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聲

紙上聲,出自魯迅《集外集拾遺》。

詞目

紙上聲。

原句

空留紙上聲

出處

魯迅集外集拾遺》,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阿袁(即陳忠遠)《魯迅詩編年箋證》,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箋注

舊唐書·儒學傳·徐文遠傳》:“觀其所說,悉是紙上語耳。”而《新唐書》本傳則作:“先生所說,紙上語耳。” 
按,此指所寫之文章,尤其指為改造社會、改造世界所寫之各種文章也。其前冠以“空留”二字,既顯自謙,亦見自信,復寓悲憤之意者也。

依據

以上引用均據阿袁(即陳忠遠)《魯迅詩編年箋證》,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注者簡介

箋注者阿袁先生,原名陳忠遠,上世紀七十年代出生於溫州永嘉,先後出任溫州市主流媒體暨北京國家級媒體記者、編輯,北京國家級出版社編輯;現兼任特聘教授等。其個人事跡傳略分別被載入《二十一世紀人才庫》、《世界華人專家名典》、《中國國情報告·專家學者卷》等多部辭書。
阿袁先生目前撰著有《唐詩故事》、《宋詞故事》、《唐代名流詩文公案直判》、《唐詩三百首本事》、《宋詞三百首本事》、《又新集》、《名家評點<又新集>三百首》、《詩祖陳子昂與女皇武則天》、《魯迅詩編年箋證》、《魯迅先生的心裡話》、《裸眼》、《詩詞正韻》、《藥愚對韻》、《五斗門人詩話》、《魯迅獨具隻眼看帝王》等十餘部作品,約410餘萬字。以上諸書,大多由人民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和九州出版社等出版發行。 
阿袁目前所著這些書的內容主要涉及唐詩、宋詞、唐史、魯迅學和長篇章回體小說、報告文學等多個領域;阿袁既做研究,亦搞創作,其成果頗豐。在各個領域裡,阿袁取得了以往學者所未能取得的成果。如在對唐詩宋詞的研究,注重其可讀性、趣味性、知識性、學術性和生活性的有機結合,從而在同類書中給人耳目一新之感,確實不同凡響。而2911年春間在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舉行的《魯迅詩編年箋證》(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研討會,該書以其廣博的知識容量和精準的學術斷語贏得了與會的“魯學”專家的讚揚。因為書中不但糾正了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最新版本《魯迅全集》注釋中的大量錯誤,而且也糾正了為數不少的魯迅自身的筆誤但卻從未得到有效糾正者。此外,阿袁在書法藝術方面也有其獨到的見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