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花散

【來源】《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下。 【組成】乾荷葉 牡丹皮 當歸 紅花 蒲黃(炒)各等分 【用法】上藥為細末。每服15克,酒煎和滓溫服。如胞衣不下,以榆白皮末煎湯調服。 【主治】產後血昏、血崩,胞衣不下;婦女月經不調。

紅花散-《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下

【來源】《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下。

【組成】乾荷葉 牡丹皮 當歸 紅花 蒲黃(炒)各等分

【用法】上藥為細末。每服15克,酒煎和滓溫服。如胞衣不下,以榆白皮末煎湯調服。

【主治】產後血昏、血崩,胞衣不下;婦女月經不調。

紅花散-《朱氏集驗方》卷十

【來源】《朱氏集驗方》卷十。

【組成】好紅花(細擘) 蘇枋木(捶碎) 當歸各等分

【用法】上藥哎咀。每服30克,以水300毫升,先煎紅花、蘇木,然後入酒150毫升及當歸,再煎至200毫升。每服100毫升,空腹時溫服。

【主治】婦女經脈不通,血膈。

紅花散-《醫鈔類編》卷二十二

【藥物組成】頭紅花1兩,真冰片5分,官桂(去粗皮)1錢,明硃砂1錢,白芷3錢,生軍5錢,當門麝4分,乳香5錢,兒茶2錢,全當歸(曬乾,研末)1兩,血竭3錢,明雄黃1錢,沒藥3錢。

【處方來源】《醫鈔類編》卷二十二。

【方劑主治】金刃、跌打傷。

【製備方法】上藥不見火,生研極細末,用瓷瓶封固收貯。

【用法用量】每用3錢,一半用滴燒酒調敷傷處,血溢者不須敷;一半用黃酒沖服。如傷口較多者,外敷自宜加倍,傷輕者只須外敷,不用沖服。

紅花散-《外科真詮》卷上

【藥物組成】生耆3錢,當歸3錢,紅花3錢,生地3錢,荊芥葉1錢5分,貝母1錢,茯苓2錢,黃柏2錢,菊花根3錢。

【處方來源】《外科真詮》卷上。

【方劑主治】足丫發及手丫發。

【用法用量】內服。外用酒蜜搗菊花葉、芙蓉葉敷之。

中藥方劑之紅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紅粉
紅薯粥
紅油
紅衣大炮
紅蘿蔔芫荽湯
紅棗黑木耳湯
紅雪散
紅龍散
紅藥貼膏
紅藥膏
紅靈散
紅靈酒
紅藍花散
紅藍花煎
紅雪通中散
紅玉散
紅膏
紅膏藥
紅花當歸散
紅花當歸飲
紅桃丹
紅棉散
紅花桃仁煎
紅花酒
紅豆丸
紅藤煎
紅麯酒
紅綿散
紅花糯米粥
紅靈丹
紅丸子
紅升丹
紅花散
紅顏酒
紅散子
紅花散瘀湯
紅油膏
紅藍花酒
紅花桃仁湯
紅雪
紅霞散
紅霞鶴項方
紅玉鋌子
紅香粉
紅雞膏
紅黃霹靂散
紅黑二散
紅龍夏海湯
紅玉錠子
紅玉飲子
紅白丹
紅白散
紅花湯
紅花活血湯
紅花白芷防風飲
紅白痢疾丸
紅花勝金散
紅花膏
紅花蒼柏丸
紅花蘇木湯
紅花血竭丸
紅花酊
紅白痢症丸
紅英丹
紅眼藥
紅潮散
紅蓮散
紅倩丹
紅藍散
紅內消散
紅藍花湯
紅淨藥
紅千捶膏
紅藍花飲
紅藍花飲子
紅蔻散
紅爐散
紅吹散
紅礬丸
紅礬散
紅秫散
紅吹藥
紅粉丹
紅粉散
紅粉生肌膏
紅粉紗條
紅粉藥捻
紅粉霜
紅粉霜丹
紅糖馬齒莧
紅綿丹
紅圓子
紅綿龍骨散
紅緞膏
紅肉膏
紅肉藥捻
紅娘丸
紅定眼藥
紅芍藥散
紅花丸
紅花升麻散
紅花四物湯
紅花子湯
紅花當歸丸
紅爐雪
紅花當歸湯
紅燕丹
紅末子
紅柿粥
紅棗丸
紅桃散
紅棗散
紅椒丸
紅椹咽方
紅水眼藥
紅棗膏
紅獅丹
紅漿水
紅消散
紅蠟丸
紅血藥捻
紅靈藥
紅袍
紅雪湯
紅豆散
紅豆蔻丸
紅豆蔻散
紅輪散
紅鉛散
紅鉛造化丹
紅銅片
紅陽膏
紅阿膠丸
紅雨丹
紅玉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