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寺堡開發區

紅寺堡開發區

紅寺紅寺堡開發區是寧夏中部新型揚黃灌區。灌區屬中溫帶乾旱氣候區,大陸性氣候特徵顯著。農業方面以玉米、大豆、瓜果種植為主,種桑養蠶、中草藥種植已成為支柱產業,將成為寧夏主要的中藥材種植、加工基地。 

紅寺堡開發區

(圖)紅寺堡開發區紅寺堡開發區
紅寺堡開發區,紅寺堡開發區轄2鎮4鄉,即紅寺堡鎮、太陽山鎮、南川鄉、大河鄉、沙泉鄉、買河鄉。位於煙筒山,大羅山和牛首山三山之間,東臨鹽池、西接中寧、南起同心、北連利通區、靈武,東西長約80千米,南北寬約40千米,區域面積1790平方千米。已開發土地31.64萬畝.作為寧夏回族自治區自治區貫徹落實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畫,從根本上解決寧南山區貧困民眾脫貧問題而建設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寧夏扶貧灌溉工程的主戰場寧夏吳忠市紅寺堡開發區,是1998年決定立項成立的,1999年1月正式掛牌。

紅寺堡開發區—簡介

紅寺紅寺堡開發區是寧夏中部新型揚黃灌區。 
灌區西邊有煙筒山,海拔1715.4,東南有大羅山,海拔2624米。北邊有牛首山,海拔1774米,灌區位於三山之間,為一盆地,地勢南高北低,主要由緩坡丘陵、洪積扇、沙地、洪積平原及苦水河、甜水河河谷平原構成,紅寺堡平原構成,紅寺堡平原自古為無人荒原、天然牧場。自九八年開發以來,已建成揚黃泵站4個,成為新灌區,現土地肥沃,條田林網縱橫,一座現代化城市拔地而起,農田、村鎮星羅棋布,人口驟增,除本區8縣移民外,還吸引了陝西、甘肅等外省區數以千計的商賈前來投資開發。
灌區屬中溫帶乾旱氣候區,大陸性氣候特徵顯著。日溫差大,平均年氣溫8.4℃,7月份平均氣溫22.7℃,積溫平均為2963.1℃,積溫有效性高。平均無霜期為155天,年太陽輻射總量143.9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時數3036.4小時,光能資源豐富,日照長,有利於瓜、果、蔬菜的生長發育。
灌區土地以天然草場為主,面積為6.16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66.8%。實施“圍欄禁牧”後,草原植被恢復較快,再加上人工種草面積的擴大,帶動了以舍飼養殖奶牛、羊為主的畜牧產業的發展。農業方面以玉米、大豆、瓜果種植為主,種桑養蠶、中草藥種植已成為支柱產業,將成為寧夏主要的中藥材種植、加工基地。
灌區地下水資源豐富,有利於林木生長。現風沙防護林體系已初具規模,沙棗、枸杞、蘋果、葡萄等經濟林建設工程正在實施之中。
紅寺堡開發區管委會所在地紅寺堡鎮(縣城)是紅寺堡開發區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已納入自治區“十五”縣上重點建設城鎮規劃,規劃建設面積25平方公里,現已建成三縱六橫街區6平方公里,街道寬闊,樓房鱗次櫛比,電力、通信、網路齊全,供、排水設施完備,商城、綜合市場、廣場、政府辦公樓及學校教學大樓等一批標誌性建築物相繼建成。開發區管委會以零收費的方式,提供土地資源供開發區商投資開發,吸引了近萬家商賈前來投資置業,電信、保險、銀行、供電等國企入主紅寺堡,城市服務功能增強,品位不斷提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羅山,距縣城20公里,旅遊資源開發極具潛力,西氣東輸管道繞城而過,天然氣利用將得到較大滿足,建築、制磚、建材、製藥、運輸、冶金、乳製品加工等產業前景廣闊。
 現有各級各類學校69所,在校學生24000多人,紅寺堡中學教學大樓、實驗大樓已建成投入使用,信息技術教育、實驗室等設施已趕上或超過發達地區先進學校水平。城內有線電視、寬頻網全面開通,醫療機構健全,餐飲、住宿條件優越,民族特色濃郁,市場貸物品種齊全,物美價廉。

