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管理方法

什麼是稅收管理方法

稅收管理方法是指能夠保證稅收管理活動朝著既定的方向發展,達到預期目的的各種方式、手段和措施的總稱。稅收管理活動必須選擇正確的方法,只有管理方法科學、有力,才能適應稅收管理工作的要求,才能搞好稅收管理。因此,稅收管理方法雖然不是稅收管理的直接內容,但是也是稅收管理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中國跨國企業進行稅收管理理的基本方法[1]中國的跨國企業可以用來進行稅收管理的具體方法很多,許多學者從經營和國別角度對之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企業為達到增大收益的目的,當然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綜合權衡,使用各種方法。這裡僅按照前述中國跨國企業稅收管理的基本思路,對企業可以運用的一般方法進行分析。
1、設立國際控股公司、受控保險公司等公司機構 (1)設立國際控股公司是當今跨國公司進行稅收管理的重要途徑之一。國際控股公司是跨國公司進行股權參與和控制走向專業化的一種組織結構
由於各國稅收制度的差異很大。主要體現在:
(1)課徵的範圍不同,如法國對利息免徵預提所得稅;(ii)稅率高低不一,有些國家稅率達到35,而有的則低至0,(iii)有些國家對簽有協定的國家企業使用低稅率,但降幅不一。因此跨國公司一般可以在稅收協定網路較發達且限定稅率較低的國家或地區,如荷蘭、瑞士等國家設立專門的國際控股公司,通過稅支出方面的運籌就可以實現少繳預提稅,遞延繳納股息收人的所得稅、增加稅收抵免限額或遞延繳納資本利得的所得稅。例如,子公司可以將稅後利潤不匯回母公司,而先匯到控股公司,由於控股公司設立在低稅國家,這樣大量的稅後所得應負擔的稅收就可以滯留下來,成為納稅人一筆可觀的無利息資金,此外控股公司還可以替跨國公司將這筆資金再投資稅負輕的項目上,以獲得更大的收益。
(2)由跨國企業集團組建的保險公司,承保企業集團內部全部或部分的風險事務,除了可為企業集團涉足國際保險市場的經濟利益外,還有很大的稅收利益受控保險公司往往設立在國際避稅地,多數不征公司所得稅或稅率很低。這樣,一方面保險費用可以在集團公司所得稅前列支,另一方面受控保險公司的這筆保費收人又不用納稅,就可以獲得雙重稅收利益。而避稅地企業的稅後利潤作為股息分配時,通常也不徵收股息預提稅。
跨國公司往往通過在締約國、低稅國或避稅地設立以上類型的公司,除了可以獲得稅收方面的收益而外,還可以較容易地籌集資本,調整子公司的財務狀況。例如,我國首鋼集團通過在香港設立控股子公司就發揮了其卓著的籌資功能,同時也達到了減輕稅負的目的。其與中國化工進出口總公司還都在海外設立了自己的金融公司,達到了降低資金成本,降低稅負的目的。
2、利用關聯企業交易中的轉讓定價 轉讓定價又稱為轉移價格是指關聯企業之間內部轉讓交易所確定的一種特殊的內部結算價格。轉移價格通常不同於一般市場上的價格。國際關聯企業的轉讓定價往往受跨國公司集團利益的支配,從而不受市場一般供求關係約束。又由於轉讓價格交易的雙方是關聯企業,這些企業之間有著共同的利益,因而這種內部結算價格可以低於或高於企業正常的會計成本,這就是企業可以利用轉移價格進行稅收支出運籌的基本原理。由於在現代國際貿易中,跨國公司的內部關聯企業交易占有很大比例,因而可能通過利用其在全世界範圍內高低稅收的差異,藉助轉移價格實現利潤的轉移,以減輕公司的總體稅負,從而保證了整個企業集團獲得最大利潤。
3、通過避稅地減少稅收支出 避稅地(taxheaven)在跨國納稅人眼裡是“稅收天堂”。避稅地是指對所得、資本利得等課徵低稅率或無直接稅的國家或地區。避稅地國家或地區通常要求納稅人交納各種首次性或年度性註冊費,這些註冊費構成了避稅港國家或地區的主要財政來源。它們有的完全免徵直接稅,如百慕達、巴哈馬;有的實行單一來源地稅收管轄權,對境外收人不徵稅,如香港、巴拿馬;有的低稅負,包括稅法的低稅率或有通過雙邊稅收協定的低稅率,如列支敦斯登、阿曼;還有的是對離岸公司和控股公司實行低稅率政策,如荷蘭、盧森堡。儘管現在一些已開發國家對避稅地採取警惕甚至敵視或限制態度,但避稅地的出現是市場經濟在世界範圍發展的必然結果,有作用必有反作用,世界上只要存在高稅國,就必然出現避稅地,這正像既有出口傾銷,必有進口限額;既然有關稅壁壘,必然有關稅同盟。我們要承認避稅地的存在,並在國際稅收管理活動中充分利用它,以受其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