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門前春水白萍花

竹枝·門前春水白萍花是五代宋初詞人孫光憲的作品,這首詞獨特之處在於把詞體之美與民歌之神理融為一體,意境確乎極詞體要眇宜修之致,甚而不無幽渺荒誕的色彩。

作品原文

竹枝
門前春水(竹枝)白萍花(女兒),岸上無人(竹枝)小艇斜(女兒)。商女經過(竹枝)江欲暮(女兒),散拋殘食(竹枝)飼神鴉(女兒)。

作品注釋

⑴竹枝、女兒——都是唱歌時的和聲,女伴甚多,一人唱“門前春水”,眾和“竹枝”,又唱“白萍花”,眾和“女兒”。與皇甫松採蓮子》中的“舉棹”、“年少”的作用相同。
⑵商女——歌女。杜牧泊秦淮》詩:“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⑶飼神鴉——餵烏鴉。因烏鴉棲息於神祠之上,故稱“神鴉”。杜甫《過洞庭湖》:“護堤盤古木,迎棹舞神鴉。”宋辛棄疾京口北固亭懷古》:“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又據《岳陽風土記》載:巴陵鴉甚多,土人謂之神鴉,無敢弋者。穿堂人庖略不畏,園林果實未熟,耗啄已半。

作品評析

此詞前二句清空古雅,“岸上無人小艇斜”,與“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的意境相似;後二句生動樸質。“竹枝”、“女兒”,是歌調的和詞,“枝”與“兒”相押,與《採蓮子》的和聲的位置不同,《採蓮子》都在每句尾,此首和聲句中句尾都有。
此詞獨到之處,在於把詞體之美與民歌之神理融為一體。詞中以春江遲暮的荒寂背景,描寫商女神鴉的偶然小事,從而隱隱約約透露商女身世不諧的難言苦衷,意境確乎極詞體要眇宜修之致,甚而不無幽渺荒誕的色彩。《古今詞統》卷二引徐士俊語評此詞:“偶然小事,寫得幽誕。”的確是個準確的評論。同時,此詞背景為長江,主角為女性,體裁為竹枝,又深得民歌之神理,這就是孫光憲此詞的戛戛獨造之妙。

作者簡介

孫光憲(約895—968),五代宋初詞人。字孟文,號葆光子。陵州貴平(今四川仁壽東北)人。出身農家,少好學。唐時為陵州判官。天成初(公元926年前後)避地江陵,後事南平三世。累官檢校秘書少監兼御史中丞。公元963年(乾德元年)歸宋。入宋後,授黃州刺史。《花間集》稱孫少監。性嗜經籍,聚書凡數千卷,校勘抄寫,老而不輟。著有筆記《北夢瑣言》。工詞,《花間集》和《尊前集》錄其詞凡八十四首,風格與“花間”的浮艷、綺靡有所不同。劉毓盤輯入《唐五代宋遼金元名家詞集六十種》中。又有王國維輯《孫中丞詞》一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