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炮灰

經濟炮灰

經濟炮灰,是指美元過快升值對新興經濟體的影響,使得眾多新興經濟體貨幣貶值,油價下跌、政治風險也是加劇這一結果的因素。

現象

美元美元
受重利空因素影響,2014年下半年新興市場貨幣全面下跌。“美元嚴重升值”毫不留情的將新興經濟體變成“經濟炮灰”。其中,俄羅斯盧布對美元自2014年初以來已累計下跌約40%,巴西雷亞爾對美元匯率在2014年最後三個月也下跌了17%。

貨幣貶值加劇了新興市場資本外逃、股市下跌、通脹高企、債務上漲等問題,各新興經濟體政府被迫紛紛出手上調利率或採取多種干預匯市措施。

全球金融格局洗牌已進入第二階段。通常,全球金融格局變化都與美國經濟獨立且持續復甦、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美聯儲/FED)利率正常化及美元匯率上漲有關。當美聯儲在2013年春天考慮暫停貨幣寬鬆進程時,新興市場就開始感到了一絲寒意。

2014年9月至12月,衡量多個開發中國家貨幣兌美元匯率強弱程度的摩根大通新興市場貨幣指數(JPMorganEMCI)下滑8%,12月8日一度跌至2000年開始編制該指數以來的最低水平。

美國《彭博商業周刊》追蹤20種新興市場關鍵匯率的指數當日也降至2003年4月以來最低點,今年累計下跌10.2%。但事實上,俄羅斯盧布、巴西雷亞爾等主要新興經濟體貨幣的跌幅遠超這一數字。

影響

盧布

盧布盧布
自2014年3月以來,俄羅斯盧布對美元和歐元匯率一路下滑,盧布第一個被美元貼上“經濟炮灰”的標籤。

據統計,2014年,盧布對美元匯率累計貶值39.31%,對歐元匯率則下跌約32%,而上一次盧布出現如此大規模的貶值要追溯到16年前。2014年12月,盧布貶值更是有加速之勢,盧布對美元下跌4.3%,其中周一重挫9%,創1998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巴西雷亞爾

拉美國家貨幣的跌幅也在新興經濟體貨幣中居前。自巴西世界盃之後,巴西雷亞爾步入貶值通道,特別是受大選選情等因素的影響,貶值趨勢有所加速。

雷亞爾兌美元匯率在過去三個月里下跌17%。12月9日,雷亞爾一度跌至2.6174/美元,為2005年4月以來的盤中最低水平。

哥倫比亞比索

“經濟炮灰”的噩夢持續升級。據路透社報導,哥倫比亞比索在2014年12月前的5個月裡累計下滑約23%,墨西哥比索也已降至逾四年以來最低水平。其他新興經濟體貨幣也有不同程度的跌幅。在11月24日至30日的一周里,美元對伊朗里亞爾匯率持續走高,里亞爾累計貶值幅度達到5%。

其他貨幣

與2014年8月份相比,韓元下跌約8.5%,南非蘭特下跌約7%,印尼盧比下跌6.5%,馬來西亞林吉特下跌4%。其中,馬幣領跌亞洲貨幣,跌幅為1.08%,馬來西亞林吉特跌至2010年2月以來低點,2014年表現最差新興亞洲貨幣。

原因

油價走低

油價的持續走低及其帶動的大宗商品價格普遍下滑,給俄羅斯、馬來西亞伊朗奈及利亞墨西哥委內瑞拉等產油國和自然資源出口國帶來巨大的經濟和財政風險,迫使投資者不斷拋售這些國家的貨幣,加劇了其貨幣的貶值進程。

俄羅斯財政部長西盧安諾夫表示,國際市場低油價已致使俄羅斯損失1000億美元,只要油價繼續下跌,盧布就會繼續貶值。

政治風險

部分地區地緣政治風險增加也拖累了新興市場貨幣的走勢。隨著烏克蘭局勢的惡化,西方國家對俄羅斯採取的數輪經濟制裁給俄羅斯經濟造成了深重的負面影響。伊核問題六方會談國上個月宣布暫停談判,也加劇了中東地區的緊張局勢。

地緣政治風險上升,增加了這些國家的經濟下行風險,使得其貨幣在外匯市場上進一步遭到拋售,從而加速了其貨幣下跌。此外,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日元貶值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令亞洲新興經濟體貨幣承壓。

沒有變的是新興市場企業的巨大美元債務問題--其規模遠超新興經濟體政府的美元借款--這些企業再度落入美國低利率和疲弱美元條件彷佛永遠不變的陷坑。

應對

經濟炮灰經濟炮灰
為了穩定本幣匯率、緩解因貨幣貶值而加劇的國內多重經濟下行風險,各新興經濟體央行紛紛採取行動,或上調關鍵利率,或動用外匯儲備,同時出台其他緊急政策,再次打響了“貨幣保衛戰”。

俄羅斯央行分別於2014年3月、4月、7月和11月上調利率,以緩解經濟運行風險。巴西央行1宣布,將銀行基礎利率提高0.5個百分點,由11.25%升至11.75%。這是自2013年4月以來央行連續第11次加息

另外,印尼央行宣布將基準利率上調25個基點至7.75%,以應對油價上漲帶來的通脹預期。馬來西亞央行也連連出台穩定匯率的措施,以防止本幣貶值助長投機行為。

一項對外匯策略師的調查顯示,未來一年更多主要新興經濟體的央行可能升息,以對抗貨幣的急劇貶值,但收緊政策頂多只能延緩貶值速度。

瑞士信貸也表示,新興市場貨幣的確因美國國債收益率下滑而暫時抑制下跌趨勢,但隨著美聯儲逐步接近加息時點,美國國債收益率將進一步回升,新興市場不太可能像去年5月份美聯儲釋放縮減量化寬鬆信號和2014年1月美聯儲真正開始收緊量化寬鬆後一段時間一樣出現反彈。

過去幾年新興市場經濟放緩,理論上貨幣普遍貶值或許會幫助其經濟復甦,但也可能是經濟低迷的苦果,且貨幣貶值帶來的競爭力好處很有可能不敵信心下降和債務負擔加重。

花旗研究的新興市場首席經濟學家戴維•盧賓(DavidLubin)稱,大宗商品出口國的損失已超過了進口國的獲利。他表示,新興市場屬於大宗商品出口型資產類別,當投資者風險偏好降低時,面向新興市場的投資就會受挫。過去兩個月里,間歇性的、極端的流動性短缺使所有資產的價格跳動不安,表明驅動貨幣價值的頭寸配置和槓桿等因素正在發揮比以往更大的作用。然而,新興市場貨幣貶值更可能凸顯當前經濟的脆弱性,而非推動未來增長。在新興市場上空飄散的“經濟炮灰”勾勒出美元強勢來襲的軌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