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理論

經濟理論,一方面,它是一種旨在促進“系統的、有組織的推理方法”的語言。另一方面,它是一種旨在抽象出複雜現實的本質特徵的實質性假說體系。

簡要介紹

所謂經濟理論,就是從某些前提假設出發,經過一定的邏輯推理預測到某些經濟現象發生的語言假說體系

分類

一、平衡發展理論
平衡發展理論,是以哈羅德-多馬新古典經濟成長模型為理論基礎發展起來的。其中又有兩種代表性理論,即羅森斯坦—羅丹的大推進理論和納克斯的平衡發展理論。推進理論的核心是外部經濟效果,即通過對相互補充的部門同時進行投資,一方面可以創造出互為需求的市場,解決因市場需求不足而阻礙經濟發展的問題;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增加利潤,提高儲蓄率,進一步擴大投資,消除供給不足的瓶頸。平衡發展理論認為,落後國家存在兩種惡性循環,即供給不足的惡性循環(低生產率——低收入——低儲蓄——資本供給不足——低生產率)和需求不足的惡性循環(低生產率——低收入——消費需求不足——投資需求不足——低生產率),而解決這兩種惡性循環的關鍵,是實施平衡發展戰略,即同時在各產業、各地區進行投資,既促進各產業、各部門協調發展,改善供給狀況,又在各產業、各地區之間形成相互支持性投資的格局,不斷擴大需求。因此,平衡發展理論強調產業間和地區間的關聯互補性,主張在各產業、各地區之間均衡部署生產力,實現產業和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平衡發展理論的出發點是為了促進產業協調發展和縮小地區發展差距。但是一般區域通常不具備平衡發展的條件,欠發達區域不可能擁有推動所有產業同時發展的雄厚資金,如果少量資金分散投放到所有產業,則區域內優勢產業的投資得不到保證,不能獲得好的效益,其他產業也不可能發展起來。即使發達區域也由於其所處區位以及擁有的資源、產業基礎、技術水平、勞動力等經濟發展條件不同,不同產業的投資會產生不同的效率,因而也需要優先保證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的投資,而不可能兼顧到各個產業的投資。所以平衡發展理論在實際套用中缺乏可操作性。
二、不平衡發展理論
不平衡發展理論,是以赫希曼為代表提出來的。他認為,經濟成長過程是不平衡的。該理論強調經濟部門或產業的不平衡發展,並強調關聯效應和資源最佳化配置效應。在他看來,開發中國家應集中有限的資源和資本,優先發展少數“主導部門”,尤其是“直接生產性活動”部門。不平衡增長理論的核心是關聯效應原理。關聯效應就是各個產業部門中客觀存在的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關聯度,並可用該產業產品的需求價格彈性和收入彈性來度量。因此,優先投資和發展的產業,必定是關聯效應最大的產業,也是該產業產品的需求價格彈性和收入彈性最大的產業。凡有關聯效應的產業——不管是前向聯繫產業(一般是製造品或最終產品生產部門)還是後向聯繫產業(一般是農產品、初級產品生產部門)——都能通過該產業的擴張和優先增長,逐步擴大對其他相關產業的投資,帶動後向聯繫部門、前向聯繫部門和整個產業部門的發展,從而在總體上實現經濟成長。
不平衡發展理論遵循了經濟非均衡發展的規律,突出了重點產業和重點地區,有利於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這個理論出來以後,被許多國家和地區所採納,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一些新的區域發展理論。
三、區域分工貿易理論
分工貿易理論,最先是針對國際分工與貿易而提出來的,後來被區域經濟學家用於研究區域分工與貿易。早期的分工貿易理論主要有亞當·斯密的絕對利益理論,大衛·李嘉圖的比較利益理論,以及赫克歇爾與奧林的生產要素稟賦理論等。絕對利益理論認為,任何區域都有一定的絕對有利的生產條件。若按絕對有利的條件進行分工生產,然後進行交換,會使各區域的資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從而提高區域生產率,增進區域利益。但絕對利益理論的一個明顯缺陷,是沒有說明無任何絕對優勢可言的區域,如何參與分工並從中獲利。比較利益理論解決了絕對利益理論無法回答的問題,認為在所有產品生產方面具有絕對優勢的國家和地區,沒必要生產所有產品,而應選擇生產優勢最大的那些產品進行生產;在所有產品生產方面都處於劣勢的國家和地區,也不能什麼都不生產,而可以選擇不利程度最小的那些產品進行生產。這兩類國家或區域可從這種分工與貿易中獲得比較利益。比較利益理論發展了區域分工理論,但它不能對比較優勢原理的形成做出合理的解釋,並且與絕對利益理論一樣,它是以生產要素不流動作為假定前提的,與實際情況不相符。赫克歇爾與奧林在分析比較利益產生的原因時,提出了生產要素稟賦理論。