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市蕺山中心國小

紹興市蕺山中心國小

紹興市蕺山中心國小位於紹興市區石家池沿131號,總建築面積16000多平方米。

基本信息

學校概況

占地約38畝,總建築面積16000多平方米;現有宗周樓、宗羲樓、建功樓、文瀾樓、洪綬樓、李蓮青體育館等現代化建築,是一所綠意盎然、內涵豐富、校園文化深厚獨特的花園式學校。三面環水,一面靠山,東面是風景秀麗的蕺山風景區,南面是小橋流水、亭台樓閣、曲徑荷池所組成的休閒廣場,北面是環城河,西面是石家池河,地理環境得天獨厚。步入校園到處能感受到協調、秀美和大氣。

南宋乾道年間,山陰學者韓度及其孫韓性在蕺山講學,創蕺山相韓舊塾,元代大畫家王冕曾在此蒙學。學校自此發軔,經明代的證人書院,清代的蕺山書院,輾轉遞嬗,弦歌相繼,至今已歷八個世紀之久。明末大儒劉宗周--這位被《明史》寫下八千餘言長傳的一代宗師,親自講學,創立了著名的蕺山學派,被後人譽為"千秋正學"。當時慕名前來求學的,有清代史學開山之祖黃宗羲、著名戲曲理論家祁彪佳、繪畫大師陳洪綬、思想家陳確文學家張履祥以及姜希轍章正宸王毓耆、熊開美、周之璿、葉敦艮葉廷秀等一代名士。這裡人文薈萃,名師踵至,明代文學家陳子龍、清代史學家全祖望、史地學家齊召南、哲學家徐庭槐、文字學家段玉裁、經學家孫星衍、史學家莫晉、文學家蔣士銓、理學家宗稷辰、文史學家李慈銘、文學家馬傳煦等名家大師曾擔任主講或院長,培養了一大批經世致用的傑出人才。梁啓超在《飲冰室文集》中贊道:"江浙名人大半出於門下!"

1902年冬,近代民主革命著名活動家徐錫麟和錢繩武等改蕺山書院為"山陰縣學堂",開紹興城區班級授課制教育之先河。徐錫麟曾多次在這裡講課,給學生播下了愛國的種子。"五四"時期,學生多次參加愛國宣傳運動。抗日戰爭時期,日寇幾度將校舍毀壞甚至夷為平地,全校師生輾轉徐山、馬鞍、王家棣、東關、裘村等地,在艱難困苦中堅持敵後辦學。

2003年12月18日, "這所承蕺山先生劉宗周遺風,得家鄉偉大教育家蔡元培關愛,而又培育出諸如陳建功范文瀾等著名現代學者的學校",舉行了隆重的百年慶典和新校奠基儀式。各級領導、社會各界和海內外校友共慶百年輝煌,同祝美好未來。在慶典儀式上還舉行了《百年校志》的首發儀式。

2005年5月26日,新校落成,省、市、區領導和嘉賓參加了隆重的慶典儀式,浙江大學終身教授、鄉賢陳橋驛先生為新校題寫了《碑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