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直錐大象蟲

竹直錐大象蟲

昆蟲名,為鞘翅目,象蟲科。分布在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湖南、四川等地區,可以為害毛竹、青皮竹、粉單竹、甜竹、綠竹、水竹、茶竹等。幼蟲蛀食竹筍,使竹筍內部霉爛而死,造成斷頭竹、畸形竹以及大量退筍,嚴重影響竹株正常生長。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名稱:竹直錐大象蟲
..

學名:CytotracheluslongimanusFabricius
又稱:竹象、竹大象蟲、長足彎頸象
目:鞘翅目
科:象蟲科

形態特徵

成蟲
雄成蟲體長20-35mm,體寬10-15mm;雌成蟲體長16-30mm,體寬9-12mm。蟲體紅褐色,前胸背板上有不規則圓形黑斑;鞘翅外緣不圓,呈截狀,臀角位置無突刺。前足腿節、脛節與中足腿節、脛節等長。

長橢圓形,長3-4mm,寬1.2-1.4mm,初產時為乳白色,後漸變為乳黃色;卵殼表面無斑紋、光滑。
幼蟲
初孵時為乳白色,體長4mm左右;老熟時體為淡黃色,體長40-45mm,頭黃褐色,前胸背板具有黃色大型斑塊,並有一隱約可見的灰色背線。

長30-40mm,初為乳白色,後漸變為土黃色,外有一個由竹筍纖維與泥土混成的長橢圓形繭。

發生規律

1年發生1代,以成蟲於室中越冬。次年5月份越冬成蟲開始出土後活動,以6月旬-7月上旬為出土盛期。成蟲有偽死性。喜棲息於陰涼處,啃咬筍律作為補充營養。產卵時,先在筍的上部用頭咬1個l-Zcm的刻槽,然後產1粒卵,再用頭咬筍鋒纖維堵塞槽口。卵的經1周孵化,幼蟲蛀人筍內取食,蛀道寬大充滿蟲糞,被害筍逐漸霉爛枯死。幼蟲老熟後於地下6-28cm處做上室化蛹。成蟲羽化後當年不出土,於室內越冬。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①、冬季劈山鬆土,可破壞竹象的土室,不得於其越冬,亦可促進竹林生長。
②、成蟲有假死性,多集中於竹筍上,在清晨或黃昏時不甚活動,可用人工捕捉。還可根據幼蟲為害特點人工捕捉幼蟲,被害竹筍尖部枯黃,尖葉柔軟下垂,可用手指擰一下竹筍端部16-20cm處,如為軟的,內部大多有蟲,就用利刀自下切開1/4筍殼,取出幼蟲。

藥劑防治

幼蟲發生期,選用90%晶體敵百蟲,或80%敵敵畏乳油300倍液竹稈注射,毒殺幼蟲。事先套用鑽頭在蟲孔附近鑽一孔,孔口向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