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撣邦

撣邦,是前緬甸聯邦的成員國之一,是一個以撣族為主體的多種族國家。

基本信息

自然狀況

撣邦位於緬甸聯邦東部,面積15.83萬平方公里,約占全緬總面積的1/4,是緬甸14個省、邦中最大的一個邦區。全邦人口372萬餘人,由52個鎮區和1932個組組成。每年2月7日為“邦慶日”。
撣邦首府東枝,地處海拔1700米的高山頂上,被稱為緬甸的“山城”,是緬甸著名的避署勝地和撣邦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面積約7平方公里。

歷史悠久

撣邦具有悠久的歷史。據中國史籍記載,早在公元一世紀,就出現了以今日撣邦一帶為中心的古撣國。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逐漸形成以今日東枝為中心的行政區域。
在英國占領緬甸前,撣邦實行土司制度,由土司進行統治。土司每年都向緬甸國王進貢。國王雖對撣邦進行統治,實際並不過問其施政情況。公元1885年英國占領緬甸後宣布撣邦為落後地區,把撣邦與緬甸本部分開,單獨加以統治。英國仍保持了撣邦的土司制度。英國又依其轄區的大小,把土司分為三等,一等稱蘇布瓦,二等稱謬沙,三等稱外昆木。當時全撣邦共有35個土邦,分別由35個大小不同的土司統治,他們各自稱霸一方,封建割據。
1948年緬甸獨立後,撣邦仍保持了土司制度。《緬甸聯邦憲法》規定,撣邦包括英國統治緬甸時所稱之“撣聯邦”及佤邦的全部疆土。憲法甚至明文規定緬甸聯邦國會的撣邦上議員由土司選出。實際上,各土司仍然封建割據,各行其是。但同時,緬甸政府也即開始醞釀廢除撣邦土司制度。1948年上半年,緬甸政府組織了撣邦調查委員會,赴撣邦地區調查,草擬了改革方案。1950年間,撣邦又發生了農民反對土司的示威事件,緬甸政府就乘機再度提出“廢除土司制度,實行民主改革”的主張。1952年秋,緬甸政府強使撣邦政府主席、孟密大土司規勸各土司放棄權力,撣邦土司被迫宣布放棄其權力。緬甸政府同時宣布對未交出政權的地區,實行軍事管制。在這期間均有些土司激烈反對。六十年代初,緬甸政府再次宣布“徹底廢除土司制”,並在撣邦設立了邦議會及邦政府。

民族特色

撣邦是緬甸聯邦內少數民族最多的一個邦區,除主體民族撣族外,尚有:緬、勃歐、東杜、崩龍、克欽(即景頗)、克耶、英達、達努、佤、拉祜、布朗、哈尼(在緬甸稱高或依高)、勃 、當約昆、傈僳、邁達、尹、朗、桑多、陀萊、茵萊、尹甲、尹乃、苗、泰尼、雲、果敢等20多種民族,他們的人數分別為上千人至數萬人。另外還有象瑪努諾、桂、克木、克敏、改柯等近30種人數很少的民族或民族支系。除了上述這些少數民族外,在撣邦各地還有不少華僑、印僑和巴僑
撣族自稱泰,有近250萬人,人口僅次於緬族和克倫族,是緬甸的第三大民族。撣族中的62%居住在撣邦,他們是撣邦的主體民族。緬北的傑沙、八英、密、曼德勒和東吁、彬文那等城市附近以及親敦縣境內居住的撣邦人也較多,其餘的撣族分布在克耶邦、克欽邦和親敦江上游等地,緬甸中部一帶地區和克倫邦首府巴安附近也有些撣族村寨。
撣族屬蒙古人種南亞類型。其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中國古代稱其為“撣”、“金齒”、“銀齒”、“黑齒”、白衣”、“白夷”、“擺夷”等。緬甸的撣族和我國的傣族,歷史淵源關係極為密切。由於撣族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其數目字和許多生活用語與雲南方言及閩粵方言接近。撣族有自己的文字,撣文是從梵文和緬文的字母轉化來的一種簡單拼音文字,但多用於佛教經典,很少用於文化教育方面。撣語通用於整個撣邦和緬北地區,與我國的傣族語言相通。撣族多信奉小乘佛教,95%是佛教徒。撣邦境內佛寺廟宇遍及各村寨。寺廟、佛塔的建築形式和佛教節日及佛事活動都和緬族及我國傣族相似。

