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人民廣場

羅馬人民廣場,是古羅馬的一個藝術性廣場。人民廣場(義大利語:Piazza del Popolo)是一個巨大的橢圓形廣場,靠近鮑格才家族公園(borghese park),廣場的標誌性建築,是一座23米多高的方尖碑

。羅馬人民廣場的北門是波波洛城門(PortadelPopolo),意思就是“人民城門”,它是弗拉米尼亞大道(ViaFlaminia)的起點。自公元220年弗拉米尼亞大道建成後,這條路就連線著羅馬和亞得里亞海岸(AdriaticCoast),很多遊客都是通過這個廣場進入羅馬。 1589年,羅馬教皇希克斯塔斯五世(PopeSixtusv)將埃及方尖碑放置在了廣場中央,這座方尖碑高23.2米。這座方尖碑是當時古羅馬作為紀念征服埃及而被樹立起來的。1815年,基賽匹·維拉迪爾(GiuseppeValadier)在廣場的東、西兩邊加建了圍牆,而且還在廣場中心增加了一個中央噴泉,在方尖碑旁增加了四個埃及獅子雕塑。在圍牆上加了16個獅身人頭雕塑,具有特別的藝術性。 在人民廣場的南端,建有兩座對稱、別具一格的教堂:右面是奇蹟聖母堂(SantaMariadeiMiracoli),左面是聖山聖母堂(SantaMariainMontesanto)。這兩座教堂是1658年由羅馬教皇亞歷山大七世建造的,設計大師是卡洛·倫納迪(CarloRainaldi1611年5月4日-1691年2月8日),他是巴洛克時期的義大利建築師。
羅馬人民廣場,由17世紀羅馬建築師豐塔納建造,該廣場是三條放射形幹道的匯合點,中央有一座方尖碑,周圍設有雕像,布置綠化帶。在放射形幹道之間建有兩座對稱的樣式相同的教堂。
羅馬人民廣場開闊奔放,歐洲許多國家爭相仿效。法國在凡爾賽宮前,俄國在彼得堡海軍部大廈前都建造了放射形廣場。傑出的巴洛克建築大師和雕刻大師伯尼尼設計的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前廣場,周圍用羅馬塔斯乾柱廊環繞,整個布局豪放,富有動態,光影效果強烈。
羅馬教皇當局為了向朝聖者炫耀教皇國的富有,在羅馬城修築寬闊的大道和宏偉的廣場,這為巴洛克自由奔放的風格開闢了新的途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