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孫中山市政公園

紀念孫中山市政公園

紀念孫中山市政公園,位於澳門青洲與台山後部接壤處。面積約7萬平方米,1987年闢建,因沿鴨涌河,初時稱為鴨涌河公園,建園前,原是一片泥潭,被闢為澳門的垃圾處理站,日積月累,堆積如山,經20多年積聚而成現規模。遍植樹苗,開闢花園,建有亭閣,人工湖,曲橋,網球場,桌球室,雀鳥天地,健康徑及兒童遊樂場等,是澳門一個較為恬靜美麗的郊野公園。1990年,園中豎立孫中山先生銅像,市政廳乃將公園正式命名為現名。1996年,公園中央草坪矗立起一座象徵中葡友誼的鋼製紀念雕塑,題名為“永遠的握手”,引得遊人駐足觀賞,攝影留念。

基本信息

景區概況

紀念孫中山市政公園紀念孫中山市政公園

紀念孫中山市政公園(初稱鴨涌河公園;簡稱中山公園)是位於澳門關閘旁邊的多功能公園,為澳門最大的公園。公園乃紀念曾在澳門居住的孫中山,並以其名字命名和在公園門口豎立全身銅像。

由於原址的垃圾堆填區有高低不平的情況,故公園依地形為草坪設計基礎。公園的景觀設計匯聚了東西方特色,公園東北部是中式設計,有人工湖﹑曲橋﹑涼亭﹑小樓閣等;公園的西南部則是以西式設計,有體育設施和溫室。

歷史沿革

公園原址為1983年前是垃圾堆填區,其後於1987年開闢修建為公園,作為環保試點。初落成時,以鴨涌河公園命名。其後於1990年豎立孫中山銅像,澳葡政府正式將公園命名為紀念孫中山市政公園。在1996年,公園增設了題名為“永遠的握手”的大型鋼雕塑,紀念中國葡萄牙之友誼。“永遠的握手”設計意念為:見證中葡的友好關係和澳門人民的諒解,並以互相握手表示中葡友誼的延續。

景點介紹

“永遠的握手”

“永遠的握手”雕塑,坐落於紀念孫中山市政公園。這座由鋼鑄造的雕塑作品重4噸,造價300萬元。設計者及雕塑家劉桂炳表示,其意是有400年歷史見證的中葡友好關係和澳門人民的諒解,以互相握手表示中葡友誼的延續。

紀念孫中山市政公園中央大片草坪上矗立著這尊2米多高的大型鋼雕塑藝術作品——“永遠的握手”,兩隻手臂凌空緊握,予人逼真而有力的感覺,也更增添了公園的遊覽價值。

紀念孫中山市政公園黃營均圖書館

紀念孫中山市政公園黃營均圖書館坐落於紀念孫中山市政公園內,由民政總署下轄之。該館由秘魯華僑黃營均先生捐資興建,於1996年4月26日正式開幕。圖書館建築面積212平方米,有座位64個,藏書約5000冊。全館共分二層,樓上為成人閱覽室,樓下為兒童閱覽室。由於圖書館空間有限,故一直以來的政策均是為讀者提供實時信息需求,即以提供不同種類的期刊為主。兒童閱覽室每周定期舉辦圖書館推廣活動,包括故事天地、兒童活動、家長講座、書友會等多元化活動,藉此增加讀者閱讀興趣。圖書館每日開放12小時,每年平均服務讀者十萬多人次。

地理位置

紀念孫中山市政公園位於澳門半島北區的關閘旁邊,占地總面積約57萬平方米。公園位置對岸為珠海的拱北

設施

圖書館

圖書館全名為紀念孫中山市政公園黃營均圖書館,名字以捐資興建者秘魯華僑黃營均命名。圖書館於1996年4月26日正式開幕,藏書約5000冊。圖書館分兩層,上層為成年閱覽室,下層為兒童閱覽室。

開放時間:

時間:早上8:00 至 晚上8:00

休館:逢星期一

其他設施

燒烤區

游泳池

健康徑

溫室

鳥籠

餐廳

地址

澳門半島本澳西北角

小貼士

“謝灶”是澳門保存下來最傳統的中國年俗之一。臘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門人謂之“謝灶”。

交通指南

巴士:

新福利巴士:5、6、8A、9、9A、28B、28C號

澳門公共汽車:10、10A、12、17號

計程車或私家車

開放時間

開放時間:上午6:00 - 晚上11:00

澳門公園百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