瓷)。粉彩瓷器風格嫵媚、秀麗,描繪工整而細膩(見粉彩瓷)。
其他裝飾陶瓷 是在陶瓷胎骨上進行裝飾。裝飾方法很多,有刻花、印花、影青、剔花等,形成不同的藝術效果。河北邯鄲繼承了宋代磁州窯刻花的傳統,即以工具在胎骨上刻出花紋,線條流暢、挺拔(見邯鄲陶瓷)。陝西銅川繼承了宋代耀州窯刻花、印花(以印模在胎骨上印製花紋)的特色。影青以江西景德鎮和浙江龍泉(見龍泉青瓷)為主要產地。它是在青瓷的胎骨上印製或刻劃淺浮雕的花紋,在青釉下呈現若隱若現的效果,因而得名。剔花以安徽界首、四川榮昌的陶器為主。它是在赭褐等深色的胎骨上刻畫並剔去上面多餘的部分淺色土,描繪成戲曲人物、花草等,再覆罩透明釉和彩釉,使深淺不同的胎土和彩釉互相輝映。此外,還有著名的江蘇宜興紫砂陶器,器形簡樸、規整,有仿竹節、瓜果、樹根等造型,工藝精細。作品以小巧見長,有的為素麵,不加紋飾,風格高雅;有的飾以蘭、竹等花紋或金石詩文等,風格古樸(見宜興陶瓷)。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