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三葉草

紅三葉草

紅三葉草是是牧草的一種,歷史悠久,屬於豆科車軸草屬多年生下繁草本植物,植株不高,側根發達。

基本信息

概述

紅三葉草紅三葉草

紅三葉又名紅荷蘭翹搖、紅車軸草、紅菽草。原產小亞細亞和南歐,是世界上栽培最早和最多的重要牧草之一。紅三葉種植歷史悠久,用於發展畜牧業早於紫花苜蓿。目前,紅三葉草在歐洲、美國、澳大利亞各地大量栽培,是人工草地的骨幹草種,是我國南北廣泛種植的重要栽培草種之一。

植物學特點

紅三葉為豆科車軸草屬多年生下繁草本植物。株高60-90厘米,直根系,側根發達,著生大量的鬚根,根系多集中在土表30厘米的地層;莖圓形、中空、直立或斜上,有分枝、多茸毛;掌狀三出複葉,小葉卵形或者長橢圓形,葉面有V形斑紋;頭型總狀花序,聚生於莖頂端或自葉腋處長出,每個花序有50-100朵小花,紅色或者淡紅色;種子橢圓形或者腎形,表面光滑,呈棕黃色或紫色,千粒重1.5-2.2克,細胞染色體為16或32。

生物學特點

紅三葉喜溫暖濕潤氣候,以夏天不太熱冬天不太冷的地區種植最為適宜。生育期內的適宜溫度為18-25℃,耐高溫又耐低溫;不耐旱,適合在年降水量為800-l000毫米的地區生長,在年降水量低於500毫米的情況下生長不良;不耐淹,長期水淹會爛根死亡;喜光不耐陰,光線不足時產量低、質量差;耐鹼不耐酸,適宜的土壤pH值為6.6-7.5。
紅三葉草主根系較短(約20cm),但側限、鬚根發達,並生有根瘤固定氮素。據國內外專家測定,在達到一定覆蓋率的情況下,每666.7平方米紅三葉草可固定氮素20-26千克尿素,相當於施44-58尿素,四年生草園片全氮、有機質分別提高110.3%和159.8%,果園種植紅三葉草可大大降低乃至取代氮肥的投入。在紅三葉草的植被作用下,冬季地表溫度可增加5-7℃,土壤溫度相對穩定,有利於果樹正常的生理活動。生草後抑制了雜草生長,減少了鋤地用工。紅三葉草是畜禽的優質飼料,產草量高,可作為飼草發展畜牧業,增加肥料來源。

生長特性

紅三葉草屬突根性多年生植物,如管理適當,可持續生長7年以上。能在20%透光率的條件下正常生長,適宜在果園種植。形成群體後具有較發達的側根和匍莖,與其他雜草相比有較強的競爭力。具有一定的耐寒和耐熱能力,對土壤pH值的適應範圍為4.5-8.5,南方北方皆能生長。在我國華北地區綠期可長達270天左右,開花草,花期長,葉形美觀,也是庭院綠化的良好草種。

栽培

紅三葉草春夏秋季均可播種,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9-24℃。春季播種可在3月中下旬氣溫穩定在15℃以上時播種。秋播一般從8月中旬開始至9月中下旬進行。秋季墒情好,雜草生長弱,有利於紅三葉草生長成坪,因此秋播更為適宜。播種前需將果樹行間雜草及雜物清除,翻耕20-30cm將地整平,墒情不足時,翻地前應灌水補墒。

播種方法 

果樹行間可單播紅三葉,也可與黑麥草按1-2的比例混播。可撒播也可條播,條播時行距15cm左右。播種宜淺不宜深,一般覆土0.5-1.5cm。紅三葉草每666.7平方米用種量0.5-0.75千克。苗期應適時清除雜草,以利紅三葉草形成優勢群體。

