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賓·拉登

網路賓·拉登

葉門青年安瓦爾·奧拉基擁有一個綽號叫“網路上的賓拉登”。一個在美國出生與受過多年高等教育的穆斯林知青,也許一開始並不是一個極端派,也不是一個恐怖分子的網路導師,但在他的意識形態和宗教信仰的成長過程中,吸收了新的因素,變成誓與西方(尤其是美國)為敵的極端派。

簡介

三十八歲的葉門青年安瓦爾·奧拉基(Anwar al-Awlaki),擁有兩個綽號,一個是“電郵上的伊瑪目”(伊瑪目伊斯蘭教長);另一個叫“網路上的賓拉登”。包括中情局聯邦調查局在內的美國情治機關,都想抓住他或殺掉他,但每次都被他逃脫。最令美方難堪的是,奧拉基雖是葉門裔,但他卻是在美國出生,又在美國受過多年大學及研究所教育。英語非常流利,宣揚伊斯蘭教義時,還會引用美國通俗文化作例子,亦熟悉麥可·傑克遜的流行歌。但他現在卻與美國為敵。

美國情治單位的反恐作業總是慢了半拍,前幾年開始注意到他時,以為他只是傳教而已,是個理論派,去年十一月以後才驚覺到他已變成可怕的暴力煽動家兼恐怖行動指點家,不僅在網路上發表恐怖言論,而且更進一步傳授恐怖手法。

美國情治單位獲得的證據是去年十一月五日在美國德州胡德堡屠殺十三人的穆斯林少校軍醫哈山,與奧拉基通過多次電郵,情治人員判斷奧拉基鼓勵哈山動武,“打聖戰”。第二個證據是去年聖誕節坐西北班機到底特律的“內褲炸藥客”奈及利亞男子阿卜杜勒·穆塔拉布,曾在葉門找過奧拉基拜師。

個人資料

Anwar al AwlakiAnwar al Awlaki

奧拉基生於美國新墨西哥州,他的父親在新墨西哥州的大學讀碩士學位,回國後做了農業部長和大學校長,他的一個長輩亦曾當過葉門總理。奧拉基七歲時隨父返國,二十歲時返美就讀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土木工程系,一九九三年旅行阿富汗,一九九四年畢業後放棄土木工程專業,跑到丹佛伊斯蘭協會當伊瑪目。兩年後到聖地牙哥主持一家清真寺,同時亦在聖地牙哥州立大學讀教育碩士;二○○一年年初又轉到華府喬治·華盛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沒念完即於翌年三月返回葉門。同年十月卦美,在紐約甘迺迪機場進關時,聯邦調查局認為他在申請護照填寫不實資料,但逮捕未成。離美後在英國住了兩年,二○○四年回葉門任教一所以偏激出名的大學;曾被葉門政府關了十八個月,奧拉基說那是美國對葉門政府施加壓力的結果。

與拉登對比

奧拉基和賓拉登一樣都是葉門人,並且都是出身有錢有勢的家族,不一樣的是賓拉登對西方文化厭惡之至,而奧拉基則喜歡西方文化。

美國情治機關日後才發現,奧拉基和參與二○○一年“九·一一”事件的幾個劫機分子不僅認識,而且很熟。奧拉基亦像賓拉登一樣,態度溫文、說話緩慢、生活簡樸。

美國情治機關指控奧拉基過去在美國一直過著兩面人的生活,一種是在表面上裝溫和、理性的穆斯林,實際上卻是充滿仇恨、反美的狂熱穆斯林。“九·一一”事件發生後,他立即在美國公共電視上譴責劫機分子;《紐約時報》亦在二○○一年十月肯定他是個“能夠融合東西方的新一代穆斯林領袖”。

人物評論

安瓦爾·奧拉基安瓦爾·奧拉基

一個在美國出生與受過多年高等教育的穆斯林知青,回到了穆斯林極端主義尋找思想上和宗教上的終極點。也許奧拉基一開始並不是一個極端派,也不是一個恐怖分子的網路導師,但在他的意識形態和宗教信仰的成長過程中,他吸收了新的元素,看到了穆斯林的另外一種境界,而使他變成誓與西方(尤其是美國)為敵的極端派。

奧拉基熟諳西方文化,因此他的最大功能就是為迷惘中的在西方社會受教育而又對西方文明極度不滿的穆斯林青年,像哈山少校和阿卜杜勒·穆塔拉布這樣的人“指點迷津”。因為他了解西方社會和語言,知道西方社會的缺點和弊端,他能夠說出他們心中所想說的話。

因此,奧拉基在網路上具有強大的影響力,這是美國情治人員全力查找他的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是美國情治人員懷疑他已成為“阿拉伯半島基地組織”的戰略指導員兼軍師,而急於想剷除他。去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中情局要求葉門軍方向奧拉基住宅發射火箭,但奧氏不在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