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鑿

穿鑿

穿鑿是漢語辭彙, 拼音:chuān záo, 釋義:1、鑿通;鑿穿。 2.非常牽強地解釋,硬說成具有某種意思。 出處《易林·井之歸妹》。

詞目

穿鑿

拼音

chuān záo

引證詳解

1、開鑿,挖掘。也指非常牽強地解釋,把沒有某種意思的說成有某種意思。
“穿鑿道路,為君除舍。”
《漢書·溝洫志》:“奏請穿鑿六輔渠,以益溉鄭國傍高昂之田。”
唐方乾《路支使小池》詩:“兒童戲穿鑿,咫尺見津涯。”
秦牧《長河浪花集·中國紅場的旗幟》:“舊民主主義革命進行了近八十年,但始終像一條力量不足的流水繞著巉岩絕壁,卻無力穿鑿而過似的。”

2、猶牽強附會。
《漢書·禮樂志》:“以意穿鑿,各取一切。”

宋·洪邁《容齋續筆·義理之說無窮》卷二:“用是知好奇者欲穿鑿附會固各有說雲。”

宋 劉克莊《答楊羿》詩:“棗李流傳容有偽,箋家穿鑿苦求奇。”

清 吳敬梓 《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杜少卿笑道:“古人解經,也有穿鑿的。先生這話就太不倫了。”

清 曹雪芹 《紅樓夢》第一回:“不敢稍加穿鑿,徒供人耳目而反失之真也。”

《紅樓夢》第四十八回:“這一首過於穿鑿了,還得另作。”
蔡東藩 《清史演義·自序》:“以此為史,微論其穿鑿失真也,即果有文足征,有獻可考,亦無當於大雅;勸善懲惡不足,鬻奸導淫有餘矣。”

朱自清《陶淵明的深度》:“《擬古》詩第九,怕只是泛說,本書以為‘追痛 司馬休之之敗’,卻未免穿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