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M4謝爾曼坦克

美國M4謝爾曼坦克

M4中型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開發、製造的坦克。通稱謝爾曼或雪曼(Sherman),這個名字是英軍起的,來源是美國南北戰爭北軍的將軍威廉·特庫賽·謝爾曼。美國的M4中型坦克是二戰中後期的著名坦克,也是二戰中生產數量最多的坦克,總生產量達到了49234輛,比蘇聯的T—34坦克生產數量還多。在二戰後期的坦克戰中,M4坦克發揮了重大的作用,因而在世界戰車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型號簡介

美國M4謝爾曼坦克威廉·謝爾曼
威廉·謝爾曼本是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北軍(聯邦軍)的一員戰將。以著名將軍來命名坦克是美軍的習慣作法,如“格蘭特”、“巴頓”坦克,“布雷德利”步兵戰車等。“謝爾曼”坦克的真正代號是M4,它與M3坦克幾乎同時開始研製,被稱為“兩兄弟”。但作為弟弟的M4坦克名氣要遠遠大於哥哥M3坦克。

M4與M3有許多相似之處,從底盤布局到發動機,二者幾乎一模一樣。二者最大的區別是在炮塔上,M3坦克火炮裝在炮座內,而M4坦克的火炮裝在鏇轉炮塔上。這樣,不僅可以大大提高火力的靈活性,而且有利於均勻增加裝甲厚度,從而提高坦克的防護性能。正因為如此,M4坦克的綜合性能要遠遠高於M3坦克。

M4坦克的型號十分龐雜,美國官方公布的M4系列的改進型就不下50種,從而構成了龐大的“謝爾曼”家族。這些家族成員間的區別主要體現在:有的採用鑄造車體,有的採用焊接車體,有的發動機型號不同,有的火炮口徑不同等等。其中,M4A3坦克較有代表性,這種坦克的戰鬥全重31.55,乘員5人,裝一門75mm火炮,並有火炮高低穩定器,裝甲厚度15--100mm,其動力裝置為一台368千瓦的水冷汽油機,採用小負重輪和水平螺鏇彈簧懸掛裝置,最高速度可達42公里/小時。

1942年初,M4坦克正式列裝。由於它在戰場上的出色表現,很快贏得坦克手們的青睞。根據“租借法案”,英國等美國的盟國也要求租借這種坦克。為此,美國龐大的汽車工業紛紛轉產,生產坦克。僅1943年一年,美國就生產各型坦克近3萬輛,其中M4坦克占相當大比重。

二戰中、後期,M4坦克在反法西斯戰場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歐洲戰場上,雖然M4坦克在與德軍重型坦克的較量中,還有些力不從心,但它的數量多,可以以量補質。在太平洋島嶼爭奪戰中,美軍的M4坦克則出盡了風頭,日軍的97坦克根本不是它的對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從美軍退役的M4坦克成了一些中、小國家軍隊的寶貝,“謝爾曼”遍及世界各地。直到今天,它仍在某些國家發揮著作用。M4坦克與蘇聯的T—34一樣,在世界坦克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研製歷程

美國M4謝爾曼坦克美國M4謝爾曼坦克
1940年8月19日,美國開始了新型坦克的研製工作。根據M3“格蘭特”的不足,軍方要求將75mm火炮裝在鏇轉炮塔上,研製代號是T6中型坦克,1941年9月,T6坦克定型並被命名為M4“謝爾曼”中型坦克。M4是在M3坦克的基礎上研製成功的,因而M4和M3,既有區別,又有聯繫。它們的底盤總體布置和行動部分都很相似。最大的區別在炮塔上,M4坦克的炮塔為整體鑄造炮塔,圓弧過渡,尺寸上比M3的炮塔要大得多。

M4坦克的主要武器是一門M3式75mm火炮,可以發射穿甲彈榴彈煙幕彈。在M4系列的各種改進型車上,共裝有4種不同型號的發動機,變速箱為機械式,行動部分採用平衡式懸掛裝置,每側6個負重輪分為3組,主動輪在前,誘導輪在後。

M4坦克的型號十分繁雜,僅美國官方公布的M4系列改進型車,變型車,和實驗型車就有50多種。主要有M4,M4A1,M4A2,M4A3,M4A4,M4A6這6種型號的改進型車,主炮有75mm,76mm,105mm。