他們認為,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生產要素稟賦不同,這是國際或區域分工產生的基本原因。如果不考慮需求因素的影響,並假定生產要素流動存在障礙,那么每個區域利用其相對豐裕的生產要素進行生產,就處於有利的地位。生產要素稟賦理論補充了斯密和李嘉圖的地域分工理論,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一是該理論捨棄了技術、經濟條件等方面的差別,並假定各生產要素的生產效率是一樣的,從而把比較優勢當成是絕對和不變的;二是在分析中所包含的生產要素不夠充分;三是完全沒有考慮需求因素的影響;四是對自由貿易和排除政府對貿易的干預的假定等與現實不符。
四、梯度轉移理論
梯度轉移理論,源於弗農提出的工業生產生命周期階段理論。該理論認為,工業各部門及各種工業產品,都處於生命周期的不同發展階段,即經歷創新發展成熟、衰退等四個階段。此後威爾斯和赫希哲等對該理論進行了驗證,並作了充實和發展。區域經濟學家將這一理論引入到區域經濟學中,便產生了區域經濟發展梯度轉移理論。該理論認為,區域經濟的發展取決於其產業結構的狀況,而產業結構的狀況又取決於地區經濟部門,特別是其主導產業在工業生命周期中所處的階段。如果其主導產業部門由處於創新階段的專業部門所構成,則說明該區域具有發展潛力,因此將該區域列入高梯度區域。該理論認為,創新活動是決定區域發展梯度層次的決定性因素,而創新活動大都發生在高梯度地區。隨著時間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階段的變化,生產活動逐漸從高梯度地區向低梯度地區轉移,而這種梯度轉移過程主要是通過多層次的城市系統擴展開來的。與梯度轉移理論相類似的是日本學者小島清提出的雁行模式,他將日本、亞洲四小龍、東協、中國等國家和地區列為不同的發展梯度,並冠之以第一、二、三、四批大雁等。
梯度轉移理論主張發達地區應首先加快發展,然後通過產業和要素向較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轉移,以帶動整個經濟的發展。梯度轉移理論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難以科學劃分梯度,有可能把不同梯度地區發展的位置凝固化,造成地區間的發展差距進一步擴大。
五、增長極理論
增長極理論,最早由佛朗索瓦·佩魯提出。漢森對這一理論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和總結。該理論從物理學的“磁極”概念引伸而來,認為受力場的經濟空間中存在著若干箇中心或極,產生類似“磁極”作用的各種離心力和向心力,每一個中心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產生相互交匯的一定範圍的“場”。這個增長極可以是部門的,也可以是區域的。該理論的主要觀點是,區域經濟的發展主要依靠條件較好的少數地區和少數產業帶動,應把少數區位條件好的地區和少數條件好的產業培育成經濟成長極。通過增長極的極化和擴散效應,影響和帶動周邊地區和其它產業發展。增長極的極化效應主要表現為資金、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向極點聚集;擴散效應主要表現為生產要素向外圍轉移。在發展的初級階段,極化效應是主要的,當增長極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極化效應削弱,擴散效應加強
增長極理論主張通過政府的作用來集中投資,加快若干條件較好的區域或產業的發展,進而帶動周邊地區或其它產業發展。這一理論的實際操作性較強。但增長極理論忽略了在注重培育區域或產業增長極的過程中,也可能加大區域增長極與周邊地區的貧富差距和產業增長極與其它產業的不配套,影響周邊地區和其它產業的發展。
六、點軸開發理論
點軸開發理論,最早由波蘭經濟學家薩倫巴和馬利士提出。點軸開發理論是增長極理論的延伸,但在重視“點”(中心城鎮或經濟發展條件較好的區域)增長極作用的同時,還強調“點”與“點”之間的“軸”即交通幹線的作用,認為隨著重要交通幹線如鐵路、公路、河流航線的建立,連線地區的人流和物流迅速增加,生產和運輸成本降低,形成了有利的區位條件和投資環境。產業和人口向交通幹線聚集,使交通幹線連線地區成為經濟成長點,沿線成為經濟成長軸。在國家或區域發展過程中,大部分生產要素在“點”上集聚,並由線狀基礎設施聯繫在一起而形成“軸”。
該理論十分看重地區發展的區位條件,強調交通條件對經濟成長的作用,認為點軸開發對地區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要大於單純的增長極開發,也更有利於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生產力布局和區域經濟開發基本上是按照點軸開發的戰略模式逐步展開的。我國的點軸開發模式最初由中科院地理所陸大道提出並系統闡述,他主張我國應重點開發沿海軸線和長江沿岸軸線,以此形成“T”字形戰略布局。
