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第二性

(2)意識的產生與本質①從起源上說,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意識離不開人腦,是意識依賴於物質的表現之一。 意識的這一作用是意識能動性最突出的表現。

意識是第一性,精神第二性。
意識的產生、本質和能動作用(1)意識的含義: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是人腦的機能,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2)意識的產生與本質①從起源上說,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首先,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意識的產生經歷了三個決定性環節:其一,由無機物的反映特性到低等生命的刺激感應性。其二,由低等生命的刺激感應性到動物的感覺和心理。其三,由動物的感覺和心理到人類的意識。其次,意識是社會長期發展的產物。勞動在意識產生的過程中起著決定的作用。勞動使猿手轉變成人手,使猿腦轉變成人腦。勞動創造了語言,勞動和語言一起豐富著人的意識,人的思維能力本身也在勞動中形成和發展。②從生理基礎上說,意識是人腦的機能。意識不能獨立地存在,是以人腦為物質基礎的。人腦是意識的器官,具有高度組織和複雜結構的物質系統。意識離不開人腦,是意識依賴於物質的表現之一。③從內容上說,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意識是人腦的機能和屬性,但人腦本身並不能派生出意識的內容。任何意識都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意識就其形式而言是主觀的,就其內容而言是客觀的。意識的內容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只能是被意識到了的客觀存在。所有意識都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其中,正確的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正確的反映,錯誤的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歪曲的反映。

堅持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的觀點,必須批判主觀唯心主義和庸俗唯物主義在這一問題上的錯誤。主觀唯心主義否認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主張意識是人腦主觀自生的。庸俗唯物主義則認為意識是大腦的分泌物,其要害在於抹煞意識和物質的對立,把意識等同於物質。(3)意識的能動作用①意識能動性的含義。意識能動性是人能動地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②意識能動作用的表現。其一,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意識不僅可以反映事物的現象,而且可以通過抽象思維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在這個基礎上,意識具有目的性、選擇性、創造性、超越性、預見性。在這裡,具體時代的人們總是根據自己的需要有選擇地反映客觀對象,並確定意識活動的目的性、計畫性。同時,由於人類能夠創造性地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所以人的意識既能追溯客觀對象的過去,又能預見客觀對象的未來。其二,在改造世界的過程中,意識具有指導性。意識可以通過實踐把觀念的東西變成現實的東西。意識的這一能動作用具有兩種不同的性質:一是,正確的意識促進事物的發展,使人們的實踐活動獲得成功;二是,錯誤的意識阻礙事物的發展,使人們的實踐活動遭到失敗。意識的這一作用是意識能動性最突出的表現。其三,意識能夠反作用於主體,影響人的生理過程,具有高度自控性。人的精神是否愉悅,對於其身體健康狀況有重要影響。③意識能動作用的實現條件。其一,意識必須正確反映客觀規律,在改造世界中遵循客觀規律。其二,必須具備必要的物質手段。其三,要聯繫地看問題,充分地考慮到被改造事物所處的環境。④在意識能動性的問題上,要反對形上學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錯誤。形上學唯物主義否認了意識的能動性,把意識看成是消極的、被動的,而唯心主義則誇大意識能動性,主張意識決定一切,派生一切。

(4)意識與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是利用機械電子元件接收、加工和傳輸人工化的信息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智力功能的機器,其本質是思維模擬。然而,人工智慧與人的意識有本質的區別。人工智慧是機械的、物理的、電子的過程,而人的思維則是生理的、心理的過程;人工智慧不具有社會性,而人的思維則具有社會性;人工智慧只能受人類的支配,而人的意識則具有能動性、創造性。世界的統一性和多樣性(1)在世界統一性問題上不同哲學觀點的分歧①二元論主張世界上存在著兩個平行的本原,一個是物質,一個是精神。這就等於說,世界是不統一的。一元論主張世界上存在著一個本原,這就等於承認了世界的統一性。②唯心主義一元論主張世界統一於精神(其中,主觀唯心主義主張世界統一於人的精神,客觀唯心主義主張世界統一於一種神秘的“客觀精神”);唯物主義一元論主張世界統一於物質。③樸素唯物主義主張世界統一於物質,但它所說的“物質”,特指某一種或某幾種具體的物質形態;形上學唯物主義也主張世界統一於物質,但它所說的“物質”,是指原子等基本粒子;辯證唯物主義也主張世界統一於物質,但它所理解的“物質”,是指客觀實在。

(2)辯證唯物主義“世界統一於物質”的原理。①辯證唯物主義主張世界統一於物質,並不是指統一於某一種或某幾種具體的物質形態,而是指統一於所有物質形態的共同的本質的屬性即客觀實在性。自然界具有客觀實在性,人類社會具有客觀實在性,意識作為物質的產物、人腦的機能和對客觀物質的反映,也必須統一於客觀實在性。②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的統一是無限多樣的統一,是包含著質的差別的統一。統一的物質世界呈現出豐富、生動、多樣的圖景。③辯證唯物主義還認為,世界的物質統一性是運動和發展的充滿聯繫的統一。在這種統一中,事物自己發展自己,事物的產生、存在和發展,只能用物質自身加以說明。

(3)世界的物質統一性的證明。①具體科學從各自的研究領域證明了世界的物質統一性。譬如,天體演化的理論證明了宇宙中的天體是統一的;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的理論證明了無機物和有機物是統一的;人類起源和社會發展的理論證明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也是統一的。整個物質世界統一於它的客觀實在性。②世界的物質統一性還需要哲學的證明。這是因為具體科學研究的領域是有限的,它們只能證明自身所研究的那些領域具有客觀實在性。哲學可以從總體上把握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可以從有限中把握無限。哲學還可以把各個領域的科學成果聯繫起來從理論上加以論證和概括。辯證唯物主義揭示了一切事物和現象的共同本質——客觀實在性。③對世界的物質統一性的證明,是一個長期的、持續的過程。人類對世界的物質統一性的認識會愈來愈深刻。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所謂從實際出發,是指按照事物的本來面貌去認識事物,在改造世界中堅持實事求是。所謂實事求是,是指找出事物發展規律,按規律辦事。①世界統一於物質的原理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哲學依據。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堅持運動、變化、發展的觀點,堅持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②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要從我國國情出發,實事求是地分析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方面的實際情況,不能隨意超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