M4的火力雖略顯不足,但它的堅固,可靠和耐久性卻享譽軍界。在整個大戰期間,M4成為美軍坦克力量的骨幹。由於美軍不像德軍和蘇軍那樣裝備了重型坦克,M4有時也得權充重型坦克使用,儘管它並不能完全勝任這個角色。

從42年開始,M4一批接一批地投入使用,以求儘快替換身有殘疾的M3。它第一個大顯威風的地方是北非戰場。當英軍撤至阿拉曼,已置身退無可退的境地時,大約四百輛謝爾曼被火速補充至英第八軍。在“十字軍”和“瓦倫丁”型坦克的配合下,經過五小時的炮火準備,謝爾曼率先向油料、備件嚴重不足,已成強弩之末的德軍發動衝擊。經過十二天激戰,英軍大敗德軍非洲軍團。是役,曾在沙漠中令對手望風披靡的德軍PzKwIII、Ⅳ型坦克被擊毀二百餘輛。沙漠之狐隆美爾從此一厥不振。

美國M4謝爾曼坦克美國M4謝爾曼坦克
此後,不論在歐洲戰場還是在太平洋戰場,隨處可見謝爾曼的身影。D-DAY最先登入諾曼第的坦克就是數百輛謝爾曼,成為盟軍邁向勝利的先鋒。

謝爾曼的長處在於可靠性高,易於維護和用途廣泛。有的在炮塔上加裝60管4.5英寸火箭發射器;有的加裝噴火器成為噴火坦克。還有的將其主炮改為105毫米榴彈炮,加強軟殺傷能力。大戰後期則以生產裝備76毫米長身管高初速主炮的M4A3為主。而其主要缺點是火力、裝甲防禦力與德、蘇著名中型坦克相比,有相當的差距。它的汽油發動機周圍裝甲防護尤其不足,和德軍對手對壘時極易中彈起火。因此美軍給它起了個外號——“Ronson”,一種名牌打火機

M4謝爾曼並不是二戰中性能最佳的中型坦克,但其巨大的裝備數量加上蒙哥馬利、巴頓等名將精明的運用,使它在盟軍的武器裝備序列中占有重要地位。巴頓將軍指揮下的美軍裝甲師主要裝備就是M4坦克,它們在諾曼第登入以後的歷次戰鬥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1945年春,美軍有16個裝備有M4中型坦克的裝甲師參加了對柏林的總攻。

服役過程

美國M4謝爾曼坦克美國M4謝爾曼坦克
在二次大戰中,M4雪曼在美國陸軍和美國海軍陸戰隊服役,也被同屬同盟國的大英國協(包含澳大利亞加拿大)、蘇聯、自由法國波蘭流亡政府和中國所使用。

雪曼的第一次參戰,是裝備了許多該型坦克的英軍第八軍團在1942年十月參加的第二次阿拉曼戰役(SecondBattleofElAlamein)。大英國協在歐洲戰區也廣泛地使用雪曼坦克來取代M3葛蘭特和其衍生車型,且在1944年成為裝甲部隊的主力-其他的坦克是於戰爭後期參戰的邱吉爾坦克和克倫威爾坦克。英軍曾使用M4、M4A1和M4A2,但之後的主力裝備是M4A4。M4的衍生型螢火蟲坦克是自美國援助的M4和M4A4改裝而成,被配置在裝備了雪曼坦克和克倫威爾坦克的部隊中,以提供較強的反坦克火力。

雖然美國海軍陸戰隊在太平洋投入了柴油驅動M4A2,美軍坦克殲擊車部隊也在非洲和歐洲投入了柴油驅動M10坦克殲擊車(基於M4A2地盤),美軍裝甲部隊長官中將JacobL.Devers卻要求不在無行動戰區(ZoneofInterior)之外投入柴油引擎的雪曼坦克。首次投入戰鬥的美國雪曼是在1942年11月在“火炬行動”(OperationTorch)中使用的M4和M4A1,在北非戰役的過程中雪曼在坦克營里取代了M3Lees的位置。雖然M4和M4A1在整個戰爭期間都繼續服役,但美國陸軍在戰爭後期更傾向使用擁有500匹馬力強力引擎的M4A3。在1944年7月,M4A1首先裝備76毫米長管火炮進入戰鬥,緊隨其後的是M4A3。到戰爭末期時,美國陸軍在歐陸部署的半數雪曼坦克已經裝備了反坦克能力高的76毫米長管火炮,而餘下的半數雪曼坦克仍裝備著75毫米的短管火炮。有些部隊則混有裝備了兩種火炮的車型。第一種裝備HVSS懸吊系統的車型是M4A3E8(76)W型,在1944年末參與實戰。

