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漆器

福州漆器

福州漆器是福州市特產手工藝品,歷史悠久,最早可上溯到秦漢時,清光緒二十四年參加巴黎國際博覽會獲金牌,與景德鎮瓷器、景泰藍並稱中國三大著名手工藝品。

簡介

福州漆器福州漆器
福州漆器,歷史悠久,與江西景德鎮瓷器、北京景泰藍並稱為中國三大著名手工藝品。
脫胎漆器的製作是先以泥土石膏木模等製成胎型,以生漆為粘劑,用夏布(苧麻布)綢布逐層裱褙,陰乾後脫去原始模的謂之為布坯。另一種是木坯,兩者皆要在坯地面上經過上灰、打磨、髹飾研磨,再加以紋飾,使之成為絢麗多姿的脫胎漆器工藝品。它的傳統裝飾技法有黑推光、色推光、薄料漆,還有彩漆暈金、錦紋、朱漆描金、台花、嵌螺鈿等。
福州脫胎器,早在秦漢、唐宋時代就已閃爍光輝,後卻少見流傳。清乾隆年代,福州髹飾大師沈紹安( 1767 — 1835 )弱冠之年,在實踐中,受傳統漆藝啟迪,將脫胎漆器工藝恢復起來。清光緒二十四年( 1898 年)沈正鎬首次選送脫胎漆器作品參加巴黎國際博覽會,獲得金牌。從此在國際上嶄露了頭角。繼之,沈正鎬、沈正恂沈正愉沈正鐸(幼蘭)等沈氏脫胎漆器世家的產品,先後選送參加加拿大多倫多、柏林、倫敦、美國費拉得裵亞等地的國際博覽會展出,榮獲各種獎牌,聲譽大震。光緒三十一年( 1900 年),沈正鎬受賜“四等商勛、五品頂戴”,次年又貢“鹿竹三腳圓桌”等漆器組品,復得御賜官銜。宣統二年( 1910 年),沈家兩兄弟以沈紹安鎬記、沈紹安恂記為牌照,將脫胎漆器《桃盤》《福祿壽禧人物》及瓶、盒、茶具等數十件產品,參加南京三排樓舉辦得《南洋勸業會》展出,除獲獎狀外,又得“一等商勛、四品頂戴”榮譽官銜。
1954年,省文化局為了進一步保護和發展漆器裝飾技藝傳統,將行業中具有創作能力的名手李芝卿、高秀泉等十人組成漆器研究小組,專事設計和創作。
1981年以來,福州脫胎漆器產品參加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審評,第一、第二脫胎漆器廠的“飛馬牌”、“地球牌”產品榮獲國家銀杯獎。

相關條目

北派木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