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上海電視節

第十四屆上海電視節

於2008年舉辦,第十四屆獲獎名單。其中最佳電視連續劇金獎為《士兵突擊》;最佳電視連續劇銀獎為《金婚》;最佳導演為鄭曉龍(《金婚》);最佳編劇為蘭小龍(《士兵突擊》);最佳男演員為張國立(《金婚》)最佳女演員為蔣雯麗(《金婚》)。

第十四屆上海電視節第十四界上海電視節
上海電視節創辦於1986年12月,是具有比賽性質的國際性電視節,每年六月舉辦一屆,為期5天。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和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承辦。經過20年的打造,已經成為中國最優質、最具影響力的中外電視交流合作平台。第十四屆上海電視節於2008年6月9日-13日在上海舉行。上海電視節由“白玉蘭”獎國際電視節目評選暨優秀節目展播、“白玉蘭”國際電視論壇、國際影視節目市場和國際新媒體與廣播影視設備市場組成。

電視節背景

上海電視節創辦於1986年12月,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和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承辦。經過20年的打造,已經成為中國最優質、最具影響力的中外電視交流合作平台。

國際影響

第十四屆上海電視節第十四界上海電視節
2006年第十二屆上海電視節共收到來自40個國家和地區205家影視公司和電視台選送的報名節目365部。最終,艾瑪·朗、雷·溫斯頓因為在電視劇《困境》(澳大利亞)和《理髮師陶德》(英國)中的出色表演分獲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男主角獎。而備受關注的“電視劇評審會大獎”及“紀錄片評審會大獎”則分別被英國的《咖啡館女孩》和中國廣西電視台的《大家庭》奪得。
國際影視節目市場是上海電視節最重要的主體活動之一。節目市場緊緊圍繞發展中國電視產業、加強國際影視合作這一核心,推出了一系列確有成效的服務內容,力邀請買家進場交易、發布節目市場報告。進一步確立了上海電視節作為中國影視節目進出口主渠道和國際交流平台的作用和地位

2006年,共有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的194家影視公司參展,其中110家為中國公司,84家為境外公司,近500位專業買家進場交易。 白玉蘭國際電視論壇秉承“全球話題、行業經驗”原則,追蹤熱點話題、關注前沿動態。

白玉蘭獎項

一、電視劇
1、電視電影/系列劇:電視電影金獎、電視電影銀獎、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女演員、最佳男演員。
2、連續劇:電視連續劇金獎、電視連續劇銀獎、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女演員、最佳男演員。

二、紀錄片
社會類紀錄片金獎、社會類紀錄片銀獎、歷史文獻類紀錄片金獎、歷史文獻類紀錄片銀獎、自然類紀錄片金獎、自然類紀錄片銀獎、亞洲紀錄片金獎、亞洲紀錄片銀獎。
三、動畫
國產卡通片金獎、國產卡通片銀獎、最佳國產卡通片創意、海外卡通片金獎、海外卡通片銀獎。

全部獲獎名單

第十四屆上海電視節士兵突擊戶外廣告
電視劇類

最佳電視連續劇金獎《士兵突擊》 中國
最佳電視連續劇銀獎《金婚》中國
最佳導演 鄭曉龍《金婚》 中國
最佳編劇 蘭小龍《士兵突擊》 中國
最佳女演員 蔣雯麗《金婚》 中國
最佳男演員 張國立 《金婚》 中國
電視電影類

最佳電視電影金獎 《明天我們去看電影》 波蘭
最佳電視電影銀獎 《我的兒子傑克》英國
最佳導演 John Alexander 《理智與情感》英國
最佳編劇Didier Le P ê cheur《陪審團之職》 法國
最佳女演員 Hattie Morahan 《理智與情感》 英國
最佳男演員 Alessio Bonil《卡拉瓦喬》義大利

紀錄片類

最佳自然類紀錄片金獎 《恆河 —— 水之壤》英國
最佳自然類紀錄片銀獎 《薄冰上的北極熊德國
最佳社會類紀錄片金獎 《紅跑道》 中德
最佳社會類紀錄片銀獎 《騎車去非洲》 義大利
最佳歷史文獻類紀錄片 《馬寅初與人口論》中國
最佳亞洲紀錄片《書包里的秘密中國台灣
紀錄片評審會特別獎 《達所未達加拿大

卡通片類

最佳國產卡通片金獎《大耳朵圖圖 第二部》中國
最佳國產卡通片銀獎《喜羊羊和灰太郎》 中國
最佳國產卡通片創意《小雞想飛》 中國
最佳海外卡通片金獎 《窮人和富人》 德國
最佳海外卡通片銀獎 《迷宮》 伊朗

評審陣容

張紀中-第十四屆上海電視節評審會主席

曾任:《三國演義》製片主任、《水滸傳》總製片主任、《笑傲江湖》製片人等。
作品:《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笑傲江湖》《激情燃燒的歲月》等。
獲獎: 多次獲“飛天”獎、“五個一工程”獎等。