紅寺堡開發區—中國最大的揚黃生態移民扶貧開發區

10年間,紅寺堡開發區從寧南山區移民約20萬人,建成揚黃灌溉水澆田近40萬畝,把一個介於牛首山、羅山和煙筒山之間的亘古荒塬,建成為寧夏引黃灌區“塞北江南”中的一個小“塞北江南”、一個朝氣勃勃的創奇蹟的新綠洲

紅寺堡開發區—工業

(圖)紅寺堡開發區紅寺堡開發區

紅寺堡開發區工委、管委會堅持“生態立區、草畜強區、工業興區、以城促區、機制活區”的戰略方針,做強做大紅寺堡開發區“草畜、桑蠶、中藥材”三大產業。緊緊圍繞培植“千戶住宅區、養殖示範區、種植示範區、工業園區”四大園區,不斷加快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使紅寺堡開發區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
工業優勢
一、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開發區地處寧夏腹地,吳忠市中心,與中寧、同心、靈武、利通區、青銅峽毗鄰接壤,是連線銀川、吳忠、中衛、固原、蘭州、西安等城市最便捷的通道。鹽興公路橫穿開發區,接302國道和109國道,石中高速公路途經開發區,"二縱三橫"交通骨架已形成。計畫修建的中太鐵路和中寧至鹽池高速公路經過開發區,加之正在積極爭取高速公路滾泉出口連通鹽興公路的一級公路項目,開發區交通樞紐型區域的優勢已開始顯現,交通四通八達,區位優勢十分明顯。

 

(圖)紅寺堡開發區紅寺堡開發區

 二、土地均屬國有,價格全區最低。開發區境內土地均屬國有土地,在土地方面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和自主性,地價遠遠低於老縣市,實行土地掛牌出讓。對土地出讓金,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採取緩交或分年度上交的辦法。城市用地可直接劃拔,公益性事業用地可無償劃撥,不存在征地補償問題。投資開發成本小,難度小。

三、勞動力資源充裕,成本低廉。開發區現有人口16.4萬,搬遷移民人均2畝地,一年中農忙時間最多3-4個月,農閒時間長,勞動力資源豐富;且居住集中,最遠路程不到1小時,勞動力成本低。在開發區投資辦企業,可直接吸納當地勞動力,而且勞務人員更願意在當地就業,這樣可減少投資成本,使企業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紅寺堡開發區—農業

(圖)紅寺堡開發區紅寺堡開發區

產業壯大,優勢突現。開發區已經被寧夏回族自治區確定為全區重要的草產業基地。開發區以草畜產業為主導,中藥材、菌草、枸杞等特色優勢產業共同發展的格局已初具雛形,發展農產品加工的良好基礎業已形成。今年計畫種草10萬畝,其中水地種草5萬畝,總面積達到23.5萬畝,羊只飼養量達到70萬隻,存欄40萬隻,牛7000頭,其中奶牛1000頭以上。到2005年,種草50萬畝,羊只飼養量將達到200萬隻,奶牛達到3000頭,中藥材5萬畝,菌菇溫棚5000座。由於開發區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適合草畜產業和中藥材等副業發展,盛產優質甘草、牧草、牛羊肉,瓜果蔬菜質量也屬上乘。
紅寺堡開發區—參考資料
1 www.people.com.cn/item/flfgk/dffg/1999/F4(人民網)
2 www.nxnews.net/2522/2006-8-16/[email protected](寧夏新聞網)
3 www.openv.com/play/NingXiaTV_20061213_269(寧夏電視台新聞網)

寧夏回族自治區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市轄區、縣級市、縣
銀川市興慶區 | 西夏區 | 金鳳區 | 靈武市 | 永寧縣 | 賀蘭縣
石嘴山市大武口區 | 惠農區 | 平羅縣
吳忠市利通區 | 青銅峽市 | 鹽池縣 | 同心縣 | 紅寺堡開發區*
固原市原州區 | 西吉縣 | 隆德縣 | 涇源縣 | 彭陽縣
中衛市沙坡頭區 | 中寧縣 | 海原縣
註:帶“*”屬於地方設立的縣級管理區,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在冊的行政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