教育方針

撣族的文化還比較落後,但優於居住在撣邦境內的其他少數民族。過去一些土司及其親友的子女多在仰光甚至到泰國、英國讀書。撣族兒童,不管男孩女孩,五六歲時就要到村裡的寺廟去學習,他們通過誦經學習文化,故在撣族中文盲較少。據緬政府官方公布,全撣邦現有國小、初高中1761所,在校學生31萬,教師7243人,另有工業高中、農業高中和專科學校多所。有醫院19個,醫療站31個。
緬甸自1964年開展掃盲識字運動,並把每年的9月8日定為“掃盲日”。每年暑假,組織成千上萬的大專院校學生,開赴掃盲第一線,把文化、教育送到田頭、工地、廚房和牲口棚里。在偏僻的山區,都出現了兒女教父母,兄弟姐妹互教的情況,形成了一支極其龐大的師資隊伍。故近幾年來、撣邦的掃盲識字運動,和全國一樣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在一些鄉村,還為新識字者創造和提供了一些必要的學習條件,如舉辦圖書館等方式,為新識字者提供有力條件。
與中國和雲南省的交往由於撣邦在地理上同我國雲南省相毗連,撣族與我國的傣族又是同源異流的民族,因而歷來同我國有很密切的關係。英國殖民者併吞緬甸前,撣邦土司一方面向緬甸國王納貢稱臣,同時也向中國皇帝進貢並接受其冊封。元、明、清三代在現今緬北的木邦、摩密、蠻莫、孟養等緬甸地方土司,均歸雲南布政司管轄。明末桂王永曆帝逃入緬甸時,曾以撣邦為基地與清政府作戰,隨永曆帝逃入撣邦的部分漢人後來與撣人通婚,並定居撣邦。現今的撣族還分為普通撣族與中國撣族(即漢擺夷)兩大類。後者不僅人數居多,文化較高,而且有中國漢族的血緣關係。由於長期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撣族很多生活習慣乃至服飾都與漢族相似。撣傣關係極為密切,雙方結親者甚多,他們跨國界而居,隔界河相望,通婚互市,走親串戚,親如一家。
撣邦在經濟上也同中國有密切的關係。我國古代有一條從四川成都,經雲南的大理、保山、德宏進入緬甸,再通往印度的重要交通線即“蜀身毒道”,被稱之為西南陸地的“絲綢之路”。在這條古商道上,中國商人與撣國(今緬甸)或身毒(即印度)的商人進行貨物交換,用絲綢或邛竹杖,換回金、貝、玉石、琥珀、琉璃製品等。古老的蜀身毒道的路線,與今天的川滇公路、川緬公路、緬印公路的走向大體一致,並且有不少路段完全重合在一起。交通是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紐帶,從古到今兩國邊民的商業往來,邊民互市,源遠流長,始終沒有間斷過。
戰前雲南商人每年運大批布匹、食鹽、鐵器等日用品交換撣邦的白銀、藥材等土產。中國的礦工和建築工人在開發撣邦資源上起過十分重要的作用。著名的南渡礦場(老銀廠)即為旅緬的中國人參加創建,二次大戰前該礦場工人有半數以上是中國人,雲南每年往撣邦謀生的季節工人約有七八萬人之多。1938年8月滇緬公路全線正式通車,中國同緬甸撣邦之間往返更密切。1942年日本侵占緬甸後,“中國遠征軍”進入緬甸,轉戰於緬北撣邦一帶,抗擊日本侵略軍。戰後“中國遠征軍”返國,其中一部分人留在撣邦一帶專事買賣。目前,在撣邦境內有華僑七八萬人,他們大多數是雲南人,在當地多從事商業和建築事業,這些華僑華人對溝通撣邦城鄉物資交流和繁榮城鄉經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