高希希-第十四屆上海電視節電視連續劇組評審

第十四屆上海電視節高希希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電視藝術中心導演。

1994年,高希希的導演之路正式展開,他指導過電視電影、電影和電視劇,作品囊括了電視劇 “飛天獎”、“金鷹獎”、電視電影“百合獎”、電影“華表獎”等重要獎項。

近幾年,高希希將工作重心轉移至電視劇,從2002年的《花非花》到《結婚十年》,再到《幸福像花兒一樣》、《新上海灘》(張國榮版 黃曉明版)、《甜蜜蜜》(張曼玉版 孫儷版)、《光榮歲月》(電影版 電視版)等,每部都廣受好評。高希希的作品題材廣泛——懸疑、情感、戰爭、歷史和社會問題,幾乎無一遺漏,皆深受觀眾喜愛。

2001年拍攝二十集電視連續劇《花非花》擔任導演。
2002年拍攝二十集電視連續劇《結婚十年》擔任導演
2003年拍攝三十集大型電視連續劇《神卅》擔任導演。
2003年拍攝三十集大型電視連續劇《歷史的天空》擔任導演
2004年拍攝二十集電視連續劇《與愛同生》擔任導演
2005年拍攝二十二集電視連續劇《搭錯車》擔任導演
2005年拍攝二十七集電視連續劇《幸福像花兒一樣》擔任導演
2005年拍攝二十集電視連續劇《垂直打擊》擔任導演
2006年拍攝三十一集電視連續劇《真情年代》擔任導演
2006年拍攝四十集電視連續劇《新上海灘》擔任導演
2006年拍攝三十集電視連續劇《男人底線》擔任導演
2006年 《甜蜜蜜》

柳雲龍-第十四屆上海電視節電視連續劇組評審
柳雲龍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做演員、歌手的他在娛樂圈浮浮沉沉十幾年,但一直得到的關注不多。但是,一部主鏇律作品,作為新晉導演的他居然拍出了意想不到的玄妙、智慧、深沉,還有幾分浪漫和幾分殘酷。“靜水深流”是《暗算》第二部《看風》中黃依依形容安在天的,放在柳雲龍身上同樣適用。在劇中的形象,帥氣不說,更重要的是有腦子,既含蓄,又堅定,還不失優雅和柔情,所有這些特質正是男人性感的集中表現。

楊陽-第十四屆上海電視節電視連續劇組評審

第十四屆上海電視節楊陽
楊陽出生於藝術世家,話劇藝術家父母的言傳身教,自幼學習小提琴的日積月累,以及在北京廣播學院的潛心鑽研造就了其導演作品中濃厚的、全方位的藝術氣息,也奠定了楊陽關注民生、以人為本、歌頌善德的藝術風格。

楊陽主要作品包括連續兩年獲得“中國電視飛天獎”單本劇一等獎的《牛玉琴的樹》、《午夜有軌電車》;關注中國家庭感情生活,引起社會熱烈反響,家喻戶曉的《牽手》;為中國抗戰民族英雄樹立豐碑,揚我軍魂的《記憶的證明》;遠赴加拿大拍攝,歌頌國際共產主義精神,深刻剖析英雄人物心理和靈魂的《諾爾曼•白求恩》等。

楊陽的作品思想深刻,藝術氣息濃厚,導演手法精湛並多次引起社會積極熱烈反響,多次獲得“中國電視飛天獎”、“中國電視金鷹獎”等國家級電視藝術大獎中的最佳導演獎與最佳電視劇獎,以及中宣部“五個一”工程最佳作品獎等;並以中央電視台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最年輕的一級導演身份擔任了多次國內外電視與電影藝術大獎的評審工作。

陳翹英-第十四屆上海電視節電視連續劇組合電視電影組評審(中國香港)

第十四屆上海電視節陳翹英
香港著名電視劇及電影編劇。上世紀80年代陳翹英進入電視行業,在無線電視(TVB)供職綜合節目《歡樂今宵》小品編劇,於一年後參與長篇電視連續劇工作。

陳翹英先後出任香港無線電視(TVB)戲劇組創作主任(1980)、亞洲電視(ATV)戲劇組製作總監(1990)、香港德寶電影公司(D&B)創作總監(1986)。多年來,陳翹英致力於電視文化產業的創作、企畫、培訓及管理工作,並創作及編寫了《上海灘》(TVB,1982,周潤發主演)、《射鵰英雄傳》(TVB,1983,黃日華主演)、《勝者為王》(ATV,1990)、《新精武門》(ATV,1992,甄子丹主演)等多部電視連續劇。