七、網路開發理論
網路開發理論,是點軸開發理論的延伸。該理論認為,在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一個地區形成了增長極即各類中心城鎮和增長軸即交通沿線,增長極和增長軸的影響範圍不斷擴大,在較大的區域內形成商品、資金、技術、信息、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流動網及交通、通訊網。在此基礎上,網路開發理論強調加強增長極與整個區域之間生產要素交流的廣度和密度,促進地區經濟一體化,特別是城鄉一體化;同時,通過網路的外延,加強與區外其他區域經濟網路的聯繫,在更大的空間範圍內,將更多的生產要素進行合理配置和最佳化組合,促進更大區域內經濟的發展。
網路開發理論宜在經濟較發達地區套用。由於該理論注重於推進城鄉一體化,因此它的套用,更有利於逐步縮小城鄉差別,促進城鄉經濟協調發展。
八、累積因果理論
累積因果理論,由著名經濟學家繆爾達爾提出,後經卡爾多、迪克遜和瑟爾沃爾等人發展並具體化為模型。繆爾達爾等認為,在一個動態的社會過程中,社會經濟各因素之間存在著循環累積的因果關係。某一社會經濟因素的變化,會引起另一社會經濟因素的變化,這後一因素的變化,反過來又加強了前一個因素的那個變化,並導致社會經濟過程沿著最初那個因素變化的方向發展,從而形成累積性的循環發展趨勢。市場力量的作用一般趨向於強化而不是弱化區域間的不平衡,即如果某一地區由於初始的優勢而比別的地區發展得快一些,那么它憑藉已有優勢,在以後的日子裡會發展得更快一些。這種累積效應有兩種相反的效應,即回流效應和擴散效應。前者指落後地區的資金、勞動力向發達地區流動,導致落後地區要素不足,發展更慢;後者指發達地區的資金和勞動力向落後地區流動,促進落後地區的發展。
區域經濟能否得到協調發展,關鍵取決於兩種效應孰強孰弱。在欠已開發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的起飛階段,回流效應都要大於擴散效應,這是造成區域經濟難以協調發展的重要原因。繆爾達爾等認為,要促進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必須要有政府的有力干預。這一理論對於開發中國家解決地區經濟發展差異問題具有重要指導作用。
九、中心—外圍理論
中心——外圍理論,首先由勞爾·普雷維什於20世紀40年代提出,主要是闡明已開發國家與落後國家間的中心—外圍不平等體系及其發展模式與政策主張。20世紀60年代,弗里德曼將中心—外圍理論的概念引入區域經濟學。他認為,任何國家的區域系統,都是由中心和外圍兩個子空間系統組成的。資源市場技術環境等的區域分布差異是客觀存在的。當某些區域的空間聚集形成累積發展之勢時,就會獲得比其外圍地區強大得多的經濟競爭優勢,形成區域經濟體系中的中心。外圍(落後地區)相對於中心(發達地區),處於依附地位而缺乏經濟自主,從而出現了空間二元結構,並隨時間推移而不斷強化。不過,政府的作用和區際人口的遷移將影響要素的流向,並且隨著市場的擴大、交通條件的改善和城市化的加快,中心與外圍的界限會逐步消失,即最終區域經濟的持續增長,將推動空間經濟逐漸向一體化方向發展。
這一理論對於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即政府市場在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中的作用缺一不可,既要強化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促進資源最佳化配置;又要充分發揮政府在彌補市場不足方面的作用,並大力改善交通條件,加快城市化進程,以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十、城市圈域經濟理論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世界範圍內工業化與城市化的快速推進,以大城市為中心的圈域經濟發展成為各國經濟發展中的主流。各國理論界和政府對城市圈域經濟發展逐漸引起重視,並加強對城市圈域經濟理論的研究。該理論認為,城市在區域經濟發展中起核心作用。區域經濟的發展應以城市為中心,以圈域狀的空間分布為特點,逐步向外發展。該理論把城市圈域分為三個部分,一是有一個首位度高的城市經濟中心;二是有若干腹地或周邊城鎮;三是中心城市與腹地或周邊城鎮之間所形成的“極化一擴散”效應的內在經濟聯繫網路。
城市圈域經濟理論把城市化與工業化有機結合起來,意在推動經濟發展在空間上的協調,對發展城市和農村經濟、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和城鄉協調發展,都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