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便造紙

糞便造紙

糞便造紙就是利用動物的糞便來造紙,目前可以用袋鼠、袋熊、大象的的糞便用來造紙。

袋熊糞便造紙

(圖)糞便造紙袋熊糞便造紙

2005年澳大利亞造紙公司Creative Paper的袋鼠糞便紙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四年來這家公司並沒有安於成就,停步不前。 現在Creative Paper又一次震驚了世界——這次它推出了袋熊糞便紙。

Creative Paper公司的Darren Simpson稱,根據一年中糞便收集的時間,紙的顏色呈綠色或金黃色。他表示該公司對袋熊糞便做成的紙張質量和質感非常滿意。他們發現袋熊真的很愛乾淨,做成紙很容易。Simpson說,糞便通常被動物用作標記其所占領的地域,所以當他們取走糞便後,袋熊會很快回來再拉一堆,“我們並沒有破壞平衡”。袋熊糞便紙將在本月末的一個國際會議上展示。

大象糞便造紙

(圖)大象糞便是造紙原料大象糞便是造紙原料

斯里蘭卡商人用大象糞便造紙,最初,這家作坊的原材料主要是挨家挨戶收來的廢紙和草秸。一天,他遇到了大象孤兒院的負責人,負責人正為每天堆積如山的象糞苦惱不已,他半開玩笑地說,如果大象糞也能造紙就好了。當時正在為原料供應不足而發愁的商人二話沒說,背了一筐象糞回到作坊讓工人加工起來。經過過濾清洗、粉碎打漿、篩漿脫水、壓榨烘乾以及壓光等製作程式後,一張張光亮象糞紙奇蹟般出現了。這一意外的發現,使商人興奮極了,白天在大象孤兒院裡看到的那一堆堆象糞仿佛變成了一座座金山。當晚,他決定把自己的作坊註冊成為一個紙業公司,並用亞洲象學名中的後一個單詞給公司命名,即“馬克西莫斯”。大象孤兒院再也不用為打掃不完的大象糞便發愁了,如今,大象的糞便成了“珍貴的糞便”,甚至人們還開玩笑地說道:“哪裡有糞便哪裡就有錢。”

澳洲袋鼠糞便造紙

澳大利亞袋鼠是一種很可愛的動物,在澳洲還有人把它的大便拿來廢物利用,做成再生紙張,結果大受歡迎。不斷咀嚼著青草的袋鼠,模樣十分可愛,而現在它們又多了一種功用,澳洲一家公司竟然利用袋鼠的大便,來做成再生紙。據悉,用袋鼠糞便造紙是受大象糞便造紙的啟發,不過可不是隨隨便便的袋鼠大便就能拿來造紙。除了要富含纖維之外,還要容易煮沸。因為在造紙過程中,可是需要整整煮沸五個小時,才能分離纖維和髒東西。

大熊貓糞便紀念品

熊貓糞便製成的工藝品熊貓糞便製成的工藝品

送你一份“大熊貓糞便”紀念品。不要以為這是在開玩笑,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工作進程中,這一情景即將成為現實。目前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已經開始和相關企業進行初步的試探性接觸,預計很快就能夠與市民見面。

成都一年扔掉200噸熊貓糞

一隻成年大熊貓一天要產生大約20公斤的糞便,熊貓基地有幾十隻大熊貓,一年要產生200多噸糞便。而大熊貓主要吃竹子,糞便都是高纖維,可以提取製作工藝紙、賀卡、相框、冰櫃貼等各種紀念品。
熊貓糞便做成工藝品要經過清理、製漿、漂白、乾燥等一系列流程。據介紹,一般會用鹼水煮,通過蒸煮消毒並分離熊貓糞便中的纖維。纖維變成紙漿後,攤成漿片,還可以配製各種添加劑,讓它們變得五顏六色。把擠乾水分的漿片一張張攤開進行晾曬,變成粗糙的“草紙”,再由工人裁切,就可以做工藝品了,“部分產品還可以保留些竹子清香的味道!”

基地變廢為寶尋求合作夥伴

把本來當垃圾扔掉的熊貓糞便循環利用,這也是觀念上的一種轉變。據介紹,目前熊貓基地已經和幾家造紙企業等接觸,已經開始了前期詳談,但由於大熊貓的食用竹以及糞便等均較細嫩,這就要求造紙企業必須有較高的工藝水平方能進行。而在未能夠與企業達成協定之前,熊貓基地已經開始了製作生產線的模型了。
一隻大熊貓糞便一年增加幾百噸的垃圾,做成工藝品,一方面減少了垃圾,對環境有好處;另一方面還可以增加旅遊收入。熊貓基地研究人員表示,目前相關專家已經設立專門的課題組,正進一步研究熊貓糞便的其他用途等。

地球一小時相關背景知識

“地球一小時”活動是由WWF(世界自然基金會)發起的全球最大的環保活動。該活動號召大家在每年3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關上燈,並做出一個環保改變,同時動員身邊的其他人也加入環保行列。

地球一小時之節能環保類名詞

互動百科發起“知識傳播行動”為您挑選出有關環境危機,節能環保的相關辭彙。協作,傳遞這些詞吧,讓更多的人了解環境危機中的人類生存家園:地球。除了關燈,我們能把環保的理念傳播得更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