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中醫學院

福建中醫學院創建於1958年,是我國創辦較早的高等中醫藥院校之一。學校設有9個系、部,3個二級學院。

福建中醫學院創建於1958年,是我國創辦較早的高等中醫藥院校之一。
學校設有9個系、部,3個二級學院,有中醫骨傷科學、中西醫結合臨床2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8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有中醫學、七年制中醫學、針灸推拿學、中西醫臨床醫學、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藥學、中藥學、藥物製劑、製藥工程、市場行銷、護理學、公共事業管理、套用心理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等15個本科專業。現有全日制在校生8400多人,其中研究生870人。

全校現有教職醫護員工2400多人(含直屬附屬單位),其中副高以上專業技術人員355人,博士生導師30人、碩士生導師315人;擁有一批國家級名老中醫學術繼承人指導老師、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福建省優秀專家、國務院津貼專家等,師資力量雄厚。2002年和2007年,學校在教育部組織的第一輪、第二輪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均獲得“優秀”成績。
學校建立了完善的學科體系。中醫骨傷科學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也是福建省“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此外,還有7個福建省重點學科,1個福建省重點扶持學科。2003年以來,作為福建省八所重點建設高校之一,學校以學科建設為核心,重點建設了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等學科,帶動護理學、心理學、情報學、管理學等學科的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全校有2個研究院:福建省中醫藥研究院、福建中西醫結合研究院;2個國家(局級)三級科研實驗室,3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臨床藥理基地。學校開展的經絡研究、中醫骨傷科學基礎研究、中西醫結合老年病研究、中醫康復研究、中醫證的研究、白內障基礎與臨床研究、中草藥規範化種植與開發利用、中醫藥信息研究以及閩台中醫藥文化研究等項目居於全國先進行列。附屬福州屏山製藥廠是科研成果轉化的重要基地。
學校有福建省人民醫院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以及福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廈門市中醫院、泉州市中醫院、漳州市中醫院、寧德市醫院三明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等8所附屬醫院,臨床基地實力雄厚,體系健全。福建省人民醫院和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有7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級重點專科、專病,12個省級重點專科、專病。校本部設立國醫堂醫院,為社會提供服務。
學校辦學條件優越。旗山校區、屏山校區占地面積1100畝。基本建成的旗山校區配備了現代化的教學、科研、行政、生活等設施,建設了富有中醫藥文化氣息的人文景觀,是一個環境優美、文化濃郁的校園。圖書館文獻總量達135萬冊,館藏圖書豐富,具備了新一代的網路存儲架構“SAN架構”,存儲容量達到 30TB;校園網設備完善,設施先進,以重點高校建設為契機,逐步構建數位化校園。
學校1998年、2000年、2002年、2006年四次被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校園”榮譽稱號。
學校是一所外向型大學,已與澳大利亞、馬來西亞、新加坡、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十多個高等院校、科研醫療機構、學術團體合作開辦博士、碩士、本科、專升本等各種層次的學生培養;與丹麥、瑞典有關大學達成了互派師生訪問和到對方學校選修課程的協定;與美國、德國、日本等二十幾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經常性的考察、講學、醫療和學術交流活動,為中醫藥走向世界做出了貢獻。學校是內地第一所招收台灣學生的中醫藥院校,對台交流與合作是學校的辦學特色。現有台港澳學生及外國留學生近400名,其中多數為台灣學生。學校還與台灣元培科技大學合作創辦影像學專業,與台灣大仁科技大學合作創辦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與台灣有關機構開展科研、中藥研發、貿易等方面的合作,並組織學生赴台灣參加交流活動。
在新的發展階段,全校師生醫護員工將進一步更新觀念,開拓進取,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一所以中醫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培養高層次中醫藥與中西醫結合人才,弘揚閩台中醫藥文化,服務海峽西岸經濟區,具有鮮明辦學特色的教學研究型中醫藥大學。
參考資料:http://fjtcm.6dxy.com/

http://www.fjtcm.edu.cn/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