蘇聯偏好使用裝有柴油引擎的雪曼坦克,因為它製造的坦克如T-34也是使用柴油引擎。因此,它是繼大英國協後大量使用裝備有75毫米短管火炮和76厘米長管火炮之M4A2的國家。與英國不同的是,M4A2占了蘇聯所擁有的雪曼坦克的大半。蘇聯軍將部分M4A2的75毫米短管炮換成T-34的76毫米炮,並將此一改裝車型稱為M4M。使用HVSS懸吊系統的雪曼坦克直到戰爭末期才被接收並使用。雪曼坦克被蘇聯官兵稱為“EmCha”,因為美國人寫的頂上開口的數字4類似於西里爾字母chaЧ。

美國M4謝爾曼坦克美國M4謝爾曼坦克
在韓戰中,一台擁有形狀方正、焊接車體的M4A3E8(76)W雪曼正被用作火炮使用。自由法軍使用的M4A2占了相當高的比例,法國也是唯一經由租借法案接收M4A3E2“巨無霸”的國家。波蘭軍則使用了許多雪曼螢火蟲和裝備76毫米長管炮的衍生車型。中國部隊則使用了裝備75毫米短管炮的車型。

二戰結束後,美國仍繼續使用裝有76毫米長管炮或105毫米榴彈炮的M4A3E8。在1950-1953年的韓戰中,雪曼坦克仍是美軍普遍使用的坦克。戰後的雪曼坦克也在世界上的許多國家服役並參與了20世紀末的幾場地區性衝突。以色列的以色列國防軍廣泛的裝備了包含使用法制75毫米火炮的M-50“超級雪曼”和擁有105毫米火炮的M51雪曼,及其他多種的改裝及衍生車型。雪曼坦克也被參與第二次喀什米爾戰役印巴戰爭(1971年)的雙方軍隊所使用。南美洲在戰後很長一段時間仍繼續使用雪曼坦克。智利陸軍把雪曼列為現役裝備直到1989年,而巴拉圭是南美洲唯一仍繼續裝備雪曼坦克的國家。

衍生車型

美國M4謝爾曼坦克美國M4謝爾曼坦克

M10狼獾驅逐戰車-使用M4A2底盤改裝,搭載3英寸(76.2毫米)

M6火炮的驅逐戰車,英方綽號“狼獾”。

M36積遜驅逐戰車-搭載90毫米M3火炮的驅逐戰車。

M7牧師自行火炮-搭載105毫米M2A1榴彈炮的自行榴彈炮,英方綽號“牧師”。

M12自走榴彈炮-裝備155毫米M1917/M1917A1/M1918M1榴彈炮的自行榴彈炮,配備的同地盤彈藥車為M30。

M40系列自行榴彈炮-155mmGMCM40,8in.(203mm)HMCM43,250mm(10inch)MMCT94,andCargoCarrierT30

火焰噴射坦克-M4A3R3斑馬,M4鱷魚式,M4A2HVSS獾式等。

T34希神多管火箭炮-T34希神(Calliope),T40自動飛彈(Whizbang)等。

兩棲登入坦克-兩棲/水路兩用坦克(DuplexDrive,DD),改裝車輛分別基於M4A1、M4A2、M4A3、M4A4。二戰中英軍使用的雪曼兩棲坦克基於M4A1(75)、M4A2(75)、M4A4改裝,美軍只使用了用英國套件改裝的M4A1(75)。M4A3系列改裝的雪曼兩棲坦克未在二戰中使用。

裝甲救護車-M32,M74,BritishARV,andIsraeliTrailBlazer

火炮牽引車-M34andM35primemovers,BritishShermanguntowers

美國M4謝爾曼坦克美國M4謝爾曼坦克
雪曼螢火蟲-英國利用M4(75)、M4A2(75)、M4A3(75)W和M4A4改裝17磅MKsIV/VII加農炮,以提高M4系列的反坦克火力。M4和M4A4為主要改裝用底盤。M4A2底盤為少量戰場返修車輛,數量非常稀少。M4A3(75)W底盤為美軍需求,改裝數量不超過60輛,未能趕上戰爭結束前交付部隊使用。

