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主體

經濟主體

經濟主體(economic entity)是指在市場經濟活動中能夠自主設計行為目標、自由選擇行為方式、獨立負責行為後果並獲得經濟利益的能動的經濟有機體。經濟有機體包括與經濟活動有關的政府、機構、企業、自然人。

基本信息

簡介

經濟主體(economicentity)是指在市場經濟活動中能夠自主設計行為目標、自由選擇行為方式、獨立負責行為後果並獲得經濟利益的能動的經濟有機體。經濟有機體包括與經濟活動有關的政府、機構、企業、自然人。

巨觀

經濟主體經濟主體
從巨觀角度看,可以將千千萬萬個經濟主體分為三大類:政府、企業、個人。

政府是市場運行和經濟關係的管理調節主體,是國民總收入的分配主體,也是市場監管的主體;

企業是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經濟組織,是物質產品和服務的提供者,是社會的生產經營主體,是市場監管的相對人;

個人是生產要素的提供者,又是消費主體,在一些情況下,也是市場監管的相對人。

微觀

在我國現階段,微觀經濟主體包括企業、農戶和居民。各微觀經濟主體通過市場連結在一起。

分析微觀經濟主體的性質和行為,就是分析企業、農戶及居民的經濟屬性和經濟行為以及對經濟運行的影響。

企業

1.企業應具備的三個條件

經濟主體經濟主體
企業是重要的微觀經濟活動主體。從現代企業的一般特徵看,企業是產品勞務生產經營單位,是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最基本的經濟組織。一個生產經營組織要真正成為企業,必須滿足三個基本條件:

其一,它必須是該組織內各當事人經濟權利的集合,即所有者權利、經營者權利和勞動者權利的集合;

其二,這種經濟權利的集合是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實現的,並在內部分工的基礎上形成職權劃分和協作關係;

其三,它必須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具有法人資格,能獨立承擔財產責任和民事責任的經濟實體。

企業具有兩重屬性:既是生產要素結合的組織形式,又體現一定的社會經濟關係。因此,企業是社會生產力與社會生產關係有機結合的產物。

2.企業的分類

企業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劃分為不同的類型。

按經濟類型,我國現階段企業可劃分為國有制企業、集體所有制企業混合所有制企業私營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外商獨資企業等等。

資本組織形式,企業可分為有限責任企業、股份有限企業、合夥企業合作企業股份合作企業業主制企業等。

按技術裝備水平,企業可分為現代化企業和非現代化企業。

按規模和綜合生產能力,企業可分為大型企業、中型企業小型企業

按生產經營品種,企業可分為工業企業農業企業、交通運輸企業、商業企業金融企業信息企業等。

按企業的生產要素構成比例,企業可分為勞動密集型企業、資本密集型企業和技術密集型企業

農戶

1.農戶成為微觀經濟活動的主體的原因

我國現階段的農戶也是微觀經濟活動的主體。

因為我國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後,農戶具有充分的生產經營自主權,成為獨立進行商品生產和經營的農業經濟實體

2.農戶與企業的區別

作為微觀經濟主體,農戶與企業在組織結構及其內部經濟關係上有很大的區別。

在企業內部,眾多的企業成員按照社會化生產的要求實行複雜的分工協作和職權劃分,他們之間的利益關係構成社會經濟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戶則不同,在農戶內部,為數不多的家庭成員是以家庭為單位形成簡單的自然分工。家庭成員之間的經濟關係主要是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撫養和贍養關係,這種關係是由婚姻關係和血緣關係派生出來的。因此,農戶內部的關係不是具有自身特殊利益的不同經濟主體之間的利益關係,而主要是家庭成員之間相互作為夫妻、父子的天然聯繫。農戶作為微觀經濟主體所體現的經濟關係主要是指家庭整體與外界發生的經濟關係。

居民

1.居民成為微觀經濟主體的原因

居民的經濟行為同企業經濟行為和農戶經濟行為相互聯繫和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並調節著市場經濟的運行過程。

隨著就業和分配體制等方面的改革,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居民在收入選擇和消費選擇方面有了更大的自主權,居民日益成為市場經濟運行的微觀經濟主體。

2.居民作為微觀經濟主體的特點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居民作為微觀經濟主體,既是消費者,又是勞動力和資金等某些生產要素的所有者。

居民作為消費者從效用最大化目標出發並在家庭預算約束下,自主決定消費和儲蓄的比例,對不同消費品的購置進行選擇。居民作為某些生產要素的所有者,從收入最大化的目標出發,對所擁有的生產要素如何投入進行選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