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後利潤邊際

稅後利潤邊際

稅後邊際利潤指產品的銷售收入與相應的變動成本之間的差額。 邊際利潤是反映增加產品的銷售量能為企業增加的收益。銷售單價扣除邊際成本即為邊際利潤,邊際利潤是指增加單位產量所增加的利潤。企業的經營收益減去會計成本,所得到的就是會計利潤。按照中國的財會制度,有銷售利潤、利潤總額及稅後利潤等概念。銷售利潤是銷售收入扣除成本、費用和各種流轉稅及附加費後的餘額;利潤總額是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實現盈虧的總額;稅後利潤是企業利潤總額扣除應交所得稅後的利潤。

概述

稅後利潤邊際 after-tax profit margin。用來測算公司銷售所創造實際利潤的指標。計算辦法為以公司稅後淨利潤除以銷售總額。稅後利潤邊際越高說明公司的銷售越有成效;相反則表示公司的銷售雖然增加,但費用也增加,沒有實際提高利潤幅度
參見:邊際利潤profit margin

相關計算公式:

邊際利潤的計算公式為:邊際利潤(M)=銷售收入(S)-變動成本(V)
n邊際利潤=總利潤變化量/產量變化量
n邊際利潤=邊際收入-邊際成本
邊際利潤率是指邊際利潤與銷售收入的比率,即U=M/S=(S-V)/S=1-V/S
銷售利潤=產品銷售淨額—產品銷售成本—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其中:產品銷售淨額=產品銷售總額—(銷貨退回+銷貨折扣與折讓)
利潤總額=銷售利潤+投資淨收益+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稅後利潤=利潤總額—應交所得稅
綜上所述,邊際利潤首先用來補償固定費用,補償固定費用後若有餘額,才能為企業提供利潤。否則,企業就無收益或虧損。

相關詞條

管理理論 管理軟體 西方經濟學 期貨 國際金融
MBA 經濟學派 股票 銀行 保險
人力資源 經濟學家 基金 財政 貿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