赫巴特雜耍團-英軍為諾曼第登入準備的特殊改造車輛。

BARV-英國改裝,將雪曼坦克去掉炮塔並加裝較高的車體圍殼,以用於涉水牽引救援探頭擱淺車輛和登入船隻的海灘救援車輛,持續使用到戰後相當長時間。

袋鼠式裝甲運兵車-大英國協部隊為解決半履帶裝甲人員輸送車數量不組的問題,利用加拿大RamI/II巡洋坦克、M7牧師自行榴彈炮、M4系列中型坦克、邱吉爾步兵坦克等去掉炮塔、火炮及相關戰鬥室內部組件改裝而成的裝甲人員輸送車,以為前兩種底盤居多。

二戰後雪曼坦克-二戰其他國家的改進版本。

結構特點

美國M4謝爾曼坦克美國M4謝爾曼坦克
M4謝爾曼坦克非但不是一款拙劣設計,還具備許多優點和當時最先進的技術。首先,M4謝爾曼是二戰性能最可靠的坦克,其動力系統的堅固耐用連蘇聯坦克都遜色幾分,德國坦克更是望塵莫及。德國豹式坦克每隔1,000公里里程就需要大修一次,坦克必須運回工廠大修。謝爾曼坦克只需要最基本的野戰維護就足夠了。性能可靠,故障極少,使美軍坦克的出勤率大大高過德軍坦克。

謝爾曼坦克的生產設計大概也是二戰最優秀的。美國研製生產坦克的廠家是通用、福特、克萊斯勒等汽車廠,採用的是亨利-福特倡導的生產線原理,因此能夠大批量生產,並且大幅度降低成本。美國二戰期間總共生產了各種裝甲戰車287,000輛,其中包括將近5萬輛M4謝爾曼坦克。最有趣的是,謝爾曼坦克的尺寸是參照美國“自由輪”的船艙設計,非常便於遠洋運輸。看來美軍對後勤的重要性理解得非常透徹。

謝爾曼坦克還擁有幾項世界領先技術。首先炮塔轉動裝置是二戰最快的,轉動一周只需要不足10秒鐘。其次謝爾曼還是二戰唯一裝備了火炮垂直穩定儀的坦克,能夠在行進當中瞄準目標開炮。謝爾曼的500馬力汽油發動機也是二戰最優秀的坦克引擎之一,使謝爾曼坦克具有47公里的最高公路時速。這些優點都很有助於機動作戰。

謝爾曼在道路或野地都能保持較高的速度。在野地行走時表現不俗.在沙漠上,謝爾曼的橡膠履帶表現良好.即使是在義大利的多山環境下,謝爾曼依然能夠通過很多德國坦克所不能通行的地形。另一方面,美軍坦克乘員發現M4在例如泥濘或積雪等非硬質地面上行駛時,其較為窄小的VVSS履帶在防滑性能和對地面的壓強等通行能力方面相對於德軍的黑豹等擁有寬履帶的第二代坦克要遜色不少.蘇聯人的經驗與之相似,並開始改裝VVSS履帶以提高其在雪地上的防滑性能。美軍開始發放名為“鴨嘴獸”的擴展型VVSS履帶連結銷進行戰地改裝作為新型履帶和懸掛系統定型之前解決對地壓強問題的權宜之計。而因增加裝甲而大幅增重的M4A3E2"巨人”則將“鴨嘴獸”擴展履帶銷作為出廠標準配置。M4A3E8“EasyEight”,代表了安裝HVSS(水平螺鏇彈簧懸掛系統)懸掛系統和新型23英寸寬履帶的M4A3,HVSS和23英寸履帶作為解決M4通行能力的終極解決方案在戰爭晚期開始投入使用,安裝到了M4(105)、M4A1(76)W、M4A2(76)W、M4A3(75)W、M4A3(76)W和M4A3(105)型坦克以及M40和M43型自行榴彈炮上。

1942年春天,謝爾曼坦克首次出現在北非戰場。當時隆美爾非洲兵團裝備的坦克依然是過時的3型、4型和38t型,於是謝爾曼坦克擁有無可置疑的戰場統治權,英軍在阿拉曼戰役中大量使用。戰役以後,隆美爾寫道:“敵方的新式謝爾曼坦克,比我們所有的型號都要先進。”

主炮能力:

美國M4謝爾曼坦克美國M4謝爾曼坦克
主炮是坦克的手臂。謝爾曼坦克裝備一門M3型75毫米L/40加農炮,這門炮使用的高爆彈相當出色,但穿甲彈就非常平庸了。謝爾曼主炮能夠在1,000米距離上擊穿62毫米鋼板,穿甲能力比蘇聯T-34早期型號的76毫米L/42主炮還要遜色一些,跟德軍現役的75毫米48倍和70倍身管火炮相比就差距懸殊了,更何況88毫米炮。讓M4的“手短”。

