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教育廳關於印發2010年基礎教育工作要點的通知

7.持續推進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套用。 12.加強中國小科技教育。 15.進一步規範中國小教材教輔用書管理。

閩教基〔2010〕25號
各設區市教育局,福州一中、師大附中、福州實小、師大附小:
為貫徹落實《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福建省2010~2012年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點實施意見》和2010年度全省教育工作會議提出的工作任務,結合實際,我廳研究制訂了2010年基礎教育工作要點,明確了全省基礎教育年度工作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工作重點和主要措施,現將《2010年基礎教育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福建省教育廳
二○一○年二月二十六日
附屬檔案:2010年基礎教育工作要點
2010年是落實“十一五”規劃目標的關鍵一年,也是制定“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一年。我省基礎教育工作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實施《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福建省2010年~2012年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點實施意見》,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以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規範辦學行為為重點,進一步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推動各類教育健康協調發展,確保完成或超額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
一、總體目標
——進一步鞏固提高“兩基”水平,確保國小學齡人口入學率達99%以上,國中學齡人口入學率達98%以上,確保國小在校生年輟學率控制在0.5%以下,城市國中控制在2%以內,農村國中控制在3%以內。加大掃盲教育的工作力度,2010年成人文盲率降到8%以下,青壯年文盲率降到2%左右。
——大力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強“福建省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建設工作,全省37個一類縣(市、區)在2012年之前完成區域內所有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基本實現區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同時,二、三類縣(市、區)要按照在2015年、2017年基本實現區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目標要求,制定實施規劃,分年度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
——繼續堅持普職協調,強化普通高中內涵建設,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質量,控制普通高中招生適度規模,支持中等職業教育發展,在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要求的基礎上,力爭全省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83%。
——切實推動學前教育事業發展,進一步落實縣(市、區)、鄉(鎮)政府統籌規劃學前教育的責任,積極發展公辦園,扶持發展民辦園,著力構建多形式、全覆蓋的城鄉學前教育服務網路,突出抓好以鄉鎮中心園為骨幹、延伸輻射至行政村的農村幼兒教育網絡建設,進一步完善農村幼兒入園的多元化辦園體制,確保全省適齡幼兒入園率達90%以上。
——做好三類殘疾兒童“普九”的鞏固提高工作,三類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2%以上。不斷改善特教學校的辦學條件,繼續推進殘疾兒童少年的學前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設區市屬的特教學校全部要開辦高中階段班和學前教育班,並鼓勵有條件的縣屬特教學校開辦高中階段班。在各設區市有計畫地開展重度殘疾兒童的入戶教育工作。
——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出發點,全面落實國家課程計畫,建立健全新課程背景下教育教學質量監控體系,規範辦學行為,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加大對農村課改和教研工作的扶持和指導,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和考試評價制度改革,紮實推進課程改革實施。落實省政府辦公廳閩政辦[2010]8號檔案對規範辦學行為的要求,建立適應素質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學新秩序。
二、工作要求
1.加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推進力度。把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為年度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大力提高農村地區、經濟欠發達地區和薄弱學校義務教育水平為重心,研究制訂本地區義務教育學校基本辦學標準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規劃,完善支持薄弱地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政策措施。全省的一、二、三類縣(市、區)要分別在2012年、2015年、2017年完成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實現區域內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各類縣(市、區)都必須按照總體目標,確定分年度實施計畫, 一類縣(市、區)應在2010年完成任務量的40%,二、三類縣(市、區)完成10%—15%。同時,引導各地打破學校和城鄉之間的分割,建立區域內若干片區以優質學校為核心,通過與薄弱學校整合、重組、捆綁等方式,形成緊密聯繫或相對固定的辦學共同體,持之以恆地實施教學計畫、制度管理、質量要求和考核評價“四個統一”,努力促進校際間教育質量的均衡。