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岩天書

紅岩天書

紅岩天書可能是運用了鐘鼎文等篆隸書體,並對字形進行了肢解,亦文亦畫。其文是伐燕詔檄,其圖是御駕親征圖。

石壁上有21餘深紅色的形似古文的符號,似篆非篆,若隸非隸,非鐫非刻,橫不成列,豎不成行,大者如斗,小者如升,均透出一種古樸蒼勁的韻味。自明代嘉靖年間起,許多文人雅士曾來此地吟詩作賦,對它進行研究。

基本信息

紅岩天書

紅岩天書,亦稱紅崖天書,是貴州省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的曬甲山崖石壁上一塊長達百米,高達三十米的巨大淺紅色石屏,上有數十個鐵灰色的符號,大者如斗,小者如升,其形狀若篆似隸。

紅岩天書紅岩天書

紅岩古蹟(石碑)

1999年,學者林國恩認為紅岩天書寫於1406年,是初遜國建文皇帝所頒的一道討伐燕王朱棣篡位的“伐燕詔檄”。

紅岩天書直譯為:

燕反之心,迫朕(皇龍)遜國。叛逆殘忍,金川門破。殘酷殺害(段、毆、牢、殺子民),致屍橫、死亡、白骨累累,罄竹難書。使大明日月無光,變成囚殺地獄。須降伏燕魔做階下囚(斬首消滅)。丙戌(年)甲天下之鳳皇——允(火+文)(御製)。

紅岩天書可能是運用了鐘鼎文等篆隸書體,並對字形進行了肢解,亦文亦畫。其文是伐燕詔檄,其圖是御駕親征圖。

紅崖古蹟

“紅崖古蹟”,原名“紅岩碑”,位於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城東約十五公里曬甲山半山。清道光《永寧州志》載:“曬甲山即紅岩後一山也,崔巍百丈……俗傳武侯南征曬甲於此。”又稱“紅岩山”。與關索嶺對峙,緊靠滇黔公路。從公路到紅岩前,約半公里。

紅崖向西,如牆似屏,長五十餘米,高二十餘米,呈淺紅色。偏北平整處,有形如古文字、非鐫非刻、非陽非陰的鐵紅色神秘符號書於淺紅岩面。字不成行,排列不整齊,錯落參差,大小不一,共有十九字。大者一米見方,小者十幾厘米。若篆若隸,古樸渾厚。雖經風雨剝蝕,但其色歷久不退。《安順府志》:“殷高宗石刻,在永寧州(按當時州治,即今關嶺自治縣永寧鎮)東五十五公里紅岩山;《永寧州續志》,諸葛碑“在紅岩曬甲山懸岩上。約二十餘字。大者如斗,小者如升。非篆非隸,不可辨認。字若朱畫,並非鐫刻。”

據說,清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永寧州官想得拓本,因字非鐫刻,無法拓取,派工匠架腳手架,用桐油石灰填糊字畫四周,成其陰文拓取。後被地方人士知曉,群起譴責,州官令人將桐油石灰剷平,致岩面鏟脫一層,字形亦有改變,失去本來面目。現存字型,與《安順府志》、《永寧州志》、《永寧州續志》等原載不同,數目亦有差異。民國《貴州通志》載字型三種,其中一種是最後的字型。

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6年)邵元善《紅岩詩》,是最早對紅岩碑的記載。清道光年間(公元1821—1850年)潘祖蔭首倡研究紅崖碑。道光、鹹豐年間,對紅岩碑的研究盛興。光緒年間(公元1875—1908年)日本學者德丸作藏和法國學者雷柏如與弗南海爾等人,均前來考證,但都未獲結果。雷柏如說:“此碑含有絕對之神秘性,誰也無法窺破其中的奧秘。”

百年以來,對紅崖碑的研究,一直沒有間斷,有多種說法:一說是殷高宗伐鬼方紀功刻石的“紀功碑”;一說是大禹治水時的遺蹟;一說是諸葛亮南征時當地少數民族所作的圖譜;一說是蜀漢時,牂牁爨族首領濟火協助諸葛亮南征有功,用古爨文書寫的濟火“紀功碑”。現代史學界有認為與夜郎文化有關。近時有認為是岩石風化的自然花紋,後經有關部門對岩石和字跡作科學鑑定,認為確係人為所致,並非石花

“紅崖碑”雖然奧秘,尚未揭開它的真實面目,但年代久遠,作為文物古蹟是無疑的。考慮到既不是碑,也無斧鑿鑽刻痕跡,改稱“紅崖古蹟”。

紅崖山前,景色雄奇。放眼四顧,群山重疊,莽莽蒼蒼。關索嶺自北而南,氣勢磅礴;灞陵河深藏谷底,曲折南流,波光閃耀。滇黔公路像一條藍色錦帶,在山腰盤鏇飛舞,是一派氣象萬千的高原風光。

(參考條目:上古文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