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足竹大象

長足竹大象

是一種危害竹子的昆蟲,它們一般都是以咬食筍肉作為補充營養。

總概

長足竹大象 長足竹大象又名竹橫錐大象,危害竹、水竹綠竹崖州竹、山竹、青皮竹等。成蟲、幼蟲均取食竹筍,造成大量退筍、斷頭竹和畸形竹。一般被害率在10-20%以上,若與竹直錐大象混合為害,嚴重時被害率可達90%以上。
成蟲 雌成蟲體長26-38毫米,雄成蟲體長25-40毫米。體色為橙黃色、黃褐色或黑褐色。頭管自頭部前方伸出,長10-12毫米。觸角膝狀,著生於頭管後方兩側溝槽中。前胸背板呈圓形隆起,前緣有約1毫米寬的黑色邊,後緣有一箭頭狀的黑斑。鞘翅外緣圓,臀角有一尖刺,前足腿節、脛節比中足腿節、脛節長,前足脛節內側密生一列棕色毛。
卵 長橢圓形,長徑4-5毫米,初為乳白色,後變為乳黃色。卵殼表面光滑無斑紋。
幼蟲 初孵幼蟲體長5毫米,全體乳白色,以後頭殼漸變為黃褐色,體節不明顯。老熟幼蟲體長46-55毫米,前胸背板有黃色大斑,斑上有一"八"字形褐斑。
蛹 體長35-51毫米,蛹初為橙黃色,後漸變為土黃色。外有一個泥土結成的長橢圓形繭。

生物學特性

一年發生1代,以成蟲在土中蛹室內越冬。翌年5月下旬、6月上旬成蟲出土,8月為出土盛期,一天中出土時間多為6-9、16一19時。成蟲初出土時,行動遲緩, l一2天后咬食筍肉作為補充營養。成蟲活動時間多為8-12、15一18時,中午及雨天隱蔽於葉背或雜草落葉下,雨後天晴活動最盛。成蟲有假死性,受振動後即墜落地面,腹部向上,經片刻再爬起飛走,亦有少數成蟲,在墜落途中即展翅飛去。成蟲壽命50-70天。竹林中成蟲於l0月上旬絕跡。
成蟲進行補充營養2天后,即行交尾。交尾時,雌成蟲多在竹筍上取食,雄成蟲飛來在其體側停息片刻,然後交尾,也有數頭雄成蟲爭與一雌蟲交尾的。雌雄成蟲均可以多次交尾。交尾後隨即產卵,產卵時先尋覓徑粗2厘米以上的筍,在其中部啄一產卵孔,孔外表近圓形,有纖維外露,內為3×5毫米的一橢圓形穴,深達筍肉,最深可達10毫米。每穴產卵1粒,最多一筍可產卵3粒,雌蟲產卵期長達半個月,共產卵35-40粒。卵經3-4天孵化,孵化前,一端可見兩個小紅點。幼蟲孵出後向上蛀食, 1-3天后,從產卵孔中流出青色液體, 3-4天流出黑色液體。幼蟲向上蛀食路線為"Z"字形,直到筍尖,再向下蛀食,將竹筍上半段筍肉吃光,一條幼蟲可吃食筍20一30厘米長,被害竹筍不能成竹。幼蟲在筍中蛀食9-14天后老熟,老熟幼蟲均在上午於竹筍中部將筍咬成直徑8毫米左右的圓孔,爬出落地,沿坡滾動,若受阻即爬行,幼蟲爬行迅速,尋找適當地點入土,入土時以上顎鬆土並用頭向下鑽,余土在入土處堆成一圈,並從地面拉入一些雜草及樹葉碎片,合土建成土室,淺者只有9厘米,深者可達63厘米,一般多為20-30厘米。幼蟲3-11天化蛹,蛹期ll一15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