水肥管理 

紅三葉草屬豆科植物,自身具有固氮能力,但苗期根瘤菌尚未生成需補充少量氮肥,待形成群體後則只需補磷、鉀肥。苗期應保持土壤濕潤,生長期如遇長期乾旱也需適當澆水。

刈割 

當株高20cm左右時進行刈割,一年可刈割4-6次。刈割時留茬不低於5cm,以利於再生。割下的草可作為飼草,也可就株間覆蓋。

醫藥價值

紅三葉草在過去一直被用作利尿劑,祛除肺部痰液和治療感染。它還有治療癌症(特別是前列腺癌和肺癌)的作用,因為能夠刺激改善免疫系統。它還包含一種叫做香豆素的物質,可以作為血液稀釋劑使用。這種血液稀釋劑能夠有效減少血栓和改善血液循環。
一些研究發現,紅三葉草的異黃酮可以避免絕經期前後女性的骨損失。此外,它還被用來治療不孕不育和慢性流產,這兩者都與雌激素水平低有關。這種草藥還有預防心臟病,提高好膽固醇水平的功效。此外,牛皮癬、腎臟疾病、炎症性腸病障礙、肝臟疾病和免疫系統削弱等疾病也可以受益於該植物的異黃酮成分。但應該引起注意的是,雌激素過剩引起的乳腺癌等疾病患者不應消費紅三葉草。

紅三葉草(紅三葉)是一種草本植物,屬於豆科植物(其中還包括豌豆和豆類)。含有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包括鈣、鉻、鎂、煙酸、磷、鉀、維生素B1和維生素C等。但最近最引起人們關注的是其異黃酮成分。這種天然植物成分可以作為人體抗氧化劑使用。抗氧化劑能夠抵禦炎症,並可以治療多種慢性疾病。紅三葉草中的異黃酮具有類似雌激素的影響,有能力附著在細胞雌激素受體上。 

紅三葉草在過去一直被用作利尿劑,祛除肺部痰液和治療感染。它還有治療癌症(特別是前列腺癌和肺癌)的作用,因為能夠刺激改善免疫系統。它還包含一種叫做香豆素的物質,可以作為血液稀釋劑使用。這種血液稀釋劑能夠有效減少血栓和改善血液循環。
一些研究發現,紅三葉草的異黃酮可以避免絕經期前後女性的骨損失。此外,它還被用來治療不孕不育和慢性流產,這兩者都與雌激素水平低有關。這種草藥還有預防心臟病,提高好膽固醇水平的功效。此外,牛皮癬、腎臟疾病、炎症性腸病障礙、肝臟疾病和免疫系統削弱等疾病也可以受益於該植物的異黃酮成分。但應該引起注意的是,雌激素過剩引起的乳腺癌等疾病患者不應消費紅三葉草。 

在中草藥,紅三葉草通常用來治療呼吸系統問題(如哮喘支氣管炎),皮膚疾病(如濕疹和牛皮癬),以及婦女的健康問題(如更年期,月經症狀)。
 
研究表明,紅三葉草可能有助於治療下列條件:

更年期症狀

一個小一些研究表明,紅三葉草可能有助於緩解更年期症狀。在2002年發表一份報告,例如,發現,女性每天服用補充了紅三葉在潮熱4416周后減少百分之。
然而,在2007年發布的研究綜述的結論是,沒有證據表明,植物雌激素治療(包括紅三葉草),可以有效緩解更年期症狀。
骨質流失
紅三葉可以預防骨質流失,根據2004年的177個婦女研究(年齡49至65歲)。結果表明,婦女誰紅三葉草花了一年的每日補充顯著降低骨質密度的損失誰比那些服用安慰劑。
了解有關保護骨骼健康。
癌症  
初步研究表明,紅三葉草可能有助於降低患前列腺癌的風險。在2009年的前列腺癌細胞的研究中,科學家發現,導致前列腺特異抗原(一種蛋白在前列腺癌的男性發現高濃度)降低紅三葉治療。
雖然紅三葉草似乎是短期使用安全,長期長期使用可能與增加了的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婦女懷孕或哺乳誰一起與激素敏感癌症的人,應避免紅三葉草。
紅三葉草也可能增加血液稀釋藥物的影響。
與其有關的新發現
一項令人激動的新研究發現,紅三葉草可以防止味素等食品添加劑對身體健康的破壞。據報導,紅三葉草的異黃酮保護神經細胞不受到暴露於谷氨酸的影響,已知谷氨酸會導致細胞損傷。
這種草藥有乾燥形式,可以作為完美的茶飲料消費。此外,還有酊或膠囊的紅三葉草提取物形式。建議的服用量是每天40-160毫克。由於這種草藥具有雌激素和血液稀釋特性,在使用前最好首先諮詢醫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