2002年開始,陳翹英在大陸從事電視劇創作工作,包括去年完成的《新霍元甲》(吉安永嘉出品,鄭伊健主演)和今年的《母儀天下》(亞寰公司出品)。同時,陳翹英在香港各大報章及雜誌撰寫專欄、著作等,並曾應邀擔任香港編劇家協會副會長。

尼納德-杜奇克-第十四屆上海電視節電視電影組評審(塞爾維亞)

第十四屆上海電視節尼納德•杜奇克
尼納德•杜奇克,1974年獲得貝爾格勒戲劇藝術學院授予的藝術碩士,是貝爾格勒廣播電台的影評家,也是英國廣播公司與柏林廣播社的電影通訊員。

尼納德•杜奇克曾在前南斯拉夫、塞爾維亞及各國電影雜誌上發表他的電影評論與理論著作,他曾是洛杉磯的“好萊塢最佳記者”、“國際影評人協會”與“巴爾幹電影協會”的副主席、“貝爾格勒國際電影節”的藝術指導,“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策劃及“英國電影節”駐塞爾維亞策劃,現任貝爾格勒電影季刊“影集”的編輯與評論員、“塞爾維亞電影學會”委員會委員。

2001年,尼納德•杜奇克成立了“SEE”電影製作公司,致力促進東南歐國家之間相互合作,開展多領域的電影製作活動。目前,他在包括華盛頓的喬治梅森大學、紐約的威廉帕特森大學在內的一些大學開設了電影課程。

奧斯卡-科斯托-第十四屆上海電視節電視電影組評審(美國)

第十四屆上海電視節奧斯卡•科斯托
美國著名導演及製片人。

1980 年初,奧斯卡與維斯通影業公司簽約,擔任影片《邪惡》和《午夜橫越》的聯合製片人。1984 年,他首次獨立製作了影片《審判》。應環球製片廠之邀,奧斯卡作為聯合製片人,製作了與HBO 合拍的影片《總得有人拍電影》,該片由獲奧斯卡獎提名的編導弗蘭克•皮爾森導演,並獲得了最佳劇情片獎。1993 年,奧斯卡跟環球正式簽約,為其製作電影電視,並首次擔任導演,他執導的電視系列片《海洋探險》、《紐約之迷》和《滑行人》的一些部集,曾獲得多項金軸獎。

同時,作為多部優秀影片的製作人,奧斯卡曾獲得青年評論家最佳影片獎、克里斯多夫獎及艾美獎

奧斯卡於1996年與演員鄔君梅成婚,並成立了自己的電影公司MARdeORO金海洋影業。由奧斯卡編劇兼導演,鄔君梅扮演女主角的影片《紅美麗》曾入選上海國際電影節。

桑德婭-瑞杜爾-第十四屆上海電視節電視電影組評審(印度)

第十四屆上海電視節桑德婭•瑞杜爾
桑德婭•瑞杜爾的演藝生涯始於廣受歡迎的電視連續劇《自尊》,影片《花無百日紅》則令她突破自我,此電影不僅在商業上取得成功,也使桑德婭•瑞杜爾的表演獲得了影評界的認可。2005年,桑德婭與印度國家電影獎最佳女演員康柯納•森•沙爾瑪及塔拉•沙爾瑪共同主演了電影《第三頁》,她在劇中扮演的空姐一角,使她的表演再次受到影評家們的稱譽。

桑德婭•瑞杜爾參演過的電影有《甜蜜的事》、《左右選擇》、《第三頁》、《無奇不有2》、《花無百日紅》等,電視劇有《自尊》、《陰謀與婚禮》、《自愛》、《獨一無二的雅希》、《大功告成》等。

桑德婭•瑞杜爾的首次亮相是在電視連續劇《陰謀與婚禮》中,2005年印度ZEE電視台在中國發行該劇,桑德婭所扮演的卡佳拉也開始為中國觀眾所熟知。

應啟明-第十四屆上海電視節紀錄片組評審

赫爾姆里奇-第十四屆上海電視節紀錄片組評審(荷蘭)

菲爾-阿格蘭德-第十四屆上海電視節紀錄片組評審(英國)

第十四屆上海電視節菲爾•阿格蘭德
英國紀錄片製片人、導演、攝像。

菲爾•阿格蘭德出生於英國,他的第一部紀錄片《克魯勃:非洲雨林》引領了一場全球性的雨林保護運動,並且促成了1986年喀麥隆首個國家雨林公園的建立,之後他拍攝的獲獎紀錄片《脆弱的地球》繼續探索了野生動物和生態環境的關係。在拍攝了自然歷史類紀錄片後,菲爾的視角轉向了探討人和自然的關係,以喀麥隆巴卡矮人族為題材的紀錄片為他贏得了兩項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以及1988年班夫電視節的最佳電視節獎。