繼續深化城鄉教育對口交流合作,加強聯片教研製度建設,進一步加大對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研工作的指導扶持力度,提升薄弱學校和農村學校教師整體素質,促進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共用。省里今年將對設區市首批驗收的“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進行抽查,並將“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建設納入“雙高普九”、“教育強縣”督導評估體系中,積極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2.實現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新的突破。深入實施素質教育,按照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經驗交流會精神,全面總結、推廣9年來課程改革的經驗,明確進一步推進課改的目標和措施。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紮實貫徹國家課程方案,深化中考中招制度改革,啟動全等級招生課題研究,適度提高優質高中招生定向指標比例,2010年各設區市一般要達到50%左右。進一步探討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的套用,發揮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在推進素質教育的導向作用。探討高中會考制度改革,強化會考對培養合格高中生的檢測評價功能。構建中國小教學質量監控機制,制訂國中、國小學業評價標準,研究中國小教學質量過程性評價體系,初步建立教學質量診斷、反饋指導和改進教質量監測機制,有效提升中國小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以滾動管理的方式持續推進省、市課改樣本校和農村課改基地校建設,切實加強對農村課改工作的示範和引領,增強片區教研的實效性。繼續加強課改網站建設,豐富網站資源,引導更多學校和教師參與網路學習和交流。
3.著力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質量。引導普通高中特別是達標高中深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和質量觀,明確辦學目標和定位,強化質量意識,規範辦學行為,突出內涵發展。以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為抓手,著眼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加強課程開設督察,在確保各高中校開齊開足必修課程的基礎上,按分類要求開好選修課,提升地方與校本課程建設和實施水平,落實綜合實踐課程和技術課程開設,逐步改變普通高中辦學“千校一面”的現狀,鼓勵和支持學校形成各自的辦學特色,給學生更多的選擇和個性發展的機會。加強教學指導,提升校長專業化水平和校本教研實效,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改革考試評價內容和模式,實施有效的質量監控。修訂省級示範性高中評估標準,指導開展示範高中建設,使示範高中更好地發揮示範輻射作用,引導普通高中辦學實現多樣化、有特色的發展。
4.重視學前教育發展。進一步明確新的歷史階段我省學前教育發展目標、辦園體制、管理機制和保障機制,力爭實現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政策性突破。將學前教育納入新農村建設規劃,落實“每個街道辦事處所轄範圍內至少要有1所公辦園、每個縣至少建有1所縣級公辦實驗園、全省98%的鄉鎮建有獨立設定的公辦中心幼稚園”的任務。2010年底,全省已辦鄉鎮公辦中心幼稚園的鄉鎮數占鄉鎮總數的比例要從87.8%增加到92%,2012年達到98%;每個縣(市、區)要有60%以上的行政村建有1所幼稚園或在國小(教學點)附設學前班(幼兒班),2012年實現全面覆蓋。加強民辦園管理與指導,進一步規範民辦園的審批、準入和收費,規範民辦園辦園行為。繼續認真貫徹實施《幼稚園教育指導綱要》,加強省、市、縣教研指導力度,以遊戲為主要活動形式,全面推動幼稚園素質教育的開展,努力提升幼兒教育質量。總結交流13個省級0-3歲早教試點縣(區)工作經驗,進一步擴大試點面,提高早教試點效益。2010年省、市、縣級示範性幼稚園均應開展面向社區0-3歲幼兒家長和看護人員的早期教育工作,成為本區域早期教育指導、諮詢服務中心。
5.全力實施特殊教育提升工程。出台《福建省關於進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業發展意見》,從政策層面上整體推進特殊教育事業發展。2010年起將特教學校義務教育階段殘疾學生享有的“兩免一補”政策延伸至特教學校中高中教育階段三類殘疾學生。按照《福建省特殊教育標準化學校評估標準》,2010年—2012年分3年在全省重點實施19所特殊教育學校達標建設,其中省級重點扶持17所特教學校建設(設區市直屬盲、聾學校9所,縣屬培智學校8所),2010年新建和改造特教學校建築面積42510平方米。市、縣兩級也要參照特殊教育學校辦學標準,落實所屬特教學校的標準化建設工作。2010年力爭各設區市30%獨立設定的特教學校校舍建設和教育、康復設備配備達到省定標準,25%附設特教班的普通中國小校建有特殊教育資源教室。認真貫徹閩委[2009]19號文《關於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意見》精神,積極開展對難以到學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殘疾兒童的居家教育。繼續抓好特教學校體育工作,迎接全國特奧會在我省的召開。在抓好硬體設施建設的同時,紮實推進省級特教片區教研工作開展,總結推廣特教教研片區特教教研工作經驗,提高片區教研針對性和效益,深化特殊教育教學改革,提高特殊教育的教育教學質量。
6.加強中國小辦學行為的規範管理。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將規範辦學行為、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作為推進素質教育的重大任務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在2010年開展“辦學行為規範年”活動,全面貫徹教育部《關於當前加強中國小管理規範辦學行為的指導意見》,嚴格按照省政府辦公廳閩政辦[2010]8號文《關於進一步規範中國小辦學行為有關工作意見》中提出的“五規範”要求,實行問責制,堅持“誰主管、誰負責”原則,建立區域內中國小課業負擔監測、舉報和公告制度,對於經查實的違規辦學學校,主管教育局應採取通報批評、責令整改、取消當年評優評先資格等處罰措施,並對相關責任人給予嚴肅處理。省里將強化對各地執行“五規範”情況的隨機抽查,對存在嚴重違規辦學行為的地區和學校進行全省通報,對違規辦學的達標高中,還將對其採取黃牌警告、達標晉級資格“一票否決”、達標降級、撤消達標校等處理措施。進一步規範中國小招生管理和義務教育階段借讀生招收及農民工子女入學工作,加快推進城區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切實糾正行業不正之風,有效遏制城區義務教育階段擇校現象。
