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政治

網路政治探討在網路社會的發展過程中,網路政治問題的本質及其發展、變化的矛盾運動規律。

網路在信息傳遞、輿論形成中的重要作用,高層政治人物對網路效用的認可和與網民的互動,所有這些似可表明,中國已經形成了網路政治的雛形。
對於中國的政治演進來說尤其重要的是,網路政治從一開始就具有民主政治的性質。普通民眾,只要具有上網的能力,理論上就可以獲得發言的渠道,有機會對各個層面的公共事務發表自己的意見,表達自己的訴求。這樣的意見和訴求只要具有較高普遍性,就可能獲得廣泛的支持,從而形成一種輿論,就有可能對現實的立法、決策產生影響。
可能正是因為現實的民主制度仍在逐漸完善過程中,因而,相對於外國民眾,中國網民對於公共事務的興趣異常濃厚,網路政治也比較發達。而且,這種網路民主政治大體上是一種直接民主制度,對於部分權益受到侵害的民眾、對於部分關心公共事務而又缺乏現實表達渠道的民眾來說,網路渠道具有很大吸引力。高層官員、尤其是胡錦濤對網路輿論的肯定,將使網路民主政治獲得更大的生長空間。
不過,網路民主政治既然是一種直接民主政治,它也具有直接民主制的內在缺陷。比如,意見多變,缺乏深思熟慮。傳統民主制度的制度安排,比如人民代表的審議,大體上可以彌補這種缺陷。因此,網路直接民主制要正常發揮作用,就需要以代議民主制度的其他制度安排作為基礎。單靠網路民主,是不能支撐起一個合理的民主治理架構的。當然,網路民主通過對信息透明、通過對人大代表施加影響、通過在公共輿論空間提出民眾最關心的議題,也確實能夠推動民主制的其他制度趨向健全、成熟。
近期的相關新聞
2009年2月28日,溫家寶總理來到中國政府網訪談室,就應對金融危機,教育改革,醫療衛生改革等問題與網友進行了2個小時的線上交流。溫家寶總理的線上交流是國家意志和民眾一隻在網際網路上共鳴的範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