1990年,菲爾的紀錄片系列《雲上的日子》又為他贏得了兩項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三座艾美獎和一些其他獎項。《洛杉磯時報》曾如此評價菲爾的影片風格,“擅長拍攝日常生活和突發事件,繼承了費雷德里克•懷斯曼如臨床觀察般的縝密細緻,也融入了維梅爾的靈巧風格。”

菲爾與上海有著不解之緣。早在1990年,他就憑藉《巴卡:雨林人》一片榮獲了白玉蘭獎最佳紀錄片。1997年,他的第一部電影《叢林人》在1997年上海國際電影節上榮獲了最佳導演和最佳電影。

尼爾-哈拉維-第十四屆上海電視節紀錄片組評審(紐西蘭)

第十四屆上海電視節尼爾•哈拉維
尼爾•哈拉維在新聞界的背景與他對大自然的熱情,使其在電視製作領域縱橫30年之久。工作初期,尼爾作為製作人與導演,參與製作紐西蘭自然歷史公司一些關於野生生物的圖示性電視節目。近幾年,他則運用自己在本行業豐富的經驗,領導紐西蘭自然歷史公司在國際大舞台上開拓市場。

作為公司的市場與發展主管,尼爾•哈拉維與紐西蘭自然歷史公司的國際製作合伙人密切聯繫,共同探索新的節目製作方向、合作方式與合作領域。這一重要的職務要求他保持與電視行業重要人物的緊密聯繫,並具有分析市場需求與最大限度擴大市場機會的能力。尼爾•哈拉維對電視製作的每個階段都有廣泛的認識,並且國際經驗也相當豐富,這些優勢使他成為本行業一個傑出的領導者。

藤岡朝子-第十四屆上海電視節紀錄片組評審(日本)

布川郁司-第十四屆上海電視節卡通片組評審(日本)

張天曉-第十四屆上海電視節卡通片組評審(日本)

帕格利亞諾-第十四屆上海電視節卡通片組評審(法國)

白玉蘭論壇

第十四屆上海電視節論壇主持人百視通公司營運長李懷宇
2008年“白玉蘭論壇”由高峰論壇和專業研討兩大部分組成。本屆論壇繼續秉承“全球話題、行業經驗”定位和“為2009年電視指路”口號。 屆時將邀請來自中國、美國、英國、日本等多個國家的業界高層與學者參與。本屆論壇推出的“白玉蘭報告”是繼2003年以來的第六本,題目是《2008-2009中國電視購物行業發展報告》。
高峰論壇:《“電視改變生活”——中國電視50年》
2008年是中國電視誕生50周年。這50年來,電視不僅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等重大歷史性變革和社會發展的進程,同時也因自身產業規模的壯大成為過去50年中國社會經濟文化架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50年這個重要的歷史性時刻,希望通過此次論壇回顧過去、立足現狀和展望未來,為行業的新發展指路。
專業研討:

1、《抓住未來——電視如何吸引年輕觀眾》
隨著網際網路等傳播技術的發展,傳統電視觀眾中的年輕觀眾被大量分流,電視人口的老齡化已經成為一個全球化的趨勢。“面臨這樣的挑戰,電視如何通過改善自己的傳播特性來奪回年輕觀眾。”本論壇將就這個話題展開討論,參加討論的有國內外著名調查公司的分析專家、資深電視節目製作人,他們將從各自的專業領域對這個問題發表看法。 

第十四屆上海電視節論壇嘉賓阿爾卡特朗訊專業服務部門副總裁林濱
2、《未來電視——新媒體環境下內容產業的整合與開發》

未來電視什麼樣或者說未來的視頻產業將是怎樣一個業態,對於從事內容生產的傳統電視製作機構來說,這個問題已經不是一個“未來問題”,而是直接逼近我們當下工作的巨大挑戰。在今天的新媒體環境下,內容產業如何開發出適合各種平台傳播特性的產品正是本場論壇關注的焦點。 
3、《投資未來——傳媒產業投融資的現狀和未來》

國家文化體制改革推進以來出台了多項政策檔案,拉開了傳媒行業改制的大幕。在文化產業發展首次提出要“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培育文化產業骨幹企業和戰略投資者”的大背景下,可以預期將有更多符合條件的傳媒類企業走向資本市場。“上市”將成為下一個3-5年間行業的熱點。此次論壇將請到分析公司、傳媒及投融資界的專家參與討論。
4、《廣播電視技術:新技術帶來的融合趨勢》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科技一體化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新技術進入了我們的視野,走入了我們的生活。“融合”已經成為了這個大背景下日益重要的發展趨勢和時代主題,論壇將從技術、業務、市場三個層面切入,沿著媒體行業的產業鏈發展脈絡,分別邀請來自IT業界、通信業界、廣電業界的專家和高層領導、業界主流的設備/系統供應商、集成商專家、科研院校專家圍繞“新技術帶來的融合趨勢”這一主題展開全國性、權威性的研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