7.持續推進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套用。從套用研訓、資源建設、遠程教育“堂堂用”、“三種模式”套用研究成果推廣、創建套用示範校、加強套用評估檢查等方面,開展“遠程教育套用年”活動。加強省級基礎教育資源中心平台建設,抓好省級優質資源徵集評選和歷屆“三優聯評”獲獎課件梳理入庫工作,繼續充實資源中心的資源條目,力爭資源覆蓋省內中國小主要學科和主要版本。在部分條件成熟的縣(市、區)開展網路教研試點,通過校際公開示範課、聽課評課、展示交流的方式,實現城鄉教育教學資源共建共享。依託省級資源中心平台,提供農村教師培訓資源,構建高效開放的農村教師遠程培訓體系。完善項目縣(市、區)遠教工程服務體系,保障遠教工程持續廣泛套用。
8.強化農村國中學校管理。針對農村國中控輟工作難點,以加強農村國中校管理為落腳點,強化責任意識,通過建章立制規範制度管理。召開全省普通國中教育教學管理工作會議,指導各地進一步規範國中教育教學管理,公布全省各縣(市、區)的國中畢業生三年鞏固率、全科及格率、平均單科及格率等方面情況,督促指導各地和國中學校抓好農村國中控輟工作,落實教學常規管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9.保障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進一步落實保障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政策措施,完善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扶持和規範農民工子弟學校的發展,將所有民辦農民工子弟學校納入民辦學校管理工作。探索實行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流入地繼續接受高中階段教育的辦法。制定《關於加強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後管理工作的意見》,建立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和留守兒童檔案,通過全省中國小學籍統一聯網管理,及時掌握學生的變動情況,確保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使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和留守兒童同在藍天下共同健康成長。
10. 加大掃盲教育工作推進力度。指導督促各地採取有力措施,認真落實本市、縣(區)掃盲工作目標管理責任書的任務,在11月份之前完成全省7萬人的掃盲任務。繼續舉辦掃盲師資培訓班,指導基層學校用好《福建省掃盲課本》和同步教學光碟。總結、推廣“掃盲教育樣本鄉鎮”的經驗,以點代面推動掃盲教學工作的落實。加大掃盲工作的檢查指導力度,通報掃盲工作滯後的市、縣,辦好掃盲簡報和掃盲網站,加強與統計、公安等部門的工作協作,配合做好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
11.認真做好民族教育工作。安排資金扶持農村寄宿制民族中國小建設,進一步完善少數民族中學生助學金制度,促進民族教育的發展。認真實施《學校民族團結教育指導綱要》,指導全省中國小開設好民族團結教育課程,在中考及高中基礎學業會考中增加民族團結教育內容。認真落實中央下達我省的內地西藏、新疆高中班擴招任務,重點做好2010年內地新疆班2個班的擴招安排,以及內地西藏、新疆班擴招學校建設項目計畫的報送。進一步加強內地西藏、新疆班的教學管理和服務工作,促進民族班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和內地民族班教育質量的提高。
12.加強中國小科技教育。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畫綱要》,堅持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檢查、督促國小開設科學課程、國中開設綜合實踐課程、高中開設綜合實踐課程和技術課程的情況。指導中國小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中小學生的科學素質。推動各地創建“福建省科技教育基地學校”,發揮好基地學校的示範輻射、信息傳遞和資源共享作用。開展重點面向農村中國小校的科技輔導員培訓,提升科學課程教師的專業素養和能力。加強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等賽事的組織管理和監督工作,確保競賽公平、公正。
13.加強中國小校園文化建設。最佳化校園環境,重視校園綠化、美化和人文環境建設。在繼承優良辦學傳統的基礎上,提煉辦學理念,深入開展校風、教風和學風建設,營造平安、文明、和諧的校園氛圍。發揮少先隊、共青團組織的優勢,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重視抓好學生社團工作,增強藝術、體育、科技等活動育人功能,辦好校園文化節、科技節和運動會,使中國小成為弘揚正氣、團結友愛、生動活潑、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建設基地。
14.完善中國小新課程管理系統。指導各地全面使用國中、高中新課程管理系統,重點規範國中學籍管理,控制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輟學,提高學校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在徵求各地意見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升級高中新課程管理系統。完成國小新課程管理系統研發,對各地教育局和中心國小學籍管理員進行培訓, 2010年秋季新學年開始在全省範圍內全面推廣、使用國小新課程管理系統,實現中國小新課程管理系統的一體化。
15.進一步規範中國小教材教輔用書管理。加強對教材選用工作的管理和指導,嚴格按照教材選用工作程式做好教材選用工作。對基層一線教師在教材使用過程中所提出的意見要認真加以研究,經匯總上報省廳後統一反饋出版單位。加強中國小教學用書征訂工作管理。組織好免費教科書發放工作,確保“課前到書、人手一冊”。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做好免費教科書的循環使用工作。進一步完善教輔材料審讀推薦機制,規範教輔材料的征訂發行及優惠讓利公開透明工作,嚴格禁止任何部門、學校、教師向學生推銷或變相推銷教輔材料及其它學習用品,嚴禁學校組織學生統一征訂超出本設區市審讀推薦的版本和品種範圍以外的教輔材料。加強地方課程教科書的規範管理。
16.實施重點課題研究,提升決策的科學性。針對基礎教育事業發展中社會和廣大老百姓關注的熱點問題,以及事業發展推進中的“瓶頸”, 設立“義務教育階段擇校問題”、“促進幼兒教育健康發展問題”、“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質量問題”、“中考中招制度改革問題”等專項研究課題,採取課題申報、立項方式,深入開展研究,提升教育決策的科學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