M4A3改進型換裝一門75毫米53倍身管火炮,1,000米距離上的穿甲能力增強到89毫米,依然比德國虎豹差一個檔次。大量的證據表明,謝爾曼坦克在數百米到數十米不等的距離向德軍坦克開火,他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發射的炮彈在德國坦克裝甲上反彈,飛到幾百米的空中。

防護能力:

防護能力方面,謝爾曼坦克的正面和側面裝甲厚50毫米,正面有47度斜角,防護效果相當於70毫米,側面則沒有斜角。炮塔正面裝甲厚88毫米。德軍4G型坦克在1,000米以外,虎豹坦克2,000米以外,就能擊穿謝爾曼的正面裝甲。雪上加霜的是,謝爾曼坦克外型線條瘦高,早期型號高2.8米,改進型號高達3.4米,行進在戰場上如同招搖過市,是德軍坦克的最佳目標。

此外和德國人的坦克一樣謝爾曼坦克的也裝備汽油發動機,而且也非常容易起火爆炸,這個弊病使謝爾曼坦克獲得了“朗森打火機”的綽號,因為這個打火機的廣告詞是“一打就著,每打必著。” 西線流傳著各種各樣謝爾曼坦克被擊毀的故事,有德國坦克一發炮彈貫穿兩輛謝爾曼坦克的戰例或炮彈穿透房屋磚牆擊毀謝爾曼坦克的戰例。

美軍第3裝甲師登入諾曼第時擁有232輛謝爾曼坦克,到戰爭結束,這個師共有648輛謝爾曼被擊毀報廢,另有700輛被擊傷,修復以後重上戰場,戰損率高達580%。諾曼第戰役中,美軍第2裝甲師在兩天裡就損失57輛謝爾曼坦克,傷亡363人。阿登戰役前夕,美軍裝甲師的傷亡如此慘重,出現了沒有足夠的坦克兵裝備坦克的局面,許多倉促上陣的坦克只有3個乘員,而不是規定的5人。

機動能力:

美國M4謝爾曼坦克美國援助中國的M4謝爾曼坦克
但除此之外的機動性,謝爾曼坦克還是相當不錯的,從大量的德軍“虎”、“豹”被從側翼擊毀可以看出,除數量巨大外,謝爾曼坦克的機動能力是相當不錯的。

為了改變火力上的差距,英國人獨自將謝爾曼坦克的炮塔稍加改裝,就成為盟軍唯一能夠與德國坦克火力對抗的謝爾曼“螢火蟲”坦克。

但謝爾曼坦克火力不足的深層次原因,是美軍裝甲部隊的戰術思想。二戰前夕,歐美各國軍隊都在探索裝甲部隊的戰術思想,其中只有蘇德的裝甲戰術得到實戰檢驗。

火炮特性

長度1.5m,使初速降至可以接受的800m/s。以色列稱這咱改進型火炮為D1504式坦克炮,炮管長度為口徑的44倍,使用以色列研製的炮彈。
M51坦克以M4A1型謝爾曼坦克為基礎,安裝康明斯公司338kW(460馬力)柴油機、E8型水平螺
鏇彈簧懸掛系統和改進型轉向裝置、傳動裝置及排氣裝置,使用較寬的履帶和炮塔防盾,對炮塔
尾艙和彈藥儲存箱進行改進以便安放新型105mm火炮用的105mm炮彈。其他改進項目包括用小型緊
湊的直流以發電機代替原來的大型蓄電池充電機、在主要武器上方安裝1個白光/紅外探照燈、炮
塔兩側安裝2具煙幕彈發射器。在樣車試驗後還為火炮加裝了炮口制退器。
改制1輛M51型謝爾曼坦克大約需要25000個工時,戰鬥全重將增加到39t,公路最大速度為45km/h,行程270km。
該坦克在1967年初的以敘邊界衝突中第一次參加戰鬥,隨後用於1967年中東戰爭和1968~1970年的衝突戰爭中,1973年的中東戰爭也有使用。M51坦克曾成功地與敘利亞和埃及的蘇制T-62坦克進行過交戰。
105mm D1504式火炮可以發射OCC 105F1式非鏇轉穩定的空心裝藥破甲彈、60式榴彈、發煙彈和教練彈。破甲彈與法國AMX-30主戰坦克配用的彈相同,初速為905m/s,破甲深度為360mm